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理論經濟學的結果 展開

理論經濟學

維佳平、茹拉夫列娃著圖書

《理論經濟學》是2005年12月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維佳平、茹拉夫列娃。本書是1989年蘇聯發生劇變和解體以後,我國第一本俄羅斯系統的政治經濟學理論新作的譯著。

內容簡介


這本書的中心是論述市場經濟,作者力圖將理論經濟學各主流派進行融合與綜合,不僅包括馬克思主義理論,而且包括西方主流經濟學和制度經濟學,也還注意到繼承俄國歷史上許多優秀的經濟思想,並且將其融為一體。該書是一本理論著作,但又十分注意密切聯繫俄羅斯的經濟實際,當然主要是經濟轉軌的實際,並且同中國相對照,對中國經濟轉軌的成就給予高度評價。這本書的體系結構是全新的。作者把全部理論納入這樣一個新體系框架,即一般經濟理論、微觀經濟理論、中觀經濟理論、宏觀經濟理論和世界。這樣的體系結構是傳統政治經濟學“二分法”(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體系結構的衝破與創新嘗試。

圖書目錄


前 言
第一篇 經濟理論導論
第一章 經濟理論的起源、一般特徵及其在世紀之交的現狀
第一節 對經濟理論在當代世界的意義和現狀的一般認識
第二節 經濟理論的起源及其主要發展階段
第三節 現代經濟思想的主要流派
第四節 俄羅斯經濟思想簡評
第二章 經濟理論:對象、特點和方法
第一節 經濟理論的對象
第二節 經濟理論與其他科學的相互聯繫經濟政策
第三節 經濟理論的方法和特點經濟範疇和經濟規律
第二篇 市場經濟理論基礎
第三章 經濟活動、社會生產和社會經濟體制
第一節 經濟活動的一般特徵 社會生產
第二節 關於人類生存環境的學說
第三節 社會經濟體制:概念、內容和分類
第二篇市場經濟理論基礎
第四章 市場(商品)經濟的一般特徵
第一節 社會經濟的基本形式及其模式俄羅斯經濟市場模式形成的特點
第二節 關於市場經濟中人的經濟理論
第三節 現代市場經濟的主體和市場經濟體系的經濟目標
第五章 商品和貨幣的經濟理論
第一節 財富是系統形成的經濟範疇商品和服務的概念
第二節 價值、效用、價值性:內容、對比關係和意義
第三節 貨幣是商品貨幣關係的發達形式貨幣的演化
第六章 市場的內涵、功能和類型
第一節“市場”概念的界定市場觀的演變
第二節 市場的實質:在社會生產中的根本特徵、功能和作用
第三節 市場類型俄羅斯過渡經濟中市場發展的基本方向
第七章 市場結構和基礎設施:實質和基本構成
第一節 市場體系和結構的多標準性質
第二節 市場基礎設施的實質、起源和基本構成
第三節 交易所及其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
第八章 市場機制及其要素市場規律
第一節 市場機制及其規律的一般特徵
第二節 市場機制體系中的競爭和壟斷
第三節 需求和需求下降規律
第四節 供給和供給變動規律
第五節 商品價格理論均衡價格
第九章 經濟制度和市場經濟中的所有制
第一節 經濟制度的本質及其在市場經濟體制中的作用
第二節 作為經濟和法律範疇的所有制所有制理論
第三節 現代經濟中所有制的種類和形態
第四節 非國有化和私有化
第十章 市場經濟中的國家
第一節 國家干預經濟的必要性和國家的主要職能
第二節 國家對經濟進行調節 的最重要方面調節 體系
第三節 現代經濟中的國有部門 國有化的界限
第四節 凱恩斯主義和新保守主義:國家對經濟的調節
公共選擇理論
第五節 現代俄羅斯經濟中的國家
第三篇 微觀經濟理論問題
第十一章 企業家活動:實質、形式和現代特點
第一節 企業家活動產生的歷史、實質和條件作為工商活動基本構成單位的公司(企業)
