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架子

東北特有的民居建築形式

馬架子是東北的一種特有的民居建築形式。在東北,從遼寧到黑龍江,都有很多村落,名字就叫“馬架子”。

介紹


居搭建架,介乎窩棚房,居。土牆茅草房,土坯砌牆,草苫頂,也有門窗。馬架子的形狀像一匹趴著的馬,它只有南面一面山牆,窗戶和門都開在南山牆上,這是昂著的馬頭,屋脊舉架低矮,“馬屁股”上搭拉著厚厚的茅草。這些蓋在屋頂的茅草,用的也是東北出產的“洋草”。
根木簡單搭建。呈角形,側呈形。笘草,角形。簡單易建,冬暖夏涼,北居建築。

地域文化


北大荒墾荒官兵搭建架,北居架“豪華”。架,泥巴樹枝搭窩棚——根圓木搭“”形骨架,糊層泥牆,蓋北產“洋草”,建。鋪層厚厚洋草。排鋪,雖北炕形狀,炕燒火取暖。
馬架子里的生活是非常艱苦的。冬天沒有熱炕,墾荒的人們不僅要穿棉衣上“炕”,還得戴帽穿靴,即使這樣,晚上也常常被凍醒。四月開春,“炕”下的凍土開始融化,馬架子里成了大泥塘。馬架子是茅草苫頂,冬天下雪還沒大問題,開春後下雨就麻煩了。大雨大下,小雨小下,外面不下,屋裡滴噠。到了夏天,荒野上的蚊蟲在馬架子里來去自如,威風八面。
除了這些,馬架子還有兩個特點:一個是黑。它的窗戶極小,不少馬架子都沒有窗戶,太陽一偏西,屋裡就黑透了;二是貼地潮氣重,屋裡的東西很容易發霉,有時還能長出蘑菇來。
馬架子屬於集體宿舍,吃喝拉撒都沒法“隱私”,洗澡更成問題。有的老墾荒隊員回憶說,他三月開進北大荒,天天幹活,一身臭汗,從來沒洗過澡,直到五月,大地徹底化凍,他才在野地的水泡子里痛快的洗了一次。
馬架子最大的優點,就是搭建容易。伐木、割草、和泥、平整土地、埋柱子、釘橫樑、墊木條、在木條上抹一層泥當牆,再鋪上洋草,一間“A”字形的馬架子就建成了。馬架子的這個優點,讓它在開發北大荒的過程中立了大功。尚未在隆冬的三月,十萬轉業官兵開進北大荒,沒有簡易便捷的馬架子,這十萬大軍怎能在荒原上站住腳?又靠什麼來抵禦零下幾十度的嚴寒和成群出沒的野獸?
馬架子窩棚雖然簡陋,但墾荒官兵們普遍對馬架子情有獨鍾,在他們眼裡,馬架子就象屹立在沙漠中的金字塔,神聖莊嚴。有位老兵寫道:“斯是馬架,唯吾德馨。四牆霜如銀,房頂草如金。談笑有三軍將士,往來皆農墾尖兵。炕上繪宏圖,爐邊談遠景。無思鄉嘆息,無畏難之逃兵。延安土窯洞,羅霄茅草棚。革命者曰,展望前途,無限光明。”馬架子是泥土和茅草搭建的紀念碑,鐫刻著艱苦創業和樂觀主義的精神,這種精神,值得人們千秋萬代,永遠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