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沙市人民醫院

綜合醫院

三沙市人民醫院,位於海南省三沙市西沙永興島主幹道北京路上,其前身為西沙人民醫院,最早成立於1959年3月。目前醫院已加入海南首個醫療聯合體——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醫聯體。

歷史沿革


20世紀50年代,西沙群島的衛生事業非常落後,只有一個醫療所為當地村民和過往漁民提供簡單的治療。當時,海南是廣東省的一個行政區,西沙群島歸廣東省管轄。
1959年3月,西南中沙群島工委、西南中沙群島辦事處成立時,在西沙群島最大的島嶼永興島建起了西南中沙群島人民醫院,醫院擁有2層200平方米的樓房,達到收容20個病人床位的規模,這是西沙人民醫院的前身。全院僅有一台高壓氧設備、一台電圖機、一台尿檢測儀和簡易的手術台,醫療條件難以滿足軍警民正常的醫療需求。
西南中沙群島工委、辦事處成立之初,曾要求其工作人員在西沙群島定居,但由於西沙群島地處偏僻,加上高溫、高濕、高鹼的氣候和地理條件,長期在西沙群島的地理環境與生活條件下定居當時非常困難。從1969年7月開始,經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和海南軍區批准,島上工作人員實行輪換制,西沙人民醫院醫務人員也由海南行政區各市縣輪派,每批4至5人,半年一換。
西沙群島交通較為閉塞,每個月僅有一趟輪船從海南省文昌市往返西沙群島,遇到颱風等惡劣天氣,還要無限期拖延。由於醫療衛生條件落後,碰上複雜和重大疾病,西沙人民醫院基本沒有辦法治療。
1998年,西沙人民醫院首次有了固定編製,定編8人,其中固定工作人員4人,另外4名醫務人員(醫生、護士各2名)由海南省衛生廳從各市縣和全省三級甲等醫院抽調,每半年輪換一次。
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海南省西沙人民醫院的醫療條件非常落後。當時的西沙人民醫院嚴格說就象一個診所,當時僅有一台高壓氧設備、一台電圖機、一台尿檢測儀和簡易的手術台,醫院的2層樓還是危樓。當時的醫療條件甚至不如海南島一個衛生院。
從2002年開始,有關方面開始籌建西沙人民醫院新醫院。
由於身處特殊的海南交通要道,西沙人民醫院除了為本島的居民、漁民、遊客及駐軍進行治療之外,還擔負著南海海上醫療救援的任務。常有馬亞西亞、新加坡、香港等地漁船求救,西沙人民醫院總是積極參與海上救援,碰到疑難病症,還要聯繫直升機,將病人及時送到海口或三亞治療。
隨著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西沙旅遊成為重要的內容,到西沙的人也越來越多,西沙人民醫院已經滿足不了需求。在海南省衛生廳和省發改委的支持下,從2008年開始,西沙人民醫院建設開始加速。
2011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已將西沙人民醫院建設列入2011年農村衛生服務體系投資計劃。
由於用地緊張,西南中沙工委決定新的西沙人民醫院在原地拆除重建。截止2011年7月,搬遷工作正在進行。按照規劃,新的西沙人民醫院按一級醫院建設,仿二級醫院配置,規劃建設門診樓和住院樓各一幢,建築面積2338平方米,將擁有床位30張,人員編製35人,項目投資1800萬元,資金來源由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縣級醫院建設項目中央預算內投資全額安排。新醫院的目標是爭取10年內不落後,可滿足軍警民基本醫療需求。
2012年2月,海南省西沙人民醫院項目在西沙永興島動工建設。
2012年7月,海南省西沙人民醫院被納入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提供住院、門診醫療服務,並開展新農合即時結報業務。
截止2012年12月底,三沙市人民醫院主體工程已經封頂。根據建設進度,預計到2013年6月左右,醫院可建成投入使用。屆時,醫院設有兒科、外科、婦產科、五官口腔科等十多個科室。醫院建成后,一些較大的疾病能在永興島得到救治,將極大地改善駐島軍警民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條件,滿足三沙市軍警民及遊客的基本醫療需求。

科室設置


醫院有兒科、外科、婦產科、五官口腔科、心電超聲科、重壓氧科(擬配高壓氧艙,漁民“潛水病”的緊急救治)、遠程會診等科室。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行政領導
姓名職務
林顯偉副院長

醫院地址


地址:海南省三沙市西沙永興島北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