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橫嶼村的結果 展開
- 浙江省樂清市龍西鄉仙人坦村橫嶼村
- 福建省閩侯縣甘蔗鎮橫嶼村
橫嶼村
浙江省樂清市龍西鄉仙人坦村橫嶼村
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龍西鄉仙人坦村橫嶼自然村,橫嶼村位於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雁盪山北麓的龍西鄉仙人坦村“橫嶼自然村”。
目錄
橫嶼村的南邊有一座小山,像一座島嶼立於沸頭溪北岸,東西橫列於雁盪山北麓,於是該村取名為“橫嶼村”。此外,此島嶼小山東西長130米,南北寬70米,呈橢圓形,神似一隻巨龜,又因龜頭大石有一半浸入西邊的沸頭溪水,故取山名為“下水龜山”。橫嶼村民以謝姓為主,郵政編碼325616,區號0577,1987年統計有村民74戶,共310人。橫嶼村下水龜山的西北麓有明朝禮部尚書章綸的墓地,為樂清市現存規模最大的墓葬之一。
橫嶼村[浙江省樂清市龍西鄉仙人坦村橫嶼村]
章綸像
章綸(1413-1483):字大經,號葵心,樂清市仙溪鎮南閣村名人,明朝正統三年(1438)鄉試中舉,次年春闈得會魁,殿試中二甲三名進試,正統四年進士。景泰三年,因直言帝位繼承一事觸犯景泰市下獄,酷刑拷打,一度瀕死,堅貞不屈。三年後英宗復辟,釋出,擢禮部侍郎,以立朝剛正著名,後來在禮部侍郎位置上20年得不到升遷。因“性亢直,不能偕俗”、“好直言,不為當事者所喜”。成化十二年(1476),辭官回鄉。去世后被憲宗皇帝追封為南京禮部尚書,賜謚號“恭毅”,有《章恭毅公集》存世。
章綸墓,坐東朝西,由墓室和四壇組成,像大多數名人墓一樣,依山而築,呈扶椅式,佔地面積約500平方米。建於明代憲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1988年新建“章忠毅公章吳通譜詩碑”,1990年,重建石碑坊。墓道門兩邊砌2米高的圍牆,牆脊蓋筒瓦。
章綸墓中心是一條用卵石鋪砌的石甬墓道,長約50米,寬3米,其中有一段是用18個方形石頭和33個圓形石頭垂直排列而成,表十八層地獄三十三重天。墓道兩側古樹參天,從外到里對稱分佈著石虎、石羊、石馬、石翁仲,顯得莊嚴肅穆。墓用條石砌成,座椅式,依山勢逐漸增高,分五壇。二壇中立墓誌一方,墓碑正面系禮部侍郎謝鐸撰寫的墓誌;背面系資善大夫太子少保兼兵部尚書尹直兼翰林院學士撰寫的神道碑銘,光祿大夫柱國少師兼吏部尚書萬安書丹,光祿大夫柱國少保兼產部尚書劉吉篆額。該碑風化剝蝕,字跡不明,1991年照原碑文字重刻立於墓旁。全墓莊嚴肅穆,令人肅然起敬。
章綸墓入口立有一石門,額書“明禮部尚書章恭毅公之墓”,門柱石刻一副楹聯“鐵骨埋為泉下土,石腸化作冢中英”,聯想章綸在獄中遭受非人折磨卻寧死不屈、不求饒,不向權勢低頭,這14個字無疑是他人生的寫照,揭示了一代忠臣堅貞不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