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口戰鬥

朋口戰鬥

1933年7月1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根據中共臨時中央的指示和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命令,以紅3軍團(欠第6師)和第19師組成東方軍(隨著戰爭的發展,紅3軍團第6師、紅5軍團第13師、紅7軍團第20師以及第21師一部陸續編入東方軍序列)入閩作戰。

事件介紹


1933年7月1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根據中共臨時中央的指示和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命令,以紅3軍團(欠第6師)和第19師組成東方軍(隨著戰爭的發展,紅3軍團第6師、紅5軍團第13師、紅7軍團第20師以及第21師一部陸續編入東方軍序列)入閩作戰。次日,東方軍由江西省廣昌地區出發,5日到達福建省寧化以西地區,19日攻克泉上。后奉命求殲駐連城地區國民黨第19路軍第78師。這時,第78師師長區壽年率5個團駐守連城,其第467團駐莒溪、朋口。東方軍司令員彭德懷、政治委員滕代遠決定,以福建軍區紅34師在朋口以北牽制連城守軍,東方軍主力首先進攻朋口、莒溪,以調動龍岩、連城守軍出援,各個擊破,爾後乘勢奪取連城。29日,東方軍主力到達朋口以西地區集結。30日晨,紅19師在紅3軍團第5師的協同下向朋口發起攻擊,迅速攻佔了前沿陣地,守軍依託堅固工事進行頑抗。東方軍遂調整部署組織夜襲,於31日上午攻克朋口,全殲守軍1個營。此時,第78師第466團由連城增援進至朋口地區的貴仞山前,東方軍即以紅5師第13團依託有利地形就地抗擊,以紅4師第10團迅速迂迴其側後進行夾擊,殲其大部。與此同時,東方軍其他部隊殲莒溪之敵1個營,並乘勝佔領莒溪。此次戰鬥,東方軍共殲國民黨軍3個團,俘2000餘人,繳槍2000餘支。

事件意義


此次作戰的勝利,主要是因為紅軍指揮員指揮有方、紅軍將士作戰勇敢而取得的。在作戰指揮方面,一是部署正確,既有主攻部隊,又有打援部隊。這樣就達到了既能調動敵人出來增援,紅軍趁機打援的目的,又可使主攻部隊集中全力向主攻目標發起攻擊。二是在作戰中能夠做到根據情況靈活指揮,當第十九師主力進攻朋口未果時,及時調整了部隊,令第四師一部前來增援,增加了攻擊力量。三是進行了強有力的政治思想工作,達到了瓦解敵軍士氣,激勵紅軍鬥志的目的,有利地保障了作戰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