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內膜炎

心內膜炎

心內膜炎是是指由病原微生物直接侵襲心內膜而引起的一種炎症性疾病。心臟瓣膜為最常受累部位,此外心室壁內膜或鄰近大動脈內膜也易被侵犯。病因為病原體侵入血流,如紋身、靜脈注射、瓣膜置換者,病原微生物通過血流侵襲心內膜,異常的心臟瓣膜利於病原體寄居並生長,而人體免疫力不足以抵擋病原體的侵襲。病人多有發燒表現,全身不適、睡醒后大汗、食慾減退、體重減輕、頭痛、背痛、肌肉關節痛、皮膚蒼白等表現,聽診可有心臟雜音。可發生腦栓塞,如言語不利、口齒不清、行走不協調、偏癱、記憶力障礙等,發生肺栓塞時可有胸痛、呼吸困難、吐血等表現。抗微生物藥物治療是最重要的治療措施,根據微生物類型選用抗生素如青霉素、阿莫西林、頭孢曲松、慶大黴素等。對存在併發症等情況的患者應及時考慮手術治療。心內膜炎病人院內死亡率為15%~30%。死亡原因為心力衰竭、腎衰竭、栓塞、細菌性動脈瘤劈裂或嚴重感染。

就診科室


● 心血管內科或內科

病因


● 紋身、靜脈藥物成癮、瓣膜置換、牙科操作等患者,病原微生物通過血流侵襲心內膜。
● 異常的心臟瓣膜利於病原體寄居並生長。
● 某種狀態下人體免疫力不足以抵擋病原體的侵襲,如腫瘤患者、應用免疫抑製劑患者。

癥狀


● 病人多有發燒表現,伴有全身不適、睡醒后大汗、食慾減退、體重減輕、頭痛、背痛、肌肉關節痛、皮膚蒼白等非特異表現。
● 聽診可有心臟雜音。身體可能出現瘀點、出血紅斑、指墊出現紫紅色痛性結節等。
● 可發生栓塞,發生腦栓塞時,可有言語不利、口齒不清、行走不協調、偏癱、記憶力障礙等,發生肺栓塞時可有胸痛、呼吸困難、吐血等表現。

檢查


● 確診心內膜炎需要進行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血培養、心電圖、影像學檢查等。

體格檢查

● 高達85%的病人可聞及心臟雜音,部分患者查體可發現非特異性體征,如瘀斑、出血紅斑、指墊出現紫紅色痛性結節。

實驗室檢查

● 尿常規:常有鏡下血尿和輕度蛋白尿。
● 血常規:常有貧血、中性粒細胞輕度升高。

血培養

● 血培養是診斷菌血症和感染性心內膜炎的重要方法。未接受抗生素治療的病人血培養陽性率可達95%以上。

心電圖

● 偶可見急性心肌梗死或傳導阻滯。

超聲心動圖

● 如超聲心動圖發現贅生物、瓣周併發症等支持心內膜炎的證據,可幫助明確診斷。

CT檢查

● 有助於腦梗死、膿腫和出血的診斷。

診斷


● 醫生根據臨床表現、血培養和超聲心動圖結果診斷本病。
● 臨床表現
● ● 患者多有發燒表現,伴有全身不適、睡醒后大汗、食慾減退、體重減輕、頭痛、背痛、肌肉關節痛、皮膚蒼白等非特異表現,聽診可有心臟雜音。
● 血培養
● ● 血培養是診斷菌血症和感染性心內膜炎的重要方法。未接受抗生素治療的病人血培養陽性率可達95%以上
● 超聲心動圖
● ● 如超聲心動圖發現贅生物、瓣周併發症等支持心內膜炎的證據,可幫助明確診斷。

鑒別診斷


● 本病需要與急性風濕熱、結核病、左房黏液瘤等疾病進行鑒別。
● 出現不明原因發燒、不明原因淤點、出血紅斑、指墊紫紅色痛性結節等表現時應引起重視,及時就診。
● 醫生通過臨床表現、血培養和超聲心動圖可以進行診斷及鑒別診斷。

治療


● 抗微生物藥物治療是最重要的治療措施,對存在併發症等情況的患者應及時考慮手術治療。
● 抗微生物藥物治療
● ● 抗微生物治療應早期、足量聯合應用,靜脈用藥為主,病原微生物不明時選用廣譜抗生素,如青霉素、阿莫西林、慶大黴素、萬古黴素等;病原明確時根據致病菌選用對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
● 外科治療
● ● 對存在心力衰竭併發症、感染難以控制及預防栓塞事件的病人應及時考慮手術治療。

危害


● 心內膜炎可併發心力衰竭、心肌膿腫、急性心肌梗死、細菌性動脈瘤、遷移性膿腫等併發症。
● 心內膜炎病人院內死亡率為15%~30%。死亡原因為心力衰竭、腎衰竭、栓塞、細菌性動脈瘤劈裂或嚴重感染。

預后


● 病人本身的特徵、是否存在併發症、感染的病原體均影響治療後效果。
● 除耐葯的革蘭陰性桿菌和真菌所致的心內膜炎者外,大多數病人可治癒。
● 2%~6%的病人治療后可能複發,需警惕再次發熱、寒戰等徵象。

預防


● 目前認為預防心內膜炎的最有效措施是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和定期的牙科檢查。
● 在任何靜脈導管插入或其他有創性操作過程中都必須嚴格無菌操作。
● 對已存在心臟疾病的高危心內膜炎病人,可在操作時預防性給予抗生素。

參考文獻


● [1]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內科學。第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 [2] 陳灝珠,林果為。實用內科學.1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