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簪
中藥
玉簪,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玉簪Hosta plantaginea (Lam.) Aschers.的葉或全草。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之功效。常用於乳癰,癰腫瘡瘍,瘰癧,毒蛇咬傷。
葉或全草。
味苦、辛,性寒,有毒。
歸心、脾經。
清熱解毒,散結消腫。
乳癰,癰腫瘡瘍,瘰癧,毒蛇咬傷。
1、治乳腺炎:玉簪全草30g,菠菜60g。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2、治耳內流膿:玉簪鮮草洗凈,搗汁滴耳。(《上海常用中草藥》)
內服:煎湯,鮮品15-30g;或搗汁和酒。外用:適量,搗敷;或搗汁塗。
夏、秋季採收,洗凈,鮮用或晾乾。
玉簪,又名白玉簪、小芭蕉、金銷草、化骨蓮、棒玉簪、田螺七、玉香棒。根狀莖粗厚,粗1.5-3厘米。葉卵狀心形、卵形或卵圓形,長14-24厘米,寬8-16厘米,先端近漸尖,基部心形,具6-10對側脈;葉柄長20-40厘米。花葶高40-80厘米,具幾朵至十幾朵花;花的外苞片卵形或披針形,長2.5-7厘米,寬1-1.5厘米;內苞片很小;花單生或2-3朵簇生,長10-13厘米,白色,芬香;花梗長約1厘米;雄蕊與花被近等長或略短,基部約15-20毫米貼生於花被管上。蒴果圓柱狀,有三棱,長約6厘米,直徑約1厘米。花果期8-10月。
生於陰濕地區。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毒性:玉簪全株有毒,可損傷牙齒而致牙齒脫落。
1、《藥性纂要》:“用醋蒸,頻貼,可消瘰癧。”
2、《中國藥用植物圖鑑》:“全草外敷,治乳癰疔瘡,頑固性潰瘍。”
3、《全國中草藥彙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該物種在貴州野生資源量小,應加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