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標準化協會

世界著名的標準化組織

DIN是世界著名的標準化組織,已有92年的歷史。DIN在制定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地區標準和行業標準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德國的標準化水平保證了德國作為工業強國的地位,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同時也為德國產品暢銷國際市場奠定了基礎。

基本信息


DIN是世界著名的標準化組織,已有92年的歷史。DIN在制定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地區標準和行業標準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德國的標準化水平保證了德國作為工業強國的地位,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同時也為德國產品暢銷國際市場奠定了基礎。據估計,標準的成功每年可為德國經濟帶來高達160億歐元的收益。作為德國的國家級標準化組織,DIN為保證德國在全球貿易中的競爭力做出了很大貢獻。

歷史


位於德國首都柏林的德國標準化協會DIN成立於1917年,開始時是一家註冊的民間組織,1975年DIN與聯邦政府簽訂協議,成為政府認定的唯一一家國家級標準化權威機構,其任務是專門制定和頒布滿足市場需求的標準,並在歐洲和國際標準化活動中代表德國。在國際交往中,與DIN對等的中國機構是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SAC)。
DIN
DIN

性質


DIN是私有化的非營利協會。政府承認DIN是國家級標準化權威機構,但DIN不屬於政府,DIN與政府的關係是平等的合作關係。

與政府的合作領域


在德國,制定法律法規是各級政府的事,而且法律法規須強制執行;但是在不受法律法規限制領域則由民間組織制定標準來規範行為,標準是自願遵守。在有些情況下,標準還成為滿足法律法規要求的參考依據。政府與DIN合作有兩種方式:一是政府找DIN幫助制定有關法律法規的實施細則,或者為滿足某些法律法規要求須參考的標準;二是DIN向政府建議制定某些標準來實現政府綱領或政治抱負。

經費來源


DIN每年的成本預算為6200萬歐元,其經費來源分三個部分:
1.自籌資金52%(主要來自下屬企業的經營利潤,包括出版社、軟體公司、IT服務公司認證機構、培訓和諮詢機構,以及政府項目的開發費用,其中最大的利潤來自出版發行各種標的文本);
2.政府項目資金18%;
3.工業項目資金22%;
4.會費8%。

組織結構


作為非政府組織,DIN有1800名會員,分別自工業界、各州、各工會組織、學術機構、消者協會、環保組織、專業協會及銀行和保險業DIN有77個標準委員會,下面還細分為3400個工作委員會,分別為各行各業制定標準。每個工作委員會的成員不超過21人,這些成員除了秘書長是DIN的僱員以外,其他都是義務制定標準的編外專家。DIN的全職僱員有380名,不取報酬的編外家有28500名。

標準


DIN的標準分類如下:
建築和民用工程
標準化、術語和測量
機械工程
材料
質量、服務和管理
職業安全、環境保護
信息交流
電氣工程、電子消費品、娛樂和體育
DIN開發的標準中有90%以國際通用為目的。每年DIN都要發布德國和國際通用的技術標準匯總報告,目前DIN發布的標準總數已達到311O0項.包括2000年新發布的2500項。在ISO國際標準中,有不少是由DIN推薦的。

貢獻


DIN是歐洲和國際標準化組織的成員,在歐洲標準化活動中,DIN是參與最多的國家,而在國際標準化活動中,DIN的參與程度僅次於美國,位居第二。在歐洲標準化委員會cEN中.DIN承擔了460個各類秘書處的工作;在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中,DIN承擔了470個各類秘書處的工作。

ISO-TC130


ISO/TC130是國際標準化組織中負責印刷技術的委員會,根據最新資料,ISO/TC130現有19個正式成員國,20個觀察成員國.秘書處設在DIN,秘書長是DIN的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