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香

李秀香

李秀香,女,漢族,1964年2月14日出生,山東平原人。博士,教授,國際貿易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學術帶頭人。

現任江西財經大學鄱陽湖生態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正處);江西省高校第六批和第七批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是《當代財經》和《江西財經大學學報》編委會委員;是江西省政協委員、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民建江西省委常委,民建中央經濟委員會委員,民建江西省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民建江西財經大學委員會主任,江西省商務廳商務諮詢專家;擔任《當代財經》、《天津大學學報》等學術期刊論文審稿專家,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個人經歷


李秀香
李秀香
李秀香,1964年2月14日出生,博士,教授,國際貿易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學術帶頭人,現任江西財經大學鄱陽湖生態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正處);江西省高校第六批和第七批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是《當代財經》和《江西財經大學學報》編委會委員;是江西省政協委員、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民建江西省委常委,民建中央經濟委員會委員,民建江西省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民建江西財經大學委員會主任,江西省商務廳商務諮詢專家;擔任《當代財經》、《天津大學學報》等學術期刊論文審稿專家。主要研究方向為貿易與環境問題、氣候變化與經濟發展問題,率先在國內提出“氣候智能型”農業發展問題,並承擔國家社科基金研究項目,在《國際貿易》、《當代財經》、《探索與爭鳴》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49篇,出版學術專著2部,獲省部級獎勵8次,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一般項目10餘項,服務地方重大規劃和政策諮詢項目3項,參與各類研究項目10餘項。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主講課程
為碩士研究生講授《中國對外貿易研究》、《貿易規則與慣例》、《環境與貿易》、《國際商務》、《低碳經濟》、《世界經濟史》
為本科生講授《國際貿易》、《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環境與貿易》、《國際商務》、《畢業論文寫作訓練》
主持課題
經濟理論課中的素質教育。省教委教研課題,2001年3月結題.
保護環保產業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無編號).省社科規劃,2002年12月結題.
鄧小平利用外資思想研究。省教委人文社科課題,2002年4月結題.
發展環保產業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必然要求。省社科規劃辦課題,2003.12結題.
幼稚產業保護的理論與實踐,校級課題,2003.12結題.
可持續發展配置資源實現途徑研究。省社科規劃辦,2005年12月結題.
江西財經大學本科教學質量目標、質量管理方針與教學過程重點環節的質量標準研究》。江西財經大學“評建創優”專項課題,2007.5結題.
煤炭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研究——以萍鄉為例。江西省教育廳人文社科課題,2009年結題.
節能減排市場化運作與政府規制雙效作用研究。江西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2009年結題.
全球氣候變化對農業及農產品貿易的影響研究。農業部委託課題,2010年結題.
南昌市青山湖區羅家鎮特色示範鎮建設方案研究。委託課題,2010年結題.
南昌低碳城市建設國際比較研究。省教育廳人文社科課題,2011.12結題.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與國內外大湖區域保護與開發比較研究。江西省社科規劃辦,在研.
我國“氣候智能型”農業發展研究。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在研.
參與課題
發展低碳經濟,推動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省科技廳軟課題,2011.4結題(第二位)
環境產業:21世紀江西經濟新的經濟增長點。教育廳人文社科課題,2001年12份結題.(排位2)
工業生態化:江西新經濟工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省社科規劃辦課題,2003.12結題.(排位2).
全球化時代解決“三農”問題的制度支持體系研究.2003.12,校級課題. (排位3)
轉基因產品貿易研究。省教育廳人文社科課題,2004.12結題. (排位2)
生態產權市場的制度設計》。國家社科基金課題,成員(5),2004.11結題.
綠色MBA教育研究。省教育廳教育研究課題,2006.12結題. (排位2)
循環經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途徑。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副組長,2007.2結題.
食品公共安全規制與食品貿易:制度和政策研究。國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011年結題。(排位5)

