吸管

中空的塑膠製品

吸管,英文straw,或稱飲管,是一條圓柱狀,中空的塑膠製品,其主要功用是用來飲用杯子中飲料,也有用來吸食一些烹飪好的動物長骨的骨髓。

一般直徑在0.5cm左右,但是用來吸食酸奶、珍珠奶茶等飲品時,會用較粗的吸管,有的直徑有1.2cm。一些較少見,直徑極小的吸管用作飲熱飲。

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

基本概況


吸管的原理

各種各樣的吸管
各種各樣的吸管
吸管是運用大氣壓強原理,使用時對著吸管吸走部分空氣,將造成管內壓強變小,而為了平衡氣壓,大氣壓強將會迫使管內液體上升。停止吸氣時,管內液體下降,壓強便回到平衡。這就是吸管的奇妙原理與應用。

吸管創始人

吸管是美國 的馬文·史東(Marvin Stone)在1888年發明的,19世紀,美國人喜歡喝冰涼的淡香酒,為了避免口中的熱氣減低了酒的冰凍勁,因此喝時不用嘴直接飲用,而以中空的天然麥稈來吸飲,可是天然麥稈容易折斷,它本身的味道也會滲入酒中。當時,美國有一名煙捲製造商馬文 ·史東,從煙捲中得到靈感,製造了一支紙吸管。試飲之下,既不會斷裂,也沒有怪味。從此,人們不只在喝淡香酒時使用吸管,喝其他冰涼飲料時,也喜歡使用紙吸管。塑膠發明后,因塑膠的柔韌性、美觀性都勝於紙吸管,所以紙吸管便被五顏六色的塑膠吸管取代了。發明人沒有申請專利。
吸管
吸管

吸管的製作

製作方法:把塑料熔融后,通過擠出模,就是所謂的口器,然後機器像注射器一樣把塑料擠出(這個過程是連續的,機器上有一個螺桿,會以一定速度擠出),在塑料還軟化的時候,送進機器,直接成型,後期再用機器進行切削,就成為我們所看到的一段一段的吸管了。

特殊用處

做花瓶,想不到吧,不起眼的小吸管,經過組合,會形成一種特別的風格,做成花瓶,裝點你的家!長吸管(大約80支),包裝紙(鮮花包裝紙),線,針。就可以簡單做到!吸管剪掉一頭尖的部分,每個長度要一致;用手把鮮花包裝紙撕成細條(剪刀剪的效果要差些),長度最好略長於吸管。將紙條穿入吸管中。剪掉多餘的包裝紙,使之長度等同於吸管的長度,包裝紙不露出吸管外。找同色的線,用兩橫兩豎的排列方法把吸管穿起來,好像堆積木一樣……就這樣一個簡單實用的吸管花瓶就製作完成了。

應對政策


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塑料製品累計產量8184萬噸,其中塑料吸管近30000噸,約合460億根,人均使用量超過30根,業內專家表示,塑料吸管的使用時間只有幾分鐘,但降解的時間可能長達500年,回收利用難度大。

綠色吸管


首先是“看”,要看看吸管的外包裝有無QS;吸管有無顏色,如果有顏色的話,吸管的安全性會降低,顏色深的那種要特別引起注意;吸管內有無黑點雜質或破的氣泡,因為這都是不合格產品的特徵。其次要“聞”,在吸管未接觸飲料前要聞一聞有無刺鼻的異味。第三要動手捏一捏,如果捏一下吸管就扁了沒有彈性,那就說明這吸管是用比較薄的材料製成,質量較差,在使用過程中也會很容易就被吸扁。

危害

一次性吸管是一種很不起眼的東西,人們平時喝豆漿、牛奶、飲料、奶茶時都使用它。隨著人們對食品衛生的狀況越來越關注,作為一次性餐飲用品的吸管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一些早餐攤點、冷飲店免費提供的一次性吸管,絕大多數都是“三無”產品。

舊塑料做的

一般的塑料產品都含有聚乙烯和聚丙烯,在高溫情況下會產生有害物質。
“三無”塑料吸管的生產原料可能是工業級聚乙烯或廢棄塑料,消費者如長期使用,將有損人體肝臟,導致血液疾病或神經系統疾病;且吸管顏色越艷,其安全隱患越大,如用這類吸管喝熱飲,吸管內的有害物質就會釋放出來,危及人體健康。
早在2009年,我國已實行飲用吸管的國家標準,該標準對吸管原料有明確規定,還要求在吸管外包裝上印有廠名、衛生許可證號等,在耐溫性方面也有具體要求,只有加印了食品質量安全市場准入標誌“QS”的吸管才可以在市場上銷售。
吸管材質主要是聚丙烯,俗稱PP。正規廠家生產的吸管需要很多工序,用聚丙烯生產的合格吸管,可承受80℃左右的高溫,並且遇熱也不會散發塑料味;而另外一些不法商販則使用回收塑料製品製成混合塑料,其產品質量很難保證。
正規廠家生產的吸管對人體無毒副作用,但那種使用回收再利用的廢舊塑料的吸管,接觸高溫后,塑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質會隨之溶解,同時不排除裡面還有重金屬雜質,長期使用劣質吸管將會影響人的肝臟,導致血液疾病或神經系統疾病,重者還會致癌。

吸管製作漂頭


材料及工具

1.材料:各種塑料吸管、小木棍或小竹條、紅綠黑白等色油漆、白乳膠
2.工具:小刀、剪刀、打火機或蠟燭。

製作工序

1、將選好的吸管用剪刀按自己需要的長短剪好。
2、用小刀將小木棍或小竹條截為30厘米長的小棍,然後將其114的部分削成略細於吸管內徑的圓柱形,314的部分削成圓錐形。
3、將圓柱形一頭塗上白乳膠(也可用油漆代替),插人吸管,形成漂腳(如能很好的掌握火候和捏合的技巧可直接將吸管一頭用火烤軟化后捏成漂腳,不再費事採用第1、2道工序)。
4、將吸管另一頭用火烤軟化后捏緊,使之粘合,完全封閉,不滲水,形成漂頭。
5、用各色油漆將漂頭描上相間的顏色,形成漂目。
這樣,待油漆、膠水干后,便可使用了。以上工序看起來比較複雜,其實操作起來很簡單,一次可同時製作若干支,甚至幾十支。用吸管做的浮漂雖略顯粗糙,形狀單一,但相對來說,抗折抗壓。自己製作浮漂雖節省不了多少錢,也利用不了多少吸管,但自己動手,不僅帶來製作的樂趣,更重要的是從垂釣這方面,踐行環境保護,構建和諧社會理念。“眾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大家動手,可利用的東西就多一點,造成污染的東西就少一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