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

中國人民大學講師

清徠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工學博士;清華大學環境工程,工學第二學士學位;中國人民大學環境經濟與管理專業,經濟學學士。

人物經歷


主要工作經歷: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講師,博士,2008-。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處及技術轉讓專家工作組(EGTT)簽約諮詢專家,2008-。
中國氣候變化科學評估報告《中國氣候與環境:2012》章主筆(Lead Author)。

主要貢獻


主要承擔項目

973項目專題負責人, “墨西哥談判重大問題研究”下“氣候變化談判中的技術轉讓機制研究”(編號2010cb955104).2010;
973項目專題負責人,“行業減排方案研究”下“公約行業減排方案及其相關問題研究” .(編號:2010CB955403).2010;
子課題負責人,“低碳技術戰略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攻關項目“低碳經濟若干重大問題研究”.2009-2011;
課題負責人. 中國低碳技術研發戰略及國際合作機制研究,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研究基金項目,面上重點項目,2009-2010;
課題負責人. 技術轉讓機制與CDM可持續發展效益研究,清華大學委託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全球環境變化應對技術研究與示範”子課題;
項目執行負責人,省市實施氣候變化戰略能力建設項目,英國政府,2009-2011;
項目第二負責人. 中國人類發展報告2009:邁向低碳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未來,聯合國開發計劃書駐華代表處(UNDP China), 2009-2010;
項徠目第二負責人,促進環境有益技術聯合研發的國際技術合作機制研究,世界自然基金會(WWF),2009;
項目第二負責人,中國—聯合國氣候變化夥伴關係框架項目子課題—技術開發與轉讓國際合作機制研究,UNDP(西班牙政府贈款項目),2008-2010.;
項目主要參與人,中國環境宏觀戰略能源與溫室氣體專題,中國工程院課題,2007-2009;
項目主要參與人,“十大重點節能工程”技術需求初評,歐盟資助中國-歐盟能源環境項目,2007-2008;
項目主要參與人,發展中國家在氣候變化談判與承諾中的能力建設,美國清潔大氣政策中心資助項目,2005-2008;
項目主要參與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承諾方案評價研究”專題,國家十五科技攻關,2004-2005;
項目主要參與人,“CDM方法學及相關政策研究”專題,國家十五科技攻關,2004-2005;
項目主要參與人,基於網路的工業可持續發展信息系統用戶需求分析以及系統設計,國家信息中心,2004;
項目主要參與人,全球環境管理國家能力自需求評估研究-氣候變化專題,全球環境基金資助項目,2004;
項目主要參與人,中國西部地區農村電氣化工程中的太陽能技術利用潛力分析以及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可行性研究-內蒙古案例研究,加拿大海外開發署資助項目,2004-2005;
項目主要參與人,中國-歐盟環境管理合作計劃氣候變化專題,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項目,2002-2005;
項目主要參與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技術開發與轉讓”談判對案研究,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課題,2002-2004。

主要代表作

鄒驥,王克,傅莎,崔學勤等,2010. 中國人類發展報告2009/10: 邁向低碳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未來.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委託編寫。中國出版集團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中英文)
鄒驥,王克,傅莎等,2009. 環境有益技術開發與轉讓國際合作創新機制研究.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中英文。
鄒驥,傅莎,王克,2009. 中國實現碳強度削減目標的成本. 環境保護, 2009.24:26-27.
鄒驥,王克,傅莎,2010. 從哥本哈根到墨西哥城:國際氣候談判評價與反思. 環境經濟,2010. 1-2:24-29.
周元春,鄒驥,王克,2010. 低碳技術如何邁過知識產權門檻。環境保護, 2010.2:68-70.
耿妍麗,鄒驥,許光清,王克,2009. 能源技術的學習曲線研究。環境保護, 2009.4B.
曾賢剛,王克,程磊磊,孫發平,2009. 三江源區生態資源非使用價值評. 中國環境科學, 2009, 29(6):589-593.
鄒驥,王克,傅莎等,2009.低碳道路的技術轉讓和資金機制. 載於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探索中國特色的低碳道路(第六章).科學出版社。
王克, 王燦, 呂學都, 陳吉寧. 基於LEAP的中國鋼鐵行業CO2減排潛力分析. 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 46(12):1982-1986. (EI收錄)
王克, 王燦, 陳吉寧. 技術變化模擬及其在氣候政策模型中的應用.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08, 18(3):31-37.
張穎, 王燦, 王克, 陳吉寧. 基於LEAP的中國電力行業CO2排放情景分析. 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 47(3):365-368.

獲獎記錄


最佳論文獎,“Analysis on the economic impact of China’s CO2 emission control target based on a CGE model incorporating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2008年國際經濟學會(International Economic Association)和清華大學產業發展與環境治理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全球氣候變化:發展中國家的對策”青年學者論文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