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呋布西林的結果 展開

呋布西林

藥物

呋布西林對綠膿桿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體外抑菌試驗時比羧苄西林強4~16倍;對感染動物的保護作用也比羧苄西林強2~3倍。對其他革蘭陽性菌和陰性菌的作用類似氨苄西林。臨床上主要用於綠膿桿菌感染,也可用於大腸桿菌、奇異變形桿菌及其他敏感菌所致的感染。本品口服吸收差。靜注1g,即刻血葯濃度可達293μg/ml,但下降迅速,2小時和4小時的血葯濃度分別為8.7和0.68μg/ml。本品在尿液和膽汁中有較高的濃度,在各臟器中濃度均較低。

簡介


● 通用名:呋布西林
● 別名:呋苄西林、呋苄青霉素、呋脲苄青霉素
● 英文名稱:Furbenicillin

呋布西林是什麼葯


● 呋布西林為廣譜半合成青霉素,對流感嗜血桿菌、奇異變形桿菌、傷寒沙門菌、部分大腸埃希菌和銅綠假單胞菌等革蘭陰性桿菌都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對鏈球菌屬、肺炎鏈球菌、部分腸球菌屬和不產青霉素酶金葡菌等革蘭陽性細菌也有較好的抗菌作用,對脆弱擬桿菌和其他擬桿菌屬細菌作用差。

呋布西林有哪些用途


● 呋布西林主要用於銅綠假單胞菌、大腸埃希菌、奇異變形桿菌及其他敏感菌所致的各種感染。

呋布西林有哪些製劑和規格


● 呋布西林一般製成注射劑。不同廠家的製劑因製作工藝不同,其藥物效果和不良反應可能也不一樣。具體如何選擇請諮詢醫生。
● 注射用呋布西林: 0.5克;1克。

用藥前須知


什麼情況下禁止使用呋布西林

● 對呋布西林或其他青霉素類過敏者及青霉素皮試陽性者禁用。

哪些情況下謹慎或者避免使用呋布西林

● 兒童慎用。
● 哺乳期婦女應權衡本品對其的重要性,選擇停葯或停止哺乳。
● 呋布西林與一些藥物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如果你正在使用其他藥物,使用呋布西林前請務必告知醫生,並諮詢醫生是否能用藥,如何用藥。
● 藥物是有不良反應的。但也不要因害怕不良反應而拒絕用藥。你可以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或者諮詢醫生,了解呋布西林的藥物不良反應,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

我該如何用藥


● 呋布西林為處方葯,必須由醫生根據病情開處方拿葯,並遵醫囑用藥,包括用法、用量、用藥時間等。不得擅自按照藥物說明書自行用藥。
● 呋布西林不宜靜脈注射或肌內注射。
● 成人 每日4~8克,靜脈滴注。
● 兒童 每日按每公斤體重50~150毫克,分4次靜脈滴注。

用藥期間注意事項


● 使用本品前需詳細詢問藥物過敏史並進行青霉素皮試,呈陽性反應者禁用。
● 用藥期間,以硫酸銅法測定尿糖時可出現假陽性。
● 用藥期間,尿蛋白試驗結果可呈現假陽性,直接抗人球蛋白(Coombs)試驗可陽性。

發生了藥物不良反應怎麼辦

● 藥物是有不良反應的。如果不良反應較大,需要就醫。醫生會根據不良反應的輕重以決定是否繼續用藥,還是換用其他藥物。如果不良反應癥狀不嚴重,適當對症處理,可以堅持用藥。

什麼情況下需要急救

● 使用呋布西林一旦發生急性過敏反應,請立即尋求急救處理。

什麼情況下需要立即就醫

● 過敏反應。
● 靜脈炎。

呋布西林應該如何保存

● 呋布西林藥品應該密閉在乾燥涼暗處保存。
● 不要將該藥物分享給與你有相同癥狀的人使用。
● 藥物要遠離小孩。

呋布西林可能有哪些不良反應


● 呋布西林不良反應主要包括
● 過敏反應較常見,包括皮疹、藥物熱等;過敏性休克偶見,一旦發生,必須就地搶救,予以保持氣道暢通、吸氧及使用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等治療措施。
● 少數患者出現噁心、嘔吐、食慾缺乏、上腹部不適等胃腸道反應和血清氨基轉移酶升高,口周、面部和四肢皮膚麻木感、嚴重時有肌顫等。
● 靜脈炎。
● 其他不良反應請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

哪些藥物會與呋布西林相互作用


● 有些藥物可能與呋布西林相互作用,包括處方葯、非處方葯、疫苗、維生素、草藥等。這些藥物與呋布西林一起使用前請諮詢醫生。
● 呋布西林與阿米卡星、慶大黴素、奈替米星等氨基糖苷類葯聯用有協同作用,但有配伍禁忌,要分開給葯。

妊娠期和哺乳期能否用呋布西林


● 妊娠期婦女應權衡利弊,在利大於弊的情況下使用;哺乳期婦女應權衡本品對其的重要性,選擇停葯或停止哺乳。

如何合理使用呋布西林


● 藥物必須合理使用,避免濫用。處方葯應該由醫生開置,非處方葯應該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
● 呋布西林是處方葯,必須由醫生根據你的病情開處方使用。自行用藥可能會增加你不合理使用藥物風險:浪費藥物資源,貽誤病情,產生耐葯,嚴重藥物不良反應。
● 呋布西林需要遵照醫生處方足量、足療程應用。病情完全控制前你的癥狀可能會有所減輕,但不要輕易減量、停葯。

參考文獻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化學葯和生物製品.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
● [2] 余傳隆,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化學葯。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3]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 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 [4] 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第1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
● [5] https://www.dru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