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祖賡
原廈門大學校長
林祖賡,男,漢族,1934年12月27日出生,福建泉州人,教授,198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於廈門大學化學系。
1956年7月大學畢業后留校,歷任廈門大學副教授、教授、科研處處長、教務長、副校長、校長,中國宇航學會空間能源委員會第三屆副主任委員。
林祖賡與學生合照
1946年考入晉江縣立中學(現泉州一中)初中部。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考入公費的泉州二中(現培元中學),於1952年7月高中畢業。高中期間,曾與同學組成無線電愛好小組,奠定了他對電子技術的愛好和靈巧的動手能力。
1952年8月考入廈門大學化學系。
1954年下半學期,當時講授物理化學課的田昭武負責籌建廈門大學電化學專業,由於許多實驗設備,需自己設計組裝,當時仍為三年級學生的林祖賡,常利用課餘、假日時間協助田昭武組裝、籌建電化學專門化實驗室的工作。
1955年9月,他既是電化學專業方向的一名學生,同時已開始協助田昭武指導專門化實驗工作,並從此開始了他的電化學研究歷程。
1956年7月大學畢業后留校迄今,一直從事物理化學教學和電化學方向的研究工作,先後培養了博士后、博士及碩士近30人。
1982年7月至1984年7月任英國倫敦城市大學化學能源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1985年10月至今,任廈門大學化學系教授。
1986年6月至今,任廈門大學化學系物理化學博士點博士生導師併兼任副校長、校長(至1999年4月)。
研究領域林祖賡作風正派,治學嚴謹,為人正直,嚴於律己,思維敏捷,有良好的道德風尚。他所領導的廈門大學化學電源研究中心已成為國內化學電源基礎與應用基礎的重要研究基地之一。在電化學研究方法、化學電源電極過程與材料、光電化學等領域取得多項研究成果。
林祖賡畫像
已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作為第二獲獎者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1項、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作為第一獲獎者,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1項、有專利2項。
發展電化學實驗技術
林祖賡一貫致力於及研究方法。50年代中期開始,與田昭武合作,研究多種暫態、穩態和電極交流阻抗方法,在此基礎上,發展成國內第一套電化學測試系統DZH-1型電化學綜合測試儀,並投入生產,成為60年代後期到70年代我國各高校、研究所電化學研究的主要實驗儀器,為我國電化學儀器的國產化做出了重要貢獻,其中60年代提出的選相調輝和選相檢波交流阻抗測定方法,是文獻上報道最早的電極阻抗動態測量方法,而且選相調輝方法仍是目前電極交流阻抗測量中響應最快的方法。
開展原位光譜電化學實驗方法
80年代以來,林祖賡致力於開展原位光譜電化學實驗方法在電化學中應用的研究,特別是將這些現代研究技術拓展到一些有重要實際意義的電化學體系,例如主持建立了國內第一套微機化激光掃描光電化學原位顯微測試系統的設計與組裝,全面指標與當時國際水平相當。通過對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合作研究的國內外學者的開放,已取得多項研究結果。
電化學行為與電極表面微觀結構的關係
林祖賡還致力研究電極電化學行為與電極表面微觀結構的關係:用微區光電化學方法首先直接觀察到氧化鉛的成長模式和研究了鉛陽極膜的光活化過程;在國內首次獲得碳電極表面氧化物種原位紅外光譜和SOCl2電化學還原反應的原位紅外譜圖;研究了碳電極表面物種與電極活性的關聯和鋰電池中SOCl2電還原過程中間物。這些工作對我國在分子水平上開展化學電源的應用基礎研究起了促進作用。
固體電極表面均勻性對整個電極的性能及穩定性起著重要的作用,而系統研究影響電極表面均勻性的微觀機理及相關因素又是達到修飾及控制固體電極表面的前提。在國內他最早開展原位光電化學顯微技術的研究,利用激光掃描光電化學原位顯微技術,並結合共焦顯微拉曼光譜及原子力顯微鏡技術等多種方法,證明了階躍電位和循環電位掃描所形成的氧化膜在結構與組成上的差異,在當時還是電化學界長期爭論的問題之一。他還首次將光電化學及共焦顯微拉曼光譜方法拓展到金屬氫化物電極表面氧化膜的研究,為研究電極體系的表面電化學性能及表面處理過程提供了新途徑。
發新型電極材料
