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會鐵路

大都會鐵路

大都會線為倫敦地鐵的一條線路,在地鐵圖上以紅褐色表示。該線於1863年1月10日通車,為世界上最早的一條地鐵路線。

線路信息


倫敦地鐵線路顏色示意圖
倫敦地鐵線路顏色示意圖
顏色:紫紅色倫敦地鐵線路顏色示意圖
啟用年份:1863年
路線類型:淺層隧道
使用車輛:SStock
車站數目:34
長度(公里):66.7
長度(英里):41.5
車廠:Neasden
乘客數目:53,697,000(每年)

歷史


大都會鐵路是倫敦地鐵最初的一部分,亦為世界上第一條市內載客地下鐵路,該條鐵路在帕丁頓(現在的帕丁頓站,Paddington)和臨時的法靈頓街站(FarringdonStreet)(現在的法靈頓站西北)間運行。儘管在1854年就被批准的鐵路計劃由於財政等各種原因被一再推遲,但公共交通系統最終於1863年1月10日正式運作,開張當天即有4萬名乘客搭乘該條線路,列車為每10分鐘一班。到了1880年,擴展后的大都會鐵路每年運載4千萬名乘客。

車站(由東至西)


環線/漢默史密斯及城市線共用段

終點站:奧德門(Aldgate)
利物浦街站(LiverpoolStreet)
沼澤門(Moorgate)
巴貝肯(barbican)
法靈頓街(FarringdonStreet)
國王十字聖潘克拉斯(King'sCrossSt.Pancras)
尤斯頓廣場(EustonSquare)
大波特蘭街(GreatPortlandStreet)

主路段

大都會線於貝克街站的西側自環線/漢默史密斯及城市線的共用路段分離,大都會線的月台在此處與環線/漢默史密斯及城市線的月台相差大約45度角。
貝克街(BakerStreet)大部分北行列車由此站開始
芬奇萊路(FinchleyRoad)
芬奇萊路站及溫布萊公園站中間的路段鄰近朱比利線,威爾士登公園站(WillesdenGreen)及尼斯登站(Neasden)的月台都設在大都會線上,但大都會線的列車僅在朱比利線停駛時才會靠站。
溫布萊公園(WembleyPark)
普勒斯頓路(PrestonRoad)
Northwick公園
山上哈洛(harrow-on-the-Hill)
大都會線的軌道在溫布萊公園站由兩條分為四條,快車的路線位於外側,快車服務(僅往阿默士漢)及半快車服務(僅往沃特福)皆不在在普勒斯頓路站及Northwick公園站停靠。在尖峰時刻,他們甚至會跳過溫布萊公園站。
在山上哈洛站,大都會線分為兩路—Northwood支線及額士橋支線。

厄士橋支線(自山上哈洛站開始)

西哈洛(WestHarrow)
RaynersLane(由此站前往Uxbridge的路段與皮卡迪里線共用)
Eastcote
RuislipManor
Ruislip
Ickenham
希靈登(Hillingdon)
終點站:厄士橋(Uxbridge)

Northwood支線(自山上哈洛站開始)

北哈洛(NorthHarrow)
Pinner
NorthwoodHills
Northwood(大倫敦地區內的最後一站)
MoorPark
過了山上哈洛站后,路線分為為慢車(較靠近北方)及快車兩線。快車的軌道與國鐵共用。在山上哈洛站及MoorPark站(不含)之間的車站,皆只有慢車月台,僅慢車及半快車(一般駛至沃特福)可停靠。在MoorPark站,軌道再次分岔,快車路線繼續沿主線駛向阿默士罕站,慢車路線則轉往沃特福站。

沃特福支線(自MoorPark站開始)

Croxley
Watford(沃特福)

往阿默士漢(自MoorPark站開始)

Rickmansworth
Chorleywood
Chalfont&Latimer
繁忙時間內,不論是否為前往阿默士漢的列車,皆在往切士漢站的支線上直行。繁忙時間以外之時段,在Chalfont&Latimer站及切士漢站之間皆有列車定時往返。往來Chalfont&Latimer站及切士漢站間的列車大約每30分鐘一班。

線路圖


線路圖
線路圖
線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