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腦膜瘤

惡性腦膜瘤

徠腦膜瘤是起源於腦膜組織的一種惡性腫瘤。絕大部分腦膜瘤生長緩慢。但惡性腦膜瘤惡性程度高,治療后容易反覆複發。以中老年人多見。由於腦膜是被覆於腦組織表面的結構,因此腦膜瘤的癥狀一般與壓迫局部腦組織有關。對於腦膜瘤生長緩慢且未位於重要結構旁的患者,癥狀有時十分輕微。而對於惡性腦膜瘤而言,生長速度很快,就診時往往伴有顱高壓以及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等癥狀。如頭痛、嘔吐、癲癇等等。手術和放療是主要的治療手段。大多數腦膜瘤易於切除,預后良好。惡性腦膜瘤治療后,可反覆複發,預后欠佳。

就診科室


● 神經外科

病因


● 目前對於惡性腦膜瘤的病因不是十分清楚。

癥狀


● 出現神經系統相關癥狀,如頭痛、噴射狀嘔吐、癲癇等。
● 影像學發現顱內異常佔位。
● 進行了病理學檢查明確診斷為惡性腦膜瘤。

檢查


● 頭顱CT、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學檢查有助於發現病變。確診有賴於組織病理學。

體格檢查

● 根據腫瘤位置不同,患者可有相應的臨床表現。體格檢查可有助於腫瘤位置定位和診斷。

影像學檢查

● MRI是本病的重要檢查手段,通過平掃和增強影像,並結合特殊的掃描序列,有助於發現病變,並初步判定病變的性質。
● CT方便快捷,對於疾病初篩、觀察鈣化、隨訪腦水腫等相關癥狀具有優勢。

組織病理學檢查

● 惡性腦膜瘤根據WHO分類屬於III級病變,組織病理學有助於診斷和指導治療。

診斷


● 醫生根據典型的表現、影像學檢查和病理檢查結果診斷本病。
● 患者出現神經系統的相關癥狀。可有相應的臨床表現,如頭痛、嘔吐、癲癇、運動障礙等等。
● 頭顱CT和/或磁共振發現神經系統內的佔位。
● 病理分析符合惡性/間變性腦膜瘤的病理學特點。

分型


● 惡性腦膜瘤為腦膜瘤的一個臨床病理分型,無法進一步分類。

分期


● 惡性腦膜瘤為腦膜瘤的一個分型,根據WHO分類,屬於III級病變,又稱高級別腦膜瘤。

鑒別診斷


● 本病需要與顱內的其它原發良惡性腫瘤進行鑒別、如膠質瘤、聽神經瘤、垂體瘤等等。
● 還需要與腦膜轉移相鑒別。腦膜轉移一般伴有其它原發腫瘤病變。
● 醫生通過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以及病理組織學檢查等可以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


● 手術是主要治療策略。

手術治療

● 手術是本病的主要治療手段。在保證患者安全情況下,最大限度的切除腫瘤,不僅可以緩解腫瘤引起的相關癥狀,同時還可以獲取病理診斷,為下一步治療策略的制定,提供準確依據。

放射治療

● 因腫瘤惡性程度高,術后需行放射治療。放療對於降低複發風險、推遲複發時間有益。

危害


● 惡性腦膜瘤屬於中高度惡性腫瘤,可危及患者生命。
● 其引起的神經系統癥狀,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 反覆複發,預后不佳。

轉移性


● 惡性腦膜瘤多呈浸潤性生長,與腦組織界限不清,腦水腫嚴重,可轉移至肺。

預后


● 由於惡性腦膜瘤惡性程度高,很多患者雖然經歷了手術和放療,但仍可出現疾病複發。對於反覆複發的患者,缺乏有效治療手段,故預后不佳。

預防


● 因病因不詳,無有效預防措施。
● 提高醫學素養,對疾病做到早發現,早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