第二節 企業家活動的經濟組織形式
第三節 現代企業家活動的哲學理念
第四節 俄羅斯企業家活動的特點
第十二章 生產要素和要素收人分配理論
第一節 生產的基本要素
第二節 生產增長對生產要素使用的依賴性
第三節 要素收入及其職能的分配
第四節 利潤、利息和資本
第十三章 企業的生產和競爭行為:生產成本
第一節 生產成本:會計學和經濟學方法
第二節 短期生產產量遞減規律
第三節 長期生產等產量線等成本線
第四節 短期生產成本
第五節 長期生產成本
第十四章 完全競爭條件下的企業行為
第一節 完全競爭的市場模型
第二節 競爭性企業的需求、供給和收人
第三節 企業的短期均衡
第四節 企業利潤最大化的條件
第五節 企業的長期均衡
第六節 完全競爭和社會效益
第十五章 壟斷條件下的企業行為
第一節 完全壟斷條件下的企業行為
第二節 壟斷者的邊際收入和市場需求
第三節 壟斷企業的短期均衡
第四節 壟斷企業的利潤和損失
第五節 壟斷和社會
第六節 自然壟斷
第十六章 不完全競爭條件下的企業行為
第一節 壟斷競爭條件下的企業行為
第二節 寡頭壟斷條件下的企業行為
第十七章 生產要素市場的價格形成
第一節 生產要素市場的需求和供給
第二節 生產要素市場的企業均衡
第三節 完全競爭條件下勞動市場的價格形成特點
第四節 不完全競爭條件下勞動市場的價格形成
第五節 資本市場的價格形成特點
第六節 土地市場的價格形成特點
第十八章 可供選擇的企業理論
第一節 傳統的企業理論:利潤最大化
第二節 企業管理理論:銷售收入最大化
第三節 增長最大化理論
第四節 企業行為理論:目標多元化理論
第十九章 企業投資資金的周轉
第一節 個別再生產:企業投資資金的循環和周轉
第二節 固定基金(資本)和流動基金(資本)
第三節 生產基金的融資來源投資
第二十章 微觀經濟中的不確定性因素風險理論
第一節 經營風險:實質和原因
第二節 損失類型
第三節 損失的構成及其產生的各種因素
第四節 風險指標及其評價方法風險曲線
第二十一章 新家庭經濟:市場經濟中的家庭
第一節 家庭經濟和作為微觀經濟主體的家庭:問題及其解決方法
第二節 家庭功能系統
第三節 家庭預算
第二十二章 消費者行為理論
第一節 消費者偏好分析 效用函數無差異曲線
第二節 替代率和邊際替代率
第三節 預算約束
第四節 消費者最優選擇(最優化)
第五節 消費者需求彈性
第六節 消費者行為和需求分類
第四篇 中觀經濟理論問題
第二十三章 作為社會經濟多部門運行分支體系的農工綜合體
第一節 農工綜合體:組成部分和結構
第二節 農業企業與農工綜合體分支體系各部分的組織形式
第三節 農工綜合體運行的市場機制和發展趨勢
第二十四章 燃料能源綜合體是現代中觀經濟最重要的部分
第一節 燃料能源綜合體:實質和結構
第二節 燃料能源綜合體的主要構成
第三節 當前俄羅斯燃料能源市場行情
第二十五章 軍工綜合體和軍轉民問題
第一節 軍工綜合體:實質、特點和趨勢俄羅斯軍工綜合體的特點及對全國經濟的影響
第二節 軍轉民:類型和前景
第三節 軍轉民和市場
第二十六章 科學經濟、教育領域經濟和高等院校經濟
第一節 科學經濟是經濟理論的一個獨立領域
第二節 教育領域高等院校在我國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節 向市場經濟過渡中的高等院校發展觀
第四節 教育機構的經濟監測
第二十七章 區域經濟形成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區域的一般特徵和區域經濟
第二節 俄羅斯區域化理論和實踐的發展階段
第三節 區域經濟的國家調節 問題
第四節 市場關係運行的區域特點
第五篇宏觀經濟理論問題
第二十八章 國民經濟和社會再生產
第一節 社會再生產的本質和多面性
