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塞米

兒科用藥

簡介


● 通用名:呋塞米
● 別名:呋喃苯胺酸、速尿、利尿磺胺
● 英文名稱:Furosemide

呋塞米是什麼葯


● 呋塞米是一種利尿劑,主要用於治療急性肺水腫、重度心衰等。

呋塞米在兒科有哪些用途


● 呋塞米用於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腎臟疾病(腎炎、腎病及各種原因所致急、慢性腎功能衰竭),尤其是應用其他利尿藥效果不佳時,應用本類藥物仍可能有效。

呋塞米兒科常用製劑和規格


● 藥物的製劑和規格不同,它們的給藥方法、途徑和吸收速度、穩定性也不一樣,各有特點。不同廠家的製劑因製作工藝不同,其藥物效果和不良反應可能也不一樣。具體如何選擇請諮詢醫生。呋塞米兒科常用製劑和規格如下。
● 片劑:20mg。
● 注射劑:20mg(2ml)。

用藥前須知


什麼情況下禁止使用呋塞米

● 對呋塞米及磺胺類藥物過敏的患者禁用。
● 無尿的患者禁用。

哪些情況下謹慎或者避免使用呋塞米

● 嚴重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
● 糖尿病患者慎用。
● 有低鉀血症傾向患者,尤其是應用強心苷類藥物或有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慎用。
● 有高尿酸血症或有痛風病史的患者慎用。
●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患者慎用。
● 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慎用。
● 呋塞米與一些藥物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藥物,使用呋塞米前請務必告知醫生,並諮詢醫生是否能用藥、如何用藥。
● 藥物是有不良反應的。但也不要因害怕不良反應而拒絕用藥。您可以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或者諮詢醫生,了解呋塞米的藥物不良反應,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

呋塞米在兒科如何用藥


● 兒童處在身體發育階段,肝臟、腎臟、心臟和大腦等重要器官尚未發育完全,因此用藥不同於成人,需要嚴格遵醫囑用藥。
● 靜脈注射或肌內注射:每次1~2mg/kg,或30mg/m²。
● 口服:每日2~3mg/kg或60mg/m²,分2次用。

用藥期間注意事項


● 本葯在新生兒的半衰期明顯延長,故新生兒用藥間隔時間應延長。
● 本品超劑量使用可引起水和電解質耗竭性的過度利尿,引起脫水和血容量減少,因此必須加強醫學監測,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及時調整劑量。
● 電解質耗竭者,用藥前宜先糾正電解質失衡。

發生了藥物不良反應怎麼辦

● 藥物是有不良反應的。如果不良反應較大,需要就醫。醫生會根據不良反應的輕重以決定是否繼續用藥,還是換用其他藥物。如果不良反應癥狀不嚴重,適當對症處理,可以堅持用藥。

什麼情況下需要立即就醫

● 休克。
● 肌肉酸痛。
● 心律失常。

呋塞米如何保存

● 呋塞米藥品應該在室內避光、乾燥處密閉保存。
● 不要將該藥物分享給與您有相同癥狀的人使用。
● 藥物要遠離兒童。

呋塞米可能有哪些不良反應


● 體位性低血壓。
● 休克。
● 低鉀血症、低氯血症、低氯性鹼中毒、低鈉血症、低鈣血症、低鎂血症。
● 口渴。
● 乏力。
● 肌肉酸痛。
● 心律失常。
● 少見過敏反應:視物模糊、黃視症、光敏感、頭暈、頭痛、食慾缺乏、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胰腺炎、肌肉強直等。
● 骨髓抑制導致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和再生障礙性貧血。
● 肝功能損害。
● 指(趾)感覺異常。
● 糖代謝紊亂(高血糖、尿糖陽性、原有糖尿病加重),高尿酸血症。
● 其他不良反應請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

哪些藥物會與呋塞米相互作用


● 有些藥物可能與呋塞米相互作用,包括處方葯、非處方葯、疫苗、維生素、草藥等。這些藥物與呋塞米一起使用前請諮詢醫生。
● 糖皮質激素、鹽皮質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及雌激素能降低本葯的利尿作用,並增加電解質紊亂尤其是低鉀血症的發生機會。
● 非甾體抗炎葯能降低本葯的利尿作用,腎損害機會增加,與前者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少腎血流量有關。
● 本葯可增強降壓藥的降壓作用,兩者合用時,後者劑量應酌情調整。
● 與可激動α受體的擬腎上腺素葯及抗癲癇葯合用時,利尿作用減弱。
● 與氯貝丁酯合用,兩葯的作用均增強,並可出現肌肉酸痛、強直。
● 與治療劑量的多巴胺合用,利尿作用加強。
● 飲酒及含乙醇製劑和可引起血壓下降的藥物能增強本品的利尿作用;與巴比妥類藥物、麻醉藥合用,易引起直立性低血壓。
● 本葯可使尿酸排泄減少,血尿酸升高,故與治療痛風的藥物合用時,應調整後者的劑量。
● 本品加強非去極化型肌松葯的作用,與血鉀下降有關。手術如用筒箭毒鹼作為肌松葯,應於術前1周停用本葯。
● 與強心苷類合用應注意補鉀,因低鉀易致心律失常。

如何合理使用呋塞米


● 藥物必須合理使用,避免濫用。處方葯應該由醫生開置,非處方葯應該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
● 呋塞米是處方葯,必須由醫生根據您的病情開處方使用。自行用藥可能會增加您的相應濫用藥物風險:浪費藥物資源、貽誤病情、產生耐葯、引發嚴重藥物不良反應。
● 呋塞米需要遵照醫生處方足量、足療程應用。在病情完全控制前,您的癥狀可能會有所減輕,但不要輕易減量、停葯,以免形成耐葯、病情反覆或者再次加重。

參考文獻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化學葯和生物製品.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
● [2] 胡亞美,張金哲,江載芳。兒科藥物治療學。第2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1.
● [3]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化學葯。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4] https://www.dru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