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大蒜的結果 展開
- 中藥
- 《植物大戰殭屍》角色
大蒜
中藥
大蒜來源於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鱗莖。大蒜味道辛,藥性溫。歸脾、胃、肺經。大蒜的主要成分為含硫有機化合物和皂苷,其中皂苷為主要發揮作用的成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規定,大蒜中大蒜素含量不得少於0.15%。
● 正名:大蒜
● 英文名:Dasuan
● 別稱:獨蒜、胡蒜、葫、青蒜、獨頭蒜
● 大蒜具有解毒消腫、殺蟲、止痢的功效。
● 現代研究顯示,大蒜還具有抗菌、降低血液粘稠度、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 大蒜可用於治療癰腫瘡瘍、疥癬、頓咳、肺癆、鉤蟲病、蟯蟲病、泄瀉、痢疾等。
● 目前,大蒜還可用於口腔潰瘍的治療。
● 有大蒜過敏史的人,禁止使用。
● 陰虛火旺者,不宜服用。
● 眼睛、舌、喉、口齒等部位存在病變者不宜服用。
● 如果您正在服用華法林等其他藥物,請務必提前告知醫生。
● 孕婦忌用敷臍、作栓或灌腸法。
● 大蒜外用對局部有強烈刺激性,能引起灼熱、疼痛、發泡,不可過久敷。
● 大蒜可煎汁內服,也可搗爛后沖服,也可生吃,服用時要遵照醫生的囑咐,不可自行增加或減少藥量。
● 內服時,每日常規用量為9~15克。
● 外用時,可切片塗抹患處或搗爛后敷於患處。
● ● 以大蒜3~4枚搗爛,加入適量麻油調勻,貼於患處,可治療癰腫疔毒。
● ● 大蒜切片外擦或搗爛外敷,或用凡士林製成軟膏塗抹患處,可治療癬瘡瘙癢。
● ● 生食大蒜,或用10~15克大蒜搗爛,用白糖沖服,可治療濕熱、飲食不潔等引起的痢疾泄瀉。
● ● 大蒜搗爛,涼開水浸泡12小時后,取汁液加白糖調服,可治療肺癆、頓咳。
● ● 下田前,將大蒜搗爛塗抹四肢,可預防鉤蟲感染。
● 外用時,避免長時間敷於患處,以免引起皮膚髮紅、灼熱、起泡等。
● 不可與華法林同時使用。
● 目前沒有報道表明大蒜有毒。但是如果需要長期服用,請務必諮詢醫生。
● 大蒜外用時,可能會引起皮膚髮紅、灼熱、起泡等,這時要立即停止使用,停用后如果癥狀不能緩解,還需及時就醫治療。
● 大蒜為類球形,直徑3~6厘米,頂端略尖,中間有花葶,底部有鬚根痕。表面有白色、淡紫色或紫紅色薄皮,基部有對數鬚根痕。剝去外皮,可見獨頭或6~15個瓣狀小鱗莖。鱗莖瓣為卵圓形,一面弓狀隆起,先端略尖,去皮后,可見白色、肉質鱗莖。大蒜氣味特異,味道辛辣,具刺激性。
● 放在陰涼、乾燥的地方保存。
● 大蒜和藠頭都具有殺蟲、解毒消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癰腫瘡瘍、鉤蟲病、蟯蟲病等。
● 大蒜還具有止痢的作用,可治療泄瀉、痢疾等;另外大蒜還可用於肺癆、頓咳的治療。
● 誤區:大蒜可以降血壓、降血脂。
● ● 現代研究顯示,大蒜可以降低纖維蛋白原含量,改善血液粘稠度,但是並沒有資料顯示大蒜可以降血壓、降血脂。
● 請記住:
● ● 使用中藥時,需要中醫進行辨證,合理應用。
● ● 用法用量以及療程應遵醫囑。
● ● 不要隨意使用中藥偏方。
●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 不應聽信廣告宣傳運用中藥。
●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 [2]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飲片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