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巷街
河南安陽市文峰區的文化遺產
倉巷街位於河南省安陽市文峰區,為河南省第一批歷史文化街區,是明清時期安陽彰德府城保存至今的建築文化遺產。倉巷街全長528米,寬4.9米,現有57個院落,大部分是明清、民國時期的建築。作為安陽古城保存較為完好的歷史文化街區,倉巷街有著安陽的“南鑼鼓巷”之稱。
明清時期,倉巷街為彰德府城商賈民居雲集之地。

倉巷街
彰德府城,也稱安陽古城。安陽作為七朝古都,第一個城當是商代河亶甲居之相都,然後是盤庚遷殷之殷都城。398年,在今安陽城西南燒盆窯村一帶,建安陽城,屬鄴都京畿之地。580年楊堅焚鄴城,將鄴官府和所有居民全遷安陽城,安陽城於是稱鄴,為相州。此後安陽城代替鄴城成為這一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成為新鄴城。之後唐宋元明清時期,安陽彰德府城均為華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倉巷街
倉巷街東西長500餘米,寬約5米,因原來位於縣衙糧倉門口,故得名倉門口街。新中國成立后,因時代發展糧倉漸廢,更名為倉巷街。明清時期,倉巷街兩側為商賈民居雲集之地,建築精美,不乏經商富戶,因而與甜水井街並稱“龍鳳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