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寺

嘉興寺

嘉興寺,始建於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原址坐落在地安門外西黃城根五福里南口外。

基本介紹


北京嘉興寺
寺院坐北朝南,分東西兩院。現為民居大雜院,有古建房屋37間。在寺內依然可以尋到石碑三通。一通被民房佔據半邊,一通被圍在院內,一通被砌在牆內,石碑碑文尚可閱讀。
嘉興寺後院有一塊“果園子”,但幾乎百分之九十用來“丘”靈柩。曾被慈禧太后立為大阿哥的溥儁死後,就埋在這裡。從前的寺廟,大多兼理殯葬業務。嘉興寺就是具有此項功能的“殯儀館”。一些富戶人家死了人,先買口棺材入殮,隨後便將死者遺體在嘉興寺寄存起來,擇吉日發喪,入土為安。外地人要回原籍歸根,因為受季節限制,運送靈柩不便,有時,靈柩要在廟裡寄存幾個月甚至幾年。20世紀50年代初,任弼時和齊白石的治喪活動也是在此舉行的。高崗的靈柩也曾在此寄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