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赤坎村的結果 展開
赤坎村
廣東省羅定市素龍街道赤坎村
赤坎村位於國道324線旁,村委會距街道辦事處2公里,轄赤坎(赤一、赤二、赤三)、井邊、金錢崗、潭祝、包圍、龍頭崗、雙龍、路口寨、榃禢等九個自然村。全村耕地面積2500畝,人口5490人。
赤坎村位於國道324線旁,村委會距街道辦事處2公里。無論在素龍或者羅定,赤坎黃姓都屬大鄉大族;解放前,趁素龍墟的人,約有三分之一是姓黃的。赤坎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大垌大涌,沃壤千頃;崗不高而土質肥厚,溪不深而綠水長流。民風淳樸,忠孝節義,繼承了南雄珠璣巷的優良傳統;外舉仁、義、禮、智、信之德;內倡溫、良、恭、儉、讓之風,傳承著軒轅世系文明。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赤坎以勤耕苦讀,詩禮傳家而著稱,開創各個歷史時期的新生活;因而誕生了象黃子俊,黃琴舫、黃雨樓那樣的書香門第;誕生了象黃可濟、黃沛瑜那樣的與周恩來、鄧小平一起留學法國的留學生;誕生了象黃兆河、黃誠夫那樣的早期黃埔軍校畢業生;
赤坎三村社廉廟
黃氏是羅定望門大族之一,明洪武四年(1371)入籍瀧水縣(今羅定),明永樂年間,黃氏四世祖黃克任布政司理問(正四品),誥贈通議大夫,其弟黃斌任江西按察御史,貴顯鄉里,建祠堂一座。祠堂曾經多次修幕,最後一次大修是在乾隆年間;光緒六年(1880),曾小修門樓。
祠堂原為七進院落合院式布局,現僅存五進,寬13米,深達120米,建築面積1560多平方米。第一進為開敞式門樓,中置門屏,三柱穿斗與抬梁混合式結構。門樓后是天井,兩邊靠牆各有一個卷棚項廡廊。第二進客廳為硬山頂,面寬進深各三間,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結構,廳前有一個卷棚頂檐廊。梁杭和駝墩、檐口板均雕刻精緻的裝飾。第三進梁架結構與第二進客廳相同,正中供奉祖先牌位,兩側有側門通第四進客廳。第四進和第一進同,但天井無廡廊,亦無側牆門。
第五進在乾隆年間重修時被拆去後半部,並砌了后牆,內牆用牆體承重,一面坡瓦面。祠堂內的牌匾今僅存一塊,碑刻無存。原祠第六、七進已倒塌。祠堂后100米有黃克墓,有碑刻三通。該祠堂為羅定最大的一間宗族祠堂,布局獨特,在附近州縣頗具盛名,對研究羅定民俗和祠堂建築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
全村耕地面積2500畝,人口5490人,姓氏有黃、陳、劉、彭、蘇、張、徐、鄧等八種,以黃姓人口居多。該村的水稻高產栽培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一直都有較高的技術水平,農業主要產品有水稻、花生、蔬菜、塘魚等。該村潭祝自然村的祠堂始建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並有一定的建築風格,被羅定市列為文物保護單位。村內主要道路實現硬底化,有完全小學一間,在校學生438人。
轄赤坎(赤一、赤二、赤三)、井邊、金錢崗、潭祝、包圍、龍頭崗、雙龍、路口寨、榃禢等九個自然村。
黃氏宗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