駟馬橋

閩西有文字記載最古老的橋樑之一

駟馬橋,始建於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是閩西有文字記載最古老的橋樑之一。橋頭分別矗立著馭馬青年朝氣蓬勃的“馴馬師”塑像(彼得·克勞得特的最佳作品使他名揚四海):四組塑像描繪了青年馴服野馬的不同時刻,表現力豐富,動感極強,美不勝收。

上杭縣


上杭縣城西門外一里處有一座年近“千歲”的古橋——駟馬橋。它始建於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是閩西有文字記載最古老的橋樑之一。曾經是古代上杭、武平兩縣的主要通道,也曾是該縣湖洋、上登、六甲等地通往縣城的必經之路,名曰駟馬橋。有兩條小溪在深陂匯合之後,流經此橋而注入汀江。古橋上建築精緻,周圍寥廓江天,綠樹成蔭,風景十分秀麗,來往的行人都樂留憩息,賦詩對歌,有著“駟馬樵歌”的美譽,為當時的“杭城八景”之一。
駟馬橋幾經風雨,多次修復。據《上杭縣誌·橋樑·古橋》記載,該橋始建於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是目前上杭縣境內有文字記載最古老的橋樑,立木為梁,原名為“通駟橋”,后不知何因被毀。明永樂九年(1411年),上杭名士周永定熱心公益事業,率族人捐資重建,花費銀子1840錠,重建駟馬橋,並在該橋的橋面上架設房屋,立祠祭佛,后又再捐銀子500錠,在橋的東側買地建屋,在橋的西側築路,派專人看管。明景泰元年(1450年)駟馬橋再遭水毀。明成化十年(1474年),時任上杭知縣的肖宏派人督工重建,在橋上立了40根石板。民國二十年(1931年),橋上的亭閣又為一場暴風雨所毀,但橋樑結構卻依舊無損。又據《上杭縣誌·橋樑·古橋》記載,駟馬橋的整體是用長條的石塊鋪砌而成,長31米,跨度5.2米,橋高5.6米,橋面寬7.5米,橋台基礎是用大松原木埋沒至水面,至今松木還完好無損。近年來,由於駟馬橋的周邊地區得到開發,原來古橋下的河道兩旁也修建了新的防洪堤。當地群眾就在原來石橋的基礎上對橋體進行重新修整,安裝了新的欄桿等,並在駟馬橋的南面數百米處又修建了一座新的仿古式石橋,與它遙相呼應,為這座飽經滄桑的古橋平添了幾分新的景緻。
“古道飛虹話滄桑,樵歌美景留歲月。”如今,駟馬橋的舊有模樣雖然已經改變,但它卻依然為周圍的群眾提供著便利。

潮州


潮州駟馬橋位於楓溪區山邊村。
駟馬橋
駟馬橋
潮州駟馬橋 是明代大和都淇園鄉(今鳳塘鎮淇園村)進士鄭郎中始建,其時該橋連結兩岸官道,是往返潮州與鳳塘的必經之處。
清代光緒年間,由鄭郎中的後裔鄭禮裕(又名二哥豐,也叫鄭智勇,與孫中山結拜兄弟時,贈名“智勇”名。)重修。抗日戰爭時期,該橋被日寇破壞,當地村民臨時搭設了木橋。上世紀90年代,楓溪長美一企業家慷慨捐資,在此建造新的駟馬橋。橋頭的三塊石碑,正是前後三次修橋的歷史見證。
駟馬橋之所以揚名,有一段特別的傳說。明朝進士鄭郎中奉命修橋造路,奏本要在山邊村與鳳塘鄉相隔的溪面上建造一座可供四匹馬并行的大橋,卻只建了一座小石橋。皇帝詢問建橋的情況,鄭郎中巧妙地說,“站在高歸嶺望不見駟馬橋,站在駟馬橋望不見鳳塘鄉。”皇帝以為此橋必定高大寬闊,對鄭郎中大加讚賞。其實此橋又低又窄,深夾兩岸之間,別說四匹馬不能并行,連船隻都無法從橋下通過,站在數百米外的高歸嶺上的確望不到此橋,站在橋上也望不到千餘米遠的鳳塘鄉。
駟馬橋雖經現代重建,但橋址並未發生變化,此地仍是一個歷史古迹。兩塊古石碑一塊立於光緒三十二年,即1906年,距今已有百餘年,另一塊雖字跡模糊,初步認定為立於明代,碑齡更加久遠。這兩塊石碑印證了古駟馬橋的幾次變化,對於研究我市的交通史、橋樑史以及華僑史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價值。
立於橋頭的三塊石碑,記錄著該橋的數度變遷。這三塊石碑中,有兩塊顯得十分古老,上面分別刻著詩文和落款。其中一塊已經嚴重風化剝蝕,只能勉強辨認出小部份殘句和“駟馬橋”、“進士郎中鄭”等字樣。另外一塊的刻字比較清晰,其詩文為“休嫌橋地窄,駟馬往來多。自得行人便,無煩喚渡過。鞭影迷紅杏,錦紋映綠波。榮歸時至此,顧盼是如何。”上下落款分別是“光緒三十二年歲次丙午冬月”、“進士郎中雲孫鄭禮裕重修”。
潮州駟馬橋也見證潮州先賢熱愛家鄉,慷慨好施的精神。著名學者、文學家、哲學家方海權為作《駟馬橋詠》
駟馬橋邊集葆姿,
殷勤利眾等平施。
翠蕊涵心輕照遍,
信是南朝衍再移。

俄羅斯


阿尼奇科夫橋(Аничков мост)(俗稱:駟馬橋)是俄羅斯聖彼得堡的一座橋樑,跨豐坦卡河。在聖彼得堡創建時期,阿尼奇科夫大校曾駐紮過此地,因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