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量

尿量

尿量是指24h內排出體外的尿液總量,在某些情況下也指每小時排出體外的尿量。尿量的多少主要取決於腎臟生成尿液的能力和腎臟的稀釋與濃縮功能。尿量的多少還受機體的內分泌功能、精神因素、飲食、藥物等因素影響。健康成年人尿量為(1000~2000)ml/24h。尿量是指24h內排出體外的尿液總量,在某些情況下也指每小時排出體外的尿量。尿量的多少主要取決於腎臟生成尿液的能力和腎臟的稀釋與濃縮功能。尿量的多少還受機體的內分泌功能、精神因素、飲食、藥物等因素影響。健康成年人尿量為(1000~2000)ml/24h。

簡介


● 英文名稱:urine volume
● 標本類型:尿液
● 所屬項目:尿常規
● 相關疾病:
● 增多:慢性腎炎、慢性腎盂腎炎、腎小管酸中毒Ⅰ型、尿崩症、糖尿病等。
● 減少:休克、過敏、失血過多、心衰、急性腎小球腎炎、腎或輸尿管損傷等。

適合檢查的人群


● 健康體檢的人群。
● 常規查體的住院患者。
● 泌尿系統疾病的患者。

標本採集


● 採集方法:患者留24小時尿

檢查前

● 患者可正常活動。
● 是否可服藥需遵循醫囑。

檢查時

● 應該清潔尿道口,且保持尿道口乾燥,注意不要污染尿杯。
● 24小時尿:於計時開始時排空尿液,收集相應時間內尿液標本。準備清潔帶蓋的乾燥大容器。例如,患者於清晨7時排尿棄去,以後每次尿均收集於容器中,至次日晨7時最後一次所排尿液均置於容器,要求留取24小時內所有尿液。測量24小時尿液總量,以毫升(ml)或升(L)表示。

檢查后

● 須在第一時間內送到尿液標本採集窗口或護士站。

參考區間


● 成人:(1000~2000)ml/24h
● 1~6歲兒童:(300~1000)ml/24h
● 7~12歲兒童:(500~1500)ml/24h
● 小兒按kg體重計算較成人多3~4倍。
● (數據來源:叢玉隆。實用檢驗醫學:下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臨床意義


● 健康成年人尿量為(1000~2000)ml/24h。24小時尿量多於2500ml稱為多尿。當24小時少於400ml或每小時尿量持續小於17ml稱為少尿。24小時尿量少於100ml或12小時內完全無尿稱為無尿。

增多

● 生理性增多
● ● 在食用水果等水分過高的食物或飲水量過多、靜脈注射液體、精神緊張、癔症、服用噻嗪類等藥物等情況下可增加。
● 病理性增多
● ● 提示尿崩症、糖尿病、急性腎衰竭多尿期等。

減少

● 腎前性少尿
● ● 提示各種原因所致的休克、嚴重脫水、心力衰竭等。
● 腎性少尿
● ● 提示急性腎小球腎炎、尿毒症、急性腎小管壞死、腎皮質或髓質壞死等。
● 腎后性少尿
● ● 提示腫瘤、結石、尿路狹窄等原因導致的尿路梗阻。
● 假性少尿
● ● 提示前列腺肥大或神經源性膀胱導致的尿瀦留等。
檢驗結果的臨床意義必須由臨床專業醫師結合臨床病史、癥狀、體征以及其他輔助檢查等資料,全面綜合分析判斷。

參考文獻


● [1] 叢玉隆。實用檢驗醫學:下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 [2] 於德華,鄭加麟。全科醫師臨床診斷思路。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6.
● [3] 熊立凡,劉成玉。臨床檢驗基礎。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