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仙草目

小二仙草目

徠小二仙草科有6屬,約120種,分佈於熱帶和溫帶地區,主產大洋洲,該植物為陸生、沼生或水生草本,葉互生、對生或輪生植物。

正文


科小二仙草科 Haloragaceae
洋二仙草科Gunneraceae
小二仙草目是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類法列出的一個目,有2科,1998年根據基因親緣關係分類的APG 分類法認為應該取消這個目,其屬下的小二仙草科直接合併到虎耳草目之下,洋二仙草科單獨設立一個洋二仙草目, 2003年經過修訂的APG II 分類法維持原分類。

外部鏈接


ITIS中的小二仙草目

分類地位


小二仙草科(Haloragidaceae)是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薔薇亞綱(Rosidae)、小二仙草目(Haloragales)的一科。

種屬分佈


1、小二仙草科有6屬,約120種,分佈於熱帶和溫帶地區,主產大洋洲。中國有兩個屬:狐尾藻屬(Myriophyllum Linn. )、小二仙草屬(Haloragis J. R. et G. Forst),8種,南北都有,其中狐尾藻屬是生長在淡水水域中的沉水植物。
徠2、小二仙草科植物在歐洲白堊紀和第三紀沉積中就已發現,在第三紀和第四紀地層都曾發現狐尾藻屬葉片的化石。可見該科較為古老。

形態特徵


小二仙草科
小二仙草科
小二仙草科植物為陸生、沼生或水生草本,葉互生、對生或輪生。花兩性或單性,單生或組成穗狀花序、圓錐花序、傘房花序或假二歧傘房花序;萼管與子房合生,萼片2~4或缺;花瓣4,8或缺;花藥基著,2室,縱裂;子房下位,2或4室,花柱2或4;胚珠每室1,懸垂。果為堅果或為核果。種子具胚乳,胚直立。染色體基數x=7,8,11。花粉粒具3或4孔,扁球形至圓球形;極面觀具棱,萌發孔滴型,孔圓形,邊緣厚;外壁厚1~3微米,覆蓋層光滑(小二仙草屬)或粗糙(狐尾藻屬);外壁外層網狀,具明暗圖案:外壁內層比外層厚。

經濟意義


狐尾藻屬植物多為湖區的綠肥資源,並為一些魚群的產卵場所,入葯可以清熱解毒。小二仙草是優良的羊飼料,全草供藥用,有利水祛濕、散瘀消腫之效。

親緣關係


小二仙草科可能與歐洲大陸西部乾旱地區的Datisoaceae科近緣,而與大葉草科〔又稱洋二仙草科(Gunneraceae),僅根乃拉草屬(Gunnera)1屬50種,分佈於馬來西亞、太平洋島嶼和南半球熱帶地區〕的親緣關係相當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