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梅毒
二期梅毒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感染引起的一種慢性全身性性傳播疾病。主要通過性交傳染。本病表現極為複雜,幾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造成多器官的損害。如一期梅毒感染部位的潰瘍或硬下疳;二期梅毒的皮膚黏膜損害及淋巴結腫大;三期梅毒的心臟、神經、胃、眼、耳受累及樹膠腫損害等,梅毒還可通過胎盤傳給下一代,引起新生兒先天性梅毒,危害極大。
二期梅毒為梅毒螺旋體經血流傳播全身引起各臟器出現多數小病灶,常累及皮膚、黏膜骨骼、內臟、感覺器官及神經系統。
1.前驅癥狀 二期梅毒患者在皮膚髮疹前有時有微熱、頭痛、骨痛、三叉神經痛或肋間神經痛及乏力等前驅癥狀。一般可持續3~5日,由於前驅癥狀輕微故常為患者忽視。 2.二期顯發梅毒的皮膚損害 常見的皮膚損害為皮疹與濕疣(1)皮疹 以自覺癥狀輕微,分佈廣而稠密,和對稱性發疹為特點。其主要類型有: ①斑疹型梅毒疹 最為多見,主要分佈在軀幹和四肢近端內側,大小不等,直徑約0.5~2厘米,常呈圓形,少數為橢圓形,偶如環狀,色似玫瑰紅,故稱玫瑰斑疹。 ②丘疹型梅毒疹 比較多見,類型繁多。一般為2~5毫米直徑的小丘疹,丘疹初為紅銅色後轉呈褐色。一般基質堅硬,表面可有少量鱗屑,此類疹型內含梅毒螺旋體,傳染性很強。 ③丘膿皰型梅毒疹 較少見,初為斑疹,以後隆起,頂部生小膿皰而得名。分佈較廣,此種患者一般營養較差。 ④膿皰型梅毒疹 甚少見。 (2)濕疣 是一種很常見的獨特的二期梅毒損害,女性患者較多,好發於皮膚摩擦和潮濕的部位,如肛門周圍外生殖器等處,濕疣初為濕丘疹,其後可相互融合或皮疹向外不斷擴大而成為大小不等的扁平隆起損害,其表面糜爛並有細粒狀的贅生物,其上有灰色膜。 (3)脫髮 梅毒性脫髮也為二期梅毒常有的表現之一,多見於男性,好發於兩顳,呈蟲蛀狀脫落,不論治療與否,毛髮都可重生。 3.二期顯發梅毒黏膜損害 黏膜損害為咽喉炎和黏膜斑(1)咽喉炎 臨床表現為黏膜卡他性炎症,常見為口腔、舌咽齶弓等,常需治療2~3周後方能完全恢復。 (2)黏膜斑 為黏膜局限糜爛,表面由滲出物組成的薄膜覆蓋而呈白色。黏膜斑周圍無紅暈無痛感,形狀不一,多為橢圓形也有融合成片者。其分泌物中有大量梅毒螺旋體,傳染性很強 4.二期複發梅毒 二期顯發梅毒癥狀消退後由於治療不足或者患者免疫力降低,又會重新出現二期梅毒損害,稱為二期複發梅毒。 5.二期梅毒的其他損害 可有全身淋巴結腫大、眼、骨、神經系統及內臟等損害,但一般較輕微。受損之臟器或組織損害雖輕,但如不治療,常成為以後內臟、神經骨骼、關節等梅毒的基礎。
1.體格檢查 感染期短的患者應注意檢查皮膚、黏膜、陰部、肛門、口腔等處。感染期較長的患者應注意檢查心臟、神經系統、皮膚、黏膜等部位。 2.實驗室檢查(1)暗視野顯微鏡檢查 在皮損處用玻片刮取組織滲出液或淋巴結穿刺液,見有活動的梅毒螺旋體。 (2)活體組織檢查 梅毒螺旋體如用銀染色法或熒光抗體染色,可查見梅毒螺旋體,呈黑褐色,有螺旋結構,位於真皮毛細血管周圍。 (3)不加熱血清反應素玻片試驗 也是性病研究實驗室(VDRL)抗原的改良,敏感性及特異性與VDRL相似。
梅毒的病程長,癥狀複雜,可與很多其他疾病的表現相像,因此必須結合病史、體檢及實驗室檢查的結果,進行綜合分析才能作出診斷。
受損之臟器或組織損害雖輕,但如不治療,常成為以後發展為內臟、神經、骨骼、關節等梅毒的基礎。
梅毒青霉素治療方案 1.早期梅毒 包括一期、二期和病期不足兩年的潛伏梅毒患者,可給予青霉素肌肉注射。 2.晚期梅毒 包括有三期皮膚、黏膜、骨損害等患者,病期在兩年以上的潛伏梅毒,心血管梅毒和神經梅毒等。對於良性晚期梅毒(血管、黏膜及骨等)可予以普魯卡因青霉素G,總劑量900萬單位。或用苄星青霉素,總量720萬單位。 3.對孕婦梅毒患者的治療 早期梅毒患者如能早期治療可防止發生先天梅毒。 4.早期先天梅毒患者的治療 對已經治療的梅毒孕婦所生的嬰兒,應進行臨床及血清學檢查,直至血清學檢查轉陰或維持陰性三個月以上為止。 5.晚期先天梅毒的治療 兩歲以上的先天梅毒治療方法可按成人的相應病期進行,其用量不超過成人的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