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龍海

余龍海

徠大力公司發展的16年間,余龍海記得最清楚的是2002年8月25日。 1997年,大力公司開始研發大功率電機軟啟動設備,到2002年,技術成熟了。回首大力集團發展歷程,余龍海說,國家創新基金的無償資助,是企業的重要推動力量。

人物簡介


余龍海,男,1967年1月30日出生,漢族,1989年6月畢業於華中理工大學,2002年享受湖北省襄樊市政府專項津貼。大力集團總工程師,大力集團擁有北京大力浩然工業控制技術有限公司、武漢大力技術中心、襄樊大力工業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襄樊創新源電氣有限公司、襄樊大力特種電機有限公司、深圳大力嘉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襄樊華頓開關設備有限公司、襄樊大力機電技術有限公司、襄樊大力空調工程有限公司等數個全資和控股公司。
主要業績
余龍海同志研究與開發領域涉及電機與拖動、自動化、電信等多個領域,且科研課題立足於生產實際,取得了多項成果和專利。在校期間,他協助導師完成的“柴油機燃燒信息微機檢測系統的研製及應用”項目獲得湖北省教委授予的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1997年主持研發的“高壓熱變電阻器”項目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000年該成果通過湖北省科技成果鑒定,並被列為國家級火炬計劃;2001年11月2日獲得襄樊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002年由其主持開發的適用於更大容量的“大容量高壓電動機熱變電阻軟起動”項目填補了我國在大容量電機起動領域的空白,該成果於年8月通過湖北省科技成果鑒定,達國內領先水平,同年獲得國家創新基金支持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部創新基金85萬元;他主持開發的“VRS靜止斬波變阻器”列為湖北省科技廳2001年度科技攻關計劃,獲得20萬元項目資金;2002年主持開發的“智能化靜止進相機”項目被列為2002年度國家級火炬計劃。
由13名創業者各出資2000元成立一家企業,經過16年打拚,而成為全國有影響力的領頭羊。大力集團在國內電機軟啟動領域就創造了這樣的神話。
16日,當大力集團總工程師、副總經理余龍海向記者談起企業的發展時,不無自豪與驕傲。
1993年,作為原襄樊機電研究所職工的余龍海等13人集體辭職,立志在其熟悉的領域——“大型電動機水電機組軟啟動”行業,一展宏圖。然而,現實是殘酷的:作為國有企業的“叛逆者”,新公司得不到工商部門登記;公司創業者是“地位低下的個體戶,簡直抬不起頭來”。開弓沒有回頭箭。他們租了一個露天倉庫作辦公場所。13個人既動腦力,也做苦力:自己做產品設計,自己聯繫企業按設計生產,再把產品般運回倉庫進行組裝。公司一步步走出困境,1996年,公司銷售收入達到500萬元。
大力公司發展的16年間,余龍海記得最清楚的是2002年8月25日。
此前,大力公司發現,由於水電軟啟動技術含量低,市場競爭激烈,而大功率電機軟啟動領域,核心技術掌握在國際企業手中,國內沒有企業涉足,導致軟啟動設備每台高達1000多萬元,利潤相當可觀。
1997年,大力公司開始研發大功率電機軟啟動設備,到2002年,技術成熟了。
為了取得第一個客戶——山西海星鋼廠的信任,公司作出承諾:免費提供一套13500千瓦的高壓熱變電阻軟啟動裝置,保證一次啟動成功,否則自我承擔損失!如果此項試機不成功,損失將達千萬元之巨,而當時大力公司資產剛過千萬元。
試用當天,國徠內鋼鐵、石化行業20多家企業老總,首都設計院、武鋼設計院等國家級檢測與設計單位專家全來了。
余龍海說:“設備啟動后的40秒決定成敗。”
不負眾望!設備啟動后,與設計效果完全一致。
現場轟動!多家企業當場訂貨,價值600多萬元。
從此,中國有了自己的“萬千瓦以上軟啟動”設計製造企業!
回首大力集團發展歷程,余龍海說,國家創新基金的無償資助,是企業的重要推動力量。
2002年至2008年,國家創新基金先後資助310萬元,公司用於“高壓熱變電阻軟啟動裝置”和“降補固態軟啟動”產業化,研發特種電動機,使企業一步步壯大。如今,大力集團已成為下轄8家企業的集團公司,擁有20多項專利,創造了多個中國第一:第一台液體電阻啟動器、第一台液體電阻啟動調速器、第一台熱變電阻高壓軟啟動器、第一台降補固態軟啟動。其產品廣泛應用於鋼鐵、石化、煤炭等10多個行業,穩定客戶群達4000多家,出口美國、義大利、俄羅斯、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大力”之下,軟啟動后,運行過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