個人作品


主要著作
《幼稚產業保護的理論與實踐》,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
《幼稚產業開放式保護問題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12
《國際貿易》,山西經濟出版社1998年7月版 副主編(總排序第3)(7萬字)
《國際貿易》,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8年6月,參編(3萬字)
《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省統編教材),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年7 月,參編(3萬字)
《環境與貿易》,編著(2),6萬,2003.8,江西高校出版社
發表論文
建立江西出口貿易持續快速增長機制. 2005:江西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江西人民出版社。合作(1).
以可持續發展觀看水電開發. 探索與爭鳴,2005,(4).
雙管齊下推進綠色生態江西建設。江西日報(理論版),2006-08-21.
關於提高中部地區利用外資質量的建議。上饒師範學院學報,2006,(5).
從勞資博弈看勞工標準認證制的作用。江西社會科學(CSSSI),2006,(10).
論環境成本內在化與外在化。生態經濟(CSSSI),2007,(3).
提高引資質量的資源與環境因素分析。企業經濟,2007,(7).
影響我國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的外貿與環境政策分析。當代財經,2007,(11).
加快循環型社會建設的著力點。當代江西,2007.(8).
江西理性承接東部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思考。安徽農業科學,2007,(34).
加快我國地區之間產業轉移對策研究。經濟界,2007.4(羅美娟; 楊先明; 梁戈夫; 徐劍峰; 李趕順; 李秀香)
促進江西產業集群配套發展的對策建議。江西社會科學,2008,(12).
加強江西小城鎮建設的意義。存在的問題。建議。安徽農業科學,2009,(29).
論循環社會建設——藉助EKC分析消費層次對環境污染的影響。探索與爭鳴,2009,(9).
《加強節能減排的市場機制建設與政府規制建設》,《生態經濟》2009年,5期。獨著。。
改革開放30年我國外經貿發展模式反思。商場現代化,2009,(5).
借鑒國內外河湖水污染治理經驗,加大鄱陽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鄱陽湖生態經濟區開放型經濟研究——江西開放經濟2008年黃皮書。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大力發展低碳城市。江西日報,2010-05-31.
發展低碳城市推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光華時報,2010-05-07.
“發展低碳經濟,推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調研報告——大力發展低碳城市,推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氣象與減災研究,2010,(2).
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的體制機制建設研究——以萍鄉為例。資源與產業,2010,(5).
我國“氣候智能型”農業生產及貿易發展研究。當代財經,2011,(7).(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學術前沿欄目)轉載.2011.5)
農產品貿易的氣候變化風險及其應對。國際貿易,2011,(11).
積極應對農業氣候危機。探索與爭鳴,2012,(2).

主要成就


獲獎情況
1996年《“互激式”教學法研究》獲校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二
1998年主講課程《國際貿易》獲校優質課程
2000年12月,獲江西省第九屆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一項:《改善投資環境新視野》,《江西社會科學》1998年第7期,獨立
獲江西省第四次鄧小平理論研討會論文三等獎一項: 《改善投資環境與加強精神文明建設》,1998年1月,獨立
2002年12月,獲江西省第十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對我國實施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的思考》,《江西社會科學》2000第10期,獨立
《經濟理論中的素質教育》,2004年獲省教育廳優秀教學研究課題二等獎
2005年12月,《幼稚產業開放式保護問題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12)獲江西省第十一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2005年12月,《生態產權制度研究》,國家社科基金課題,成員(5),2004.11結題
2007年12月,《從勞資博弈看勞工標準認證制的作用》獲第十二屆江西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
江西省第十四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節能減排市場化運作與政府規制雙效作用研究》2011.10
建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中大力發展地源熱泵產業.2008-2010年度省政協優秀提案.2011.11省政協.
2009年,獲江西省第十一屆挑戰杯“園丁獎”
獲得稱號
2010年,獲第五屆江西省得師德師風先進個人稱號。
2009年,獲江西財經大學師德師風標兵。
2014年,獲得江西財經大學年度十大“我最喜愛的導師”。
2021兩會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財經大學貿易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民建江西財經大學委員會主委李秀香表示,有些家長請她提一提“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的問題。一些家長反映,孩子的眼睛不好,經常盜家長的錢去玩遊戲,還有很多孩子脾氣古怪,影響學習,這裡面大中專的學生、中小學的學生都有。有關部門已經下了很大的力氣來整治,但依然沒有根治。李秀香代表表示,曾見過一個小孩手機上竟下載了18個遊戲,“防沉迷”基本沒有效果,建議國家建立一個統一的遊戲防沉迷系統,真正能夠解決“信息孤島”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