第二節 社會生產結構
第三節 擴大再生產的類型、標準和指標
第四節 國民經濟效率
第二十九章 宏觀經濟主要指標及其計量
第一節 社會產品:本質和構成
第二節 國內生產總值和相互聯繫的指標體系
第三節 社會福利和影子經濟及其對國民經濟最終發展成果的影響
第三十章 國家簿記是調節 宏觀經濟過程的手段
第一節 國家簿記的實質和產生的歷史
第二節 國家簿記的作用和職能
第三節 國民賬戶的內容
第三十一章 經濟均衡和經濟增長理論
第一節 宏觀經濟均衡理論
第二節 經濟增長的最重要特徵
第三節 經濟增長的因素及其分類
第三十二章 消費、儲蓄、投資、乘數理論、加速原理
第一節 消費、儲蓄、投資的特徵
第二節 投資與國民收入的相互聯繫乘數理論
第三節 乘數理論中的圖解
第四節 加速原理乘數一加速理論
第三十三章 宏觀經濟均衡的破壞、發展的周期性和周期理論
第一節 國民經濟發展的周期性
第二節 經濟周期的類型
第三節 周期理論
第四節 21世紀初俄羅斯經濟危機的特點穩定化綱領
第三十四章 經濟不穩定和失業
第一節 從經濟增長角度看失業
第二節 失業的原因和類型
第三節 勞動市場穩定化過程
第四節 俄羅斯經濟改革條件下失業的特點
第三十五章 宏觀經濟不穩定和通貨膨脹
第一節 通貨膨脹是經濟發展的動因和障礙
第二節 通貨膨脹類型
第三節 通貨膨脹根源
第四節 反通脹政策方案
第三十六章 貨幣體系和貨幣市場理論模型
第一節 貨幣體系的概念和類型
第二節 貨幣量貨幣供給與需求
第三節 貨幣需求理論模型
第四節 貨幣市場模型貨幣市場的均衡
第三十七章 銀行信用體系。銀行在保證經濟增長和市場經濟穩定中的作用
第一節 信用在現代市場經濟中的職能和作用
第二節 銀行體系的結構
第三節 商業銀行在市場經濟中的主要業務和作用
第四節 貨幣政策:目標和手段
第五節 俄羅斯的現代銀行體系
第三十八章 有價證券市場及其調節
第一節 有價證券市場的本質和職能
第二節 有價證券市場的各種工具
第三節 有價證券市場的組織和調節
第三十九章 財政和財政體系
第一節 現代社會的財政:其本質和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作用
第二節 國家財政理念及其演變
第三節 國家預算:形成和使用途徑
第四節 預算赤字和國債國債管理
第四十章 稅收經濟理論稅收政策
第一節 稅收:演變、定義和形式
第二節 稅收原則和稅收職能
第三節 稅收政策的一般特徵
第四節 稅收體系及其完善途徑
第四十一章 國家經濟安全理論
第一節 經濟安全的內容和結構
第二節 經濟安全的內外威脅
第三節 經濟安全保障機制
第六篇世界經濟理論問題
第四十二章 經濟生活的國際化和世界市場
第一節 經濟生活的國際化
第二節 世界市場和國際貿易理論
第三節 對外貿易對外貿易乘數貿易和支付平衡
第四十三章 比較成本理論和國際勞動分工。對外經濟政策
第一節 比較成本理論
第二節 對外經濟聯繫的國家調節 和國家問調節 體系中的一般和特殊
第三節 作為世界經濟一部分的經濟特區
第四十四章 世界勞動市場和勞動力再生產的國際化
第一節 跨國移民和世界勞動市場
第二節 工業國的移民政策和勞動“黑市”一“腦渠”現象
第三節 世界勞動市場和勞動力再生產
第四十五章 國際金融體系和借貸資本市場
第一節 國際貨幣金融體系
第二節 國際結算形式
第三節 國際金融信用機構
第四節 借貸資本市場
第四十六章 世界經濟的外匯問題
第一節 貨幣的可兌換性問題
第二節 貨幣匯率
第三節 外匯市場
第四十七章 全球經濟的文明問題
第一節 全球問題:實質、形式和變動
第二節 裁軍經濟條件下國際合作的前景
第三節 解決生態危機、原料危機和糧食危機的經濟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