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綠假單胞菌感染

銅綠假單胞菌感染

銅綠假單胞菌感染是指身體感染銅綠假單胞菌引起的疾病。銅綠假單胞菌一般不會引起感染,當機體免疫功能受損或缺損,可引起感染;手術后或某些治療操作后(氣管切開、保留導尿管等)的患者也易患銅綠假單胞菌感染。銅綠假單胞菌感染部位不同,表現有所不同,感染皮膚后可出現壞疽性臁瘡、銅綠假單胞菌毛囊炎、綠甲綜合征、銅綠假單胞菌外耳道炎、銅綠假單胞菌龜頭炎等。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主要為抗感染治療。患銅綠假單胞菌外耳道炎可能會導致面癱和軟骨壞死。及時治療預后較好。

就診科室


● 皮膚性病科、感染科

病因


● 銅綠假單胞菌一般不會引起感染,當機體免疫功能受損或缺損,可引起感染;手術后或某些治療操作后(氣管切開、保留導尿管等)的患者也易患銅綠假單胞菌感染。

癥狀


● 典型的菌株產生藍綠色綠膿菌青素和黃綠色綠膿黃素兩種色素。銅綠假單胞菌感染部位不同,表現有所不同,感染皮膚后可出現壞疽性臁瘡、銅綠假單胞菌毛囊炎、綠甲綜合征、銅綠假單胞菌外耳道炎、銅綠假單胞菌龜頭炎等。

壞疽性臁瘡

● 常見於白血病、嚴重燒傷、三系細胞減少、癌症晚期或某些嚴重的消耗性疾病患者。損害主要發生於四肢、臀部,可有以下表現。
● 皮損為成群的水皰,周圍有紅暈,水皰破后形成圓形潰瘍,中心有黑色痂皮。
● 體溫不升。
● 口渴。
● 腹脹。
● 幻覺。
● 暈厥。

銅綠假單胞菌毛囊炎

● 因在被綠膿桿菌污染的水中水浴而患病,又稱浴池毛囊炎。可有以下表現。
● 皮膚上有毛囊性丘疹、水皰、膿皰。
● 瘙癢。
● 低熱。
● 乏力。
● 頭痛。
● 肌痛。
● 嗜睡。
● 噁心。
● 嘔吐。

綠甲綜合征

● 多發生在常浸泡在水中或合併甲溝炎的患者,也可繼發於真菌感染者。
● 指甲剝離。
● 甲剝離區呈淡綠色。

銅綠假單胞菌外耳道炎

● 表現為外耳道腫脹、浸漬和疼痛。
● 可伴膿液和惡臭。
● 嚴重者可出現面癱。

銅綠假單胞菌龜頭炎

● 少見,常因局部應用糖皮質激素、抗生素和抗真菌葯而致病。
● 表現為龜頭部位糜爛伴疼痛,一般無全身癥狀。

檢查


● 確診銅綠假單胞菌感染需要做組織病理學檢查、細菌學檢查。

組織病理學檢查

● 根據皮損部位的組織病理學特點,有助於診斷銅綠假單胞菌感染。

細菌學檢查

● 檢查創面滲出物、膿液、尿、血等,檢出銅綠假單胞菌,可以確診銅綠假單胞菌感染。

診斷


● 醫生根據病史、臨床表現、組織病理學檢查、細菌學檢查等可以診斷銅綠假單胞菌感染。
● 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或有手術史。
● 皮膚出現損害、膿液呈藍綠色且有臭味等癥狀。
● 組織病理學檢查:表皮液化變性,細胞胞質腫脹、核固縮,小動脈彈力層受損。
● 細菌學檢查:銅綠假單胞菌陽性。

鑒別診斷


● 銅綠假單胞菌感染需與其他病原體引起的膿皰瘡、臁瘡相區別。
● 如果皮膚出現損害、膿液呈藍綠色且有臭味,要及時去醫院就診,不可以自行診斷。
● 一般做組織病理學檢查、細菌學檢查等,可以排除其他疾病。

治療


● 銅綠假單胞菌感染主要採取抗菌藥物治療。局部感染需根據癥狀對症治療。

藥物治療

● 常用的抗菌藥物有慶大黴素、多黏菌素、半合成青霉素、氨基糖甙類、第三和第四代頭孢菌素、四環素等。

對症治療

● 保持患處清潔乾燥,外用1%醋酸或布羅(Burow)稀釋液以降低局部皮膚的pH,常用的抗菌外用藥為0.1%多黏菌素B或慶大黴素溶液或霜劑。
● 龜頭炎滲出多時局部用鋅銅液濕敷,滲出少時可用敏感的抗生素乳劑。
● 外耳道有銅綠假單胞菌感染時,可用多黏菌素或慶大黴素溶液滴耳。
● 綠甲綜合征要修剪已分離的甲板,並用醋酸或抗生素溶液浸泡,然後塗磺胺嘧啶銀霜劑等藥物。

危害


● 患銅綠假單胞菌外耳道炎可能會導致面癱和軟骨壞死。
● 銅綠假單胞菌也可經胃腸道或尿道黏膜入血而引起膿毒血症。

預后


● 及早治療,一般預后較好。
● 全身情況嚴重者、免疫力極度低下者,預后較差。

預防


● 保持皮膚清潔,定期洗澡。
● 平時避免外傷,有外傷時要及時消毒處理。
● 增強機體免疫力,均衡飲食、適當鍛煉。
● 腋窩、耳部等手術前可用醋酸濕敷1~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