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話錄
因話錄
《因話錄》,唐代文言筆記小說集。本書所記皆唐代事。共6卷,分為5部:卷一宮部為君,記帝王;卷二、卷三商部為臣,記公卿;卷四角部為人,記不仕者,並附以諧戲;卷五征部為事,多記典故;卷六羽部為物,記無所歸附的見聞雜事。書中敘及元和以後文壇情況(卷三)以及文淑僧講經(卷四)、女優弄假官戲(卷一)等事,都可供治文學史、戲曲史者參考。但其中也有失實之處,如卷一記劉禹錫除播州刺史一條,其細節就與當時事實有出入,為司馬光《通鑒考異》所指摘。
撰者唐代趙璘,字澤章。平原(今屬山東)人生卒年不詳。大和八年(834)進士及第。開成三年(838),博學鴻詞登科。大中七年(853)為左補闕。后官衢州刺史。小說家,代表作品有《因話錄》六卷。趙璘為唐德宗時宰相趙宗儒之侄孫,其母柳氏為關中貴族,母之叔曾祖姑為玄宗婕妤,生延王玢,為肅宗弟兄。由於家世原因,作者多識典故,嫻於舊事。書中所記,乃得之於家族和親故間的異聞軼事,以及他本人的親歷往事或見聞。全書按五音宮、商、角、徵、羽分為五部分。卷一"宮部"記玄宗至宣宗朝人君言行,卷二、卷三"商部"記王公大臣妙語卓行,皆平實可信,時有自注,說明為親所聞見。卷四"角部"多透露民間流俗,如書生賓士入京應不求聞達科,僧文淑借講經論投世俗之好而聽者填咽,至教坊效其聲調以為歌曲。卷五"徵部"多記中央台省制度,尤以御史台為詳。卷六"羽部"所錄雜事涉及面更廣,如透門劍伎、便換、割治眼瘤醫術等條,都頗有價值。故《四庫全書總目》謂此書"實多可資考證者,在唐人說部之中猶為善本焉"。
由於趙璘是唐德宗時宰相趙宗儒的侄孫、關中貴族柳氏的外孫,家世顯赫,多識朝廷典故,故所記多為第一手材料。《四庫全書總目》稱其書“雖體近小說,而往往足與史傳相參”。其中有的寫得較好,如宮部《郭曖》就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故事,寫唐代宗如何解決家庭兒女之間糾紛,非常具有人情味。其中代宗、昇平公主以及郭子儀、郭曖的形象均十分鮮明,文筆也很活潑有趣,後來演繹成傳統劇目《打金枝》。另外像《政和公主》反對“一人犯罪,株連九族”,《劉禹錫改授播州》肯定唐德宗的勇於納諫,都較有思想意義。后一條其中的細節與史實有出入,為司馬光《通鑒考異》所指責,但這恰恰證明它是軼事小說而不是文史筆記。,作如此改動也透露出作者的施政理想。宮部中的《政和公主》和角部中的《皎然工律詩》也為中國戲曲史和詩歌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正因為《因話錄》所載之事不乏認識價值和藝術價值,故《四庫全書總目》對此評價是“在唐人說部中,猶為善本焉”。
裴光德在中書。有故人,官亦不卑,自遠相訪。裴公給恤優厚,従容款洽,在其第無所不為。乘間求京府判司。裴公曰:“公誠佳士,但此官與公不相當,不敢以故人之私,而隳朝廷綱紀。他日有瞎眼宰相憐公者,不妨卻得,某必不可。”其執守如此。
裴光德在中書省(指宰相府)任職時,有個官職也不小的老朋友從遠方來拜訪他。裴公招待他相當優厚,舉止行動相當親切。朋友在他的府第內毫無拘束之感。乘機請求他在京城官府謀個判司做做。裴光德對他說: “您確實是個有能力的讀書人,但是這官給您做不合適。我不敢因為老朋友的私情而敗壞了朝廷的制度。要是往後有瞎了眼的宰相同情你,可能會獲得這個官職。至於我,萬萬不會這樣做。”
記不得什麼時候得到一本電子書,便是閑來無事翻的這本唐人《因話錄》,只看了幾則,便讓人徘徊不能去。
皇帝出來沒穿衣服,小孩子看出皇帝光著屁股。世事常和人開玩笑,當人們眼睛不好使的時候,小孩子偏能看出破綻,人們認為孩子嘴裡吐真言,孩子卻又未必就說真話。《因話錄》里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天,一些王爺隨唐玄宗父子游太清宮,唐玄宗微睜龍目,竟看見大殿東樑上盤了一條龍,唐玄宗環顧左右問王爺們:“你們看見什麼了?”王爺們肉眼凡胎,當然什麼也看不見。故事到這裡,好像就有了和《皇帝的新衣》相同的味道,不凡的東西,不是凡人能看得到的。這時候,唐玄宗好像壓低聲音有些神秘地問他兒子看見什麼沒有,他兒子低頭沒有說什麼,唐玄宗卻好像已經感覺到什麼,彷彿俯身貼耳般地問:“頭在何處?”這一問,讓人隔千年感到彷彿是語聲悄悄而又人有會心,彷彿唐玄宗已經看到了,而他知道他的兒子也看到了,他們說著話,眼睛卻都投向他們看到的東西。皇帝的兒子到底是皇帝的兒子,唐玄宗的兒子李亨,也就是後來的皇帝肅宗彷彿輕聲地對他父親說:“在東上。”唐玄宗大感高興,手撫孩子說:“真我兒也。”
龍生龍,鳳生鳳,皇帝眼神不錯,皇帝兒子的眼神可能也就非同一般,安祿山朝見唐玄宗,肅宗早早看出這傢伙不是個物,一再跟他父親提醒,他父親卻只是不吱聲。一天,唐玄中召集太子諸王一起賽球,可能是看父皇一直沒有什麼明確態度,李亨決定自己動手,在賽球時準備“潛欲以鞍馬傷之”。當年皇宮中進行的那場球賽大概相當於今天的馬球,只是不知李亨是要在安祿山的鞍馬上做什麼手腳,還是要弄今天足球場上的合理衝撞。不想他這小小的心思讓唐玄宗看出來了,唐玄宗悄悄對他兒子說:“我不是不懷疑他,但我看出來了,此胡無尾,成不了大氣候,你先不用管他。”《因話錄》的作者為唐玄宗提前放了一個馬後炮,這馬後炮卻不計成本,唐玄宗的愛妃楊玉環在馬嵬坡上自盡,大唐江山從此也不復過去了。
有資料這樣介紹:《因話錄》,六卷,分宮、商、角、徵、羽五部,記唐人遺聞軼事、時事掌故,可與史傳相參證。
魯迅曾試圖向古代筆記和野史中去尋找真實,多少年後,余傑也認為,有一種描述歷史的方式稍稍保存了歷史的原生態,這就是筆記。這裡“稍稍”兩字用得好,也就是說,筆記野史也不盡可信。
《因話錄》,唐人趙璘撰,《太平廣記》有薛能賦詩嘲趙璘“不知元在鞍轎里,將為空馱席帽歸”,不知是這個趙璘不是。查新舊“唐書”,一時匆忙,未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