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安山鎮的結果 展開

安山鎮

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下轄鎮

安山鎮,隸屬於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地處昌黎縣西北部。截至2018年末,安山鎮戶籍人口為47175人。

歷史沿革


明朝中期至清末,昌黎全縣分為六堡,安山鎮境域屬蛤泊堡。
民國時期,屬二區。
1953年5月,置安山鄉。
1956年8月,周庄鄉、小牛欄鄉併入。
1958年8月,為安山公社安山管理區。
1961年5月,析岀,建安山公社。
1984年2月,撤銷公社,復置安山鄉;同年8月,改置安山鎮。
1988年1月,大田莊鄉併入。
1996年3月,黨各庄鄉併入。
安山鎮
安山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安山鎮轄安山街、馬庄、后石庄、后所營、賈庄、萬庄、沙子營、周庄、東劉庄、西劉庄、邸庄、東牛欄、西牛欄、小牛欄、白庄、徐新莊、卞新莊、董新莊、牛甫庄、大田莊、小田莊、東景佃子、西景佃子、總屯一、總屯二、員外庄、西羅家營、高莊子、東北庄、白坨子、牛各庄、王各庄、金家莊、劉官營、白官營、榆林、東毛各庄、西毛各庄、黨各庄39個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安山鎮轄39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后石庄村。
安山鎮區劃詳情
安山街村邸庄村總屯二村牛各庄村
馬庄村東牛欄村總屯一村王各庄村
后石庄村西牛欄村西羅家營村西毛各庄村
賈庄村小牛欄村高莊子村東毛各庄村
萬庄村白庄村東北庄村黨各庄村
沙子營村徐新莊村大田莊村劉官營村
后所營村卞新莊村小田莊村白官營村
東劉庄村董新莊村東景佃子村榆林村
西劉庄村牛甫庄村西景佃子村金庄村
周庄村員外庄村白坨子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安山鎮地處昌黎縣西北部,東鄰龍家店鎮,南與馬坨店鄉毗鄰,西南與靖安鎮接壤,西與盧龍縣石門鎮相接,北與盧龍縣木井鎮接壤。行政區域面積82.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安山鎮境內大部分為平原,地勢略為西北高東南低。境內最高峰九龍山海拔85米。

水文

安山鎮境內河道屬飲馬河水系,賈河由賈庄村西入境,由西向東,經萬庄、安山街、小牛欄村,流向龍家店鎮。境內河道長4.7千米。
安山鎮
安山鎮

自然災害

安山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旱澇、風災等。

自然資源


安山鎮境內西部有較多的鐵礦石資源。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安山鎮總人口490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350人,城鎮化率17%。另有流動人口295人。總人口中,男性28420人,佔58%;女性20580人,佔42%;14歲以下7350人,佔15%;15—64歲27440人,佔56%;65歲以上14210人,佔2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8702人,佔99.4%;有滿族等少數民族,共298人,佔0.6%。2011年,人口出生率7.12‰,人口死亡率8.35‰,人口自然增長率-1.2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06人。
2017年末,安山鎮常住人口為46810人。
截至2018年末,安山鎮戶籍人口為47175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安山鎮財政總收入1280萬元。比上年增長27.2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00萬元,比上年增長25.31%。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87.22萬元,增值稅625.47萬元,企業所得稅410.29萬元。人均財政收入261.2元,比上年增長3.19%。
2018年,安山鎮有工業企業37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80個。

農業

2011年,安山鎮實現農業總產值8.7億元。安山鎮有耕地面積9.4萬畝,人均2畝,全部為水澆地,以種植小麥、玉米、花生、甘薯為主。農作物有小麥、玉米、紅薯、花生等。2011年,生產糧食4700萬噸。
安山鎮畜牧業以飼養牛、羊、生豬及禽類為主。2011年末,牛存欄2.2萬頭、羊0.8萬頭、生豬1.5萬頭、禽類34.7萬羽。

工業

安山鎮以粉絲加工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8.23億元。工業企業115家,職工6900人。

商業外貿

2011年,安山鎮有商業網點105個,從業人員21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2210萬元,比上年增長23.5%。集貿市場2個,年成交額500萬元。安山鎮出口總額4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1.6%。主要產品有粉絲,銷往韓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金融業

2011年,安山鎮境內有金融機構3家,存貸款餘額分別為1240萬元和120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5.6%和43.9%。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安山鎮有幼兒園9所,在園幼兒1300人,專任教師55人;小學9所,在校生2470人,專任教師17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100人,專任教師11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550萬元,比上年增長16%。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比例為5.8%。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安山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39個,各類文化專業戶20個,各類圖書室39個、藏書20餘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達112人。
2011年末,安山鎮有學校體育場11處,村民活動廣場30個,6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3%。
2011年末,安山鎮有廣播電視站1個;有線電視用戶6462戶,入戶率45%。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安山鎮有醫療衛生機構2個,門診部(所)2個;病床156張;固定資產總值82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56名,其中執業醫師25人,執業助理醫師19人,註冊護士12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6200人次。39個村村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末,安山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5戶,人數55人,支出13.48萬元,比上年增長74.19%。月人均204.24元,比上年增長16.0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14戶,人數1775人,支出220.52萬元,比上年增長157.34%;月人均103.53元,比上年增長75.08%。2011年農村分散供養五保對象295人,支出59.4萬元,比上年增長71.42%。另有55人在敬老院集中供養。境內有昌黎縣社會福利院。農村醫療救助252人次(住院122、門診130),支出36萬元,比上年增長118.5%。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850人次,支出5.55萬元,比上年增長84%。救助災民845人次,支出救災資金16.9萬元。困難群眾生活救濟116人次,支出3.27萬元。2011年各類優撫對象561人,支出64.92萬元,比上年增長58%。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0900人,參保率64%。

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安山鎮有郵政局1個。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66個,固定電話用戶10052戶,電話普及率70%;行動電話用戶13241戶,寬頻接入用戶5744戶。
● 園林綠化
2011年,安山鎮區林地面積78.22公頃。

交通


2011年末,安山鎮日發往返縣城客運汽車60個班次。安山鎮境內有205國道貫穿。

文化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安山鎮因鎮人民政府原駐地位於安山街而得名。
安山鎮
安山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