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孤兒

武林孤兒

《武林孤兒》是黃璜執導的劇情片,由金靖承、候雲簫、劉芷含、是之等出演,於2018年10月在東京國際電影節放映,2019年11月8日在中國上映。

該片講述20世紀90年代末,在武校習武的少年張萃山感到難以融入集體,而年輕老師陸有鴻打破了校園往日的寧靜,給張萃山帶來希望的故事。

劇情簡介


《武林孤兒》劇照
《武林孤兒》劇照
九十年代末中國某小城的一所武術學校里,有一群少年在這裡接受功夫訓練和文化教育。學校中的人困於這個與自身格格不入的“武術學校”,無法融入、無法逃離:他們是武校唯一的文化課老師,是在比賽中斷了腿的前武術冠軍,是會背《木蘭詩》卻打不好長拳的少年學員等等。對於他們來說,在這個崇尚武力和荷爾蒙的武術學校,唯一的溫柔港灣就是學校的醫務室,因為那裡有美麗的校醫安瀾(劉芷含飾):整個武校唯一的女人。而對於安瀾來說,整個武校才是她的港灣。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
陸有鴻金靖承
張萃山候雲簫
安瀾劉芷含
江秦是之
陸主任馬忠山

職員表

​監製李少紅
​導演​黃璜
​編劇​黃璜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獲獎獎項獲獎方備註
2020年第十一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2019年度表彰大會初評年度影片《武林孤兒》入圍
2018年第31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亞洲未來”單元國際交流基金亞洲中心特別獎《武林孤兒》-

角色介紹


陸有鴻
演員 金靖承
止戈武校的語文教師,兼任英語、數學的教學工作。文質彬彬,具備開放思想,滿懷理想主義,愛聽歌,清楚記得課本上每一句詩句在哪一頁,在這座充滿荷爾蒙的“圍城”里,他是翻騰水花的“鯰魚”,卻始終難以與武校這個封閉的環境相融,不斷被他企圖教化學生或追求的社會身份和關係“打臉”。
安瀾
演員 劉芷含
止戈武校里美麗的校醫,神秘深沉,散發著文藝氣質。她是整個學校里唯一的女人,也是這個崇尚武力和荷爾蒙的武術學校中唯一的溫柔港灣。而對於安瀾來說,整個武校才是她的港灣。
張萃山
演員 侯雲簫
是人人以練武為榮、以學文為恥的“止戈武校”中唯一一個認真讀書的孩子,能背出整首《木蘭辭》卻打不出一套長拳,在習武氛圍濃厚的“武人”群體里,他是顯得格格不入的“異類”,因此飽受欺凌,總想找機會逃出學校。。
江琴
演員 是之
校長的兒子。曾經是個實力出眾的武術冠軍,但他的腿因為一次比武受到重傷,成了瘸子,這讓父親很是失望,父子關係越發冷漠。他無所事事,天天在校內閑逛,被陸有鴻視為朋友。
陸主任
演員 馬忠山
止戈武校的教務處主任。他在學校里遊刃有餘地生活並輔助校長管理著一切瑣事。他安排自己的侄子陸有鴻到學校來教文化課,希望有鴻能帶來“鯰魚效應”。
潘老師
演員 曹祁元
止戈武校的代課老師,其講段子、抖機靈、胡亂引用、煽動情緒的講課方式,一度為陸有鴻所不齒,但卻能引起學生更多的注意力,顯得更為有效。

音樂原聲


曲名原唱作詞作曲
《逼上梁山》陳勁陳勁陳勁
《漂》陳勁陳勁、黃小茂陳勁
《外婆這樣的女人》艾敬艾敬、東北搖籃艾敬
冬季校園李曉東高曉松高曉松
《愛情天書》李玲玉趙小原青山
《上班族》丁薇高曉松高曉松

幕後花絮


導演黃璜的本科畢業作品《縛雞之地》里主角的名字與《武林孤兒》的主角一樣。
飾演張萃山的演員與黃璜最初設定的角色年齡不相符,且沒學過表演,但他的臉更符合導演所要的感覺,於是,黃璜就選擇了他。
劇本的結尾,黃璜的設計是張萃山走到水裡,沉入水底,過了好長時間他突然學會游泳了而且游得非常好。但是,進行實拍時,演員不會游泳,當時溫度也低,下水的鏡頭拍了三十多條,黃璜還是不滿意,於是就修改了劇本。

幕後製作


2008年,黃璜本科畢業,其畢業作品《縛雞之地》有一條副線是關於武術學校的,2009年,他開始從那個副線出發,創作劇本。導演黃璜小時候曾被家人送到北京一所封閉的體校學習。所以最初寫劇本的時候,他是以武校里的孩童作為主視角,進行半自傳體的創作,第一稿只用了三天就完成了。後來隨著他的成長,對社會、世界的看法越來越複雜,他不再想單純地只表達一種青少年的反抗本能,劇本也變成了用成年人的視角來看世界,主角由練武的少年變成了一個武術學校的文化課老師。而在做這個項目時,他也去當了教師。

製片發行


製作單位
製作公司
1.大地時代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中國)
2.上海阿里巴巴影業有限公司(中國)
3.北京萬星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4.浙江和文影視有限公司(中國)
5.溫州鑫業影視投資有限公司
前期宣傳
2018年10月29日,發布國際版預告片。2019年10月18日,宣布正式定檔日期;10月24日,發布首支中文預告片。

影片評價


該片顯然可以被放置於“新文人電影”系譜之中。不僅由於影片對傳統詩詞、舊曆節氣、歷史人物等中國文化符號的使用,更在於眾多角色之間的權力關係和由此建立出的社會寓言體態,以及導演對這些元素主動有意識的編排重組與介入干涉。它在以“第五代”為代表的學院派創作基礎上,增添新時代的語境和內容,形成與“第五代”電影頗有趣味的互文關係,凸顯出創作者的觀察看和反思。這是一部初看上去表面規範、溫和、生活化甚至頗有些現實主義色彩,實則精神反叛、躁動、實驗且充滿解構意味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