在長期的研究過程中林祖賡認識到,只有對化學電源體系開展深入系統的應用基礎研究,才有可能指導開發新型電極材料及電極製備方法,改進電池生產工藝及電池性能。例如在氣體擴散多孔電極的研究中,他與田昭武等合作,提出了氣體擴散多孔電極不平整液膜模型及數字解,使氣體擴散多孔電極極化理論有了新的進展,首次從定量的方面解釋了氣體擴散多孔電極在實用電流密度範圍內的實驗事實,為改進電極性能提供了理論根據,並在此基礎上研製出缺水型空氣電極,大大地改善了電極的極化性能。上述研究先後在第156次美國電化學會議,第三十二屆和四十屆國際電化學年會上報告,並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發表論文多篇。
林祖賡首先發現了在鹼性介質中氧還原的鈷氧化物催化劑同時存在著勻相和異相催化的聯合作用,指出了氧還原的中間物與電極穩定性的關係,對提高氧電極的活性和穩定性有實際意義。上述研究先後在第三十五屆國際電化學年會議上報告,並在美國發表論文4篇。
林祖賡對具有氣體電極的單電池和電池組氣室中氣相傳輸過程進行研究,建立了數學模型及其數字解,並與微區電流、電位分佈測量驗證,全面分析了傳輸量、傳輸分佈及其影響因素,並在理論分析的指導下,提出改進措施,使G-367扣式空氣電池放電電流提高一倍。這方面的工作,對具有氣體電極的單電池及電池組氣室結構的設計具有普遍意義。
其它
林祖賡主持承擔國家“863”計劃課題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點課題,開展鋰離子電池及金屬氫化物鎳電池電極材料和電池的系統研究,最早在國內提出研究納米電極材料的重要性。
在林祖賡主持下,研究與發展了一種新的高壓—離子交換法製備大隧道結構(d>0.69nm)的鋰錳氧化物,通過加大離子通道及改變晶格參數,使得Li嵌入-脫出過程導致的結構畸變降低,從而改善電極性能及其穩定性。在大量鋰錳材料研究基礎上,他所領導的研究組,發現了一種天然複合錳氧化物納米纖維材料礦物——錳結核,研究了其鋰離子嵌入-脫出行為,經分離、轉型等預處理,已成為有開發價值的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並獲得中國發明專利。
林祖賡提出了碳納米管Li嵌入-脫出的尺寸效應,並主持建立了可調控尺寸碳納米管合成方法,獲得了各種不同管腔直徑、管壁厚度和管長度的碳納米管,其嵌鋰行為有明顯的差別,從而獲得可逆容量400~500mAh/g,穩定性好的碳納米材料,在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上均有重要意義,這方面的工作在當時文獻上尚未見過類似的報道。
在金屬氫化物方面,林祖賡開發了一種貯氫合金負極材料表面微包覆的新方法和一種能改善負極材料充放電循環性能的電解液添加劑,部分研究成果已在生產實際中得到應用。
代表論著
林祖賡,尤金跨等。激光掃描電化學原位微區光電流圖譜技術。電化學,1995,1:166。
辦學
林祖賡有很強的事業心,在擔任繁重的教學科研任務的同時,還兼任廈門大學副校長(1986.5-1990.7)、校長(1990.7-1999.4)長達13年,他緊密團結和依靠廣大幹部和教職工,為學校教育教學事業的改革和發展付出了艱辛的努力。他十分重視密切學校與地方政府的關係,加強學校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促成了廈門市政府、福建省政府先後與國家教委簽訂共建廈門大學協議書,與廈門市合辦廈門大學工學院,聯辦醫學院,與福建省共建海洋與環境學院,與廈門太古飛機維修公司合辦飛機維修專業等,使廈門大學成為國內學科門類最為齊全的高校之一,帶動了一批面向21世紀的新興學科的形成。他十分重視人才,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引進與中青年培養的優惠政策,近幾年來新增了國內外博士160多人。他積極推行辦學體制、校內管理體制等各項改革,大力開展學科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為廈門大學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1989年被國家人事部批准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1986年10月至1990年10月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第一、二屆化學學科評審組成員。
1992年4月至今,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三、四屆化學學科評審組成員。
1992年12月至今,任中國電子學會化學與物理電源專業分會副主任委員。
1994年至今,任《中國高等學校化學學報》副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