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體裝配

船體裝配

《船體裝配》課程的內容按性質可分為船體放樣和船體加工裝配兩大部分。涉及知識較多,如《機械製圖》、《船體製圖》、《船體結構》、《船舶原理》等

基本介紹


摘要:在實訓過程中,應鼓勵學生利用已學的知識分析和解決船舶實際生產中裝配方面的問題,充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技術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實訓教學;操作能力;應用能力;創新能力
在實訓教學中,教師要緊密聯繫實際,除向學生講授基本理論知識外,還必須強化實訓環節。因此,在學生學完專業課《船體修造與工藝》的基礎上,我們開設了《船體裝配》實訓課。在實訓中,我們根據船舶專業課程特點和用人單位對本專業人才的能力要求,確定了一種融基本操作能力、專業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一體的模塊式實訓模式。其具體能力模塊如圖1所示。
圖1《船體裝配》模塊式實訓模式
《船體裝配》課程的內容按性質可分為船體放樣和船體加工裝配兩大部分。涉及知識較多,如《機械製圖》、《船體製圖》、《船體結構》、《船舶原理》等。要學好這些理論性和實用性都很強的知識,不僅要在教學過程中體會,還需在實訓教學中理解。下面以完成某散貨船的一個分段為例,說明《船體裝配》實訓課的實施過程和方法。
識讀圖紙,在實訓中,理解理論知識和有關規定本次實訓課是以圖紙為基礎,根據圖紙要求裝配成某一分段的模型。因此,識讀圖紙是關鍵,也是實訓的第一步驟。這就要求學生具有《船體製圖》的基礎知識,理解和記憶船體製圖的一般規定。涉及的標準有《GB4476-84金屬船體製圖標準》、《CB/T253-1999金屬船體構件理論線》、《CB/T860-1995船舶焊縫符號》等。其中需要深刻理解和掌握《GB4476-84金屬船體製圖標準》中對船體圖樣的規定和採用的圖線形式及應用範圍,它與機械製圖的表達方式有所不同。根據圖紙,我們可將底部分段分為板材和結構件兩部分,結構件又可分為縱向構件和橫向構件兩部分。通過識讀圖紙,我們對船底結構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同時,從圖上標註的尺寸,也確定了構件的大小。從而可以確定一份構件的下料清單(見下表)。
分解圖紙,在實訓中,體驗生產流程本次實訓的目的除了要鍛煉學生識讀圖的基本能力外,還要讓學生在模擬生產中體會船舶建造工藝程序,並在實踐中理解理論知識,從而鍛煉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實際的鋼船常規建造工藝程序如圖2所示。此次裝配,由於只是模擬裝配某個分段,且採用的材料為馬糞紙,因此我們只是模擬了前面一部分的流程,具體工藝程序如圖3所示。在識讀圖紙后,我們首先對分段的構件進行比例放樣,繪製出各零件的草圖(如圖4),結合下料清單提供給下一步進行號料。
圖4零件草圖
接著在馬糞紙上套料和下料,利用剪刀或美工刀將零件切割下來,有的還要開孔,這就是號料和邊緣加工
過程。最後將各零件進行裝配組合,利用《船體修造與工藝》的部件裝焊和分段裝焊的理論知識,採用分離裝配法、放射裝配法或插入裝配法(學生自選一種方法)進行底部分段的裝配,完成分段模型(見圖5)。
《船體裝配》
《船體裝配》
圖5分段模型
模擬裝配,在實訓中,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由於本次實訓是在一定情境下模擬一部分造船生產的過程,採用的材料、工藝、方法與實際的造船過程有所不同,但流程和原則不變。這就需要學生在具備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結合實際靈活處理,達到既體驗了造船過程又深刻理解理論知識的雙重教學效果。同時,為了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和與人溝通、合作的能力,實訓中我們採用了分組的方法,一個小組四個人,共同完成任務。因此,通過本次實訓,學生不僅鞏固了基本操作能力,提升了專業應用能力,還培養了靈活處理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進行實訓教學模式的優化設計,提高實訓效果經過實踐,我們認為要想使實訓取得好的效果,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優化:(1)教師和設備要滿足實訓要求。實訓教師必須具有“雙師型”素質,與實訓配套的設備應起點高、定位新、技術含量高。(2)可操作性強。高等職業教育的實訓模式必須具備可操作性。例如在校內實訓基地實訓時,由教師模擬車間主任,學生在班組長領導下,從進入車間領料、放樣、號料、加工、裝配等各個環節完全按企業生產模式進行,一切過程易操作,收效大。(3)走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道路。工學結合即校內實訓基地走生產和實訓教學相結合的道路,有利於學生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有效發揮,是以產養學、以學促產的有效途經。校企合作是校企雙方互相支持、互相滲透、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是辦好高職教育,培養生產管理一線專門人才的重要途經。(4)有利於學生綜合素質培養。
實踐證明,經過本次模擬裝配實訓,學生的動手能力、技術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作者簡介:
咸屹(1970—),女,江蘇無錫人,江蘇省無錫交通高等職業技術學校講師,研究方向為船舶工程。
(本欄責任編輯:周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