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湯丸
小柴胡湯丸
小柴胡湯丸適應解表散熱,疏肝和胃。用於外感病,邪犯少陽證,症見寒熱往來、胸脅苦滿、食欲不振、心煩喜嘔、口苦咽干。
● 通用名:小柴胡湯丸
● 英文名:Xiaochaihu Tangwan
● 柴胡、半夏(姜制)、黃芩、黨參、甘草、生薑、大棗。
● 小柴胡湯丸為棕褐色的濃縮丸;味道甘、辛、微苦。
● 解表散熱、疏肝和胃。
● 可緩解因外感引起的發熱與惡寒交替出現、胸部滿悶不適、食欲不振、心煩、噁心欲吐、口苦咽乾等癥狀。
● 用於治療因外感邪氣停郁於人體半表半里之間、經絡氣機運行不暢、肝胃不和引起的少陽證。臨床表現為頭暈、目眩、胸部滿悶、咽干口苦、食欲不振、心煩、噁心欲吐等。
● 小柴胡湯丸為處方藥物,可以在藥店由執業藥師或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 如果對柴胡、半夏、黃芩等本品中任一成分過敏,禁止服用。
● 風寒感冒患者不宜服用。
● 患有高血壓、肝病、腎病、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務必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 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 過敏性體質者謹慎使用。
● 女性懷孕期間請謹慎使用。
● 哺乳期、月經期女性使用,請務必諮詢醫生。
● 兒童、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湯丸劑,每8丸相當於原生葯3克。
● 服用時間:最好在飯前服用。
● 服用方法:按照說明書,溫水送服。
● 服用劑量:一次8丸,一日3次。
● 兒童一定要在成年人的監護下服用。
● 目前不良反應未見明確報道。
● 服藥期間應該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膩食物,以防影響藥物吸收,降低藥效。
● 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藥品。
● 目前不清楚哪些藥物會與小柴胡湯丸相互作用,如果同時服用其他藥物,請務必諮詢醫生,以防藥物之間發生相互作用,影響藥效。
● 發熱體溫超過38.5℃、服藥3天後癥狀沒有改善的患者,請及時到醫院就診。
● 使用中成藥時,首先需要請中醫進行辨證,做到合理應用。
● 不要自行根據癥狀盲目加量、減量服用,也不可長期服用。
● 發生不良反應時請停葯,並及時去醫院就診,以確定是否繼續用藥,還是調換藥物。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不要聽信廣告宣傳使用中成藥。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成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藥物應放置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
● 密封保存。
● 如果希望了解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
● [1] 余傳隆,黃正明,秀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成方製劑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2] 小柴胡湯丸說明書(國葯准字Z62021311,蘭州太寶製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