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民族音樂
外國民族音樂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作為該課程的一個教學內容載體,力求貫徹以下編寫原則:一是科學性和系統性。試圖通過各音樂文化區概況介紹、主要音樂體裁形式及其曲目賞析和音樂特徵分析,使讀者對各音樂文化區的民族音樂(尤其是傳統音樂)有一個初步的較為準確的了解;二是概略性和簡明性。所選曲目力求具有代表性意義,少而精,希望在規定的學時內能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概略理解各音樂文化區簡況的目的;三是可操作性。按教材要求附上複習題,便於讀者掌握主要內容,達到教學目標,並且提供教學相關資料,滿足課堂教學要求。
本教材作為該課程的一個教學內容載體,力求貫徹以下編寫原則:一是科學性和系統性。試圖通過各音樂文化區概況介紹、主要音樂體裁形式及其曲目賞析和音樂特徵分析,使讀者對各音樂文化區的民族音樂(尤其是傳統音樂)有一個初步的較為準確的了解;二是概略性和簡明性。所選曲目力求具有代表性意義,少而精,希望在規定的學時內能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概略理解各音樂文化區簡況的目的;三是可操作性。按教材要求附上複習題,便於讀者掌握主要內容,達到教學目標,並且提供教學相關資料,滿足課堂教學要求。
前言
緒論
一、民族音樂、世界民族音樂與外國民族音樂
二、世界民族音樂的文化區劃
三、音樂教育中的外國民族音樂
第一章 東亞音樂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主要音樂體裁形式、樂器及其音樂
第三節 音樂特徵
第二章 東南亞音樂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主要音樂體裁形式、樂器及其音樂
第三節 音樂特徵
第三章 南亞音樂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主要音樂體裁形式、樂器及其音樂
第四章 西亞、中亞、北非音樂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主要音樂體裁形式、樂器及其音樂
第三節音樂特徵
第五章...
第一章 東亞音樂
第一節 概述
一、亞洲及其自然、社會、歷史、文化
亞洲,全稱為亞細亞洲。位於東半球的東北部,東、北、南三面分別瀕臨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靠地中海和黑海。亞洲大陸面積約4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共有40個國家和地區,在地理上習慣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
《外國民族音樂》中是為音樂專業學生編寫的教材,旨在向他們和廣大音樂愛好者系統地介紹外國民族音樂的遺產。教育部頒發的《外國民族音樂課程教學指導綱要》規定本課程開設一個學期,每周3學時,按18周計算,共54學時。
這是一本為音樂專業學生編寫的教材,旨在向他們和廣大音樂愛好者系統地介紹外國民族音樂的遺產。教育部頒發的《外國民族音樂課程教學指導綱要》規定本課程開設一個學期,每周3學時,按18周計算,共54學時。教師課外輔導,學生課外賞析和藝術實踐學時與授課學時的比例為1:1。
為了幫助老師們更生動地教學,我們提供了近百首各國民歌的曲譜。各章節在實際教學中的課時量可以參考下表:
前言(3學時)
第一章 世界的音樂和音樂的世界(3學時)
第二章 東亞音樂(6學時)
第三章 中亞音樂(3學時)
第四章 東南亞音樂(3學時)
第五章 南亞音樂(3學時)
第六章 西亞北非音樂(3學時)
第七章 黑非洲音樂(6學時)
第八章 歐洲音樂(6學時)
第九章 北美洲音樂(3學時)
第十章 拉丁美洲音樂(6學時)
第十一章 大洋洲音樂(3學時)
總複習(3學時)
考試或考查(3學時)
杜亞雄,男,河北人,1945年生。1965年畢業於西北師範學院音樂系,1981年在南京藝術學院獲文學碩士學位,2002年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1981年到中國音樂學院任教。曾任音樂學系系主任,現為中國音樂學院教授,杭州師範學院特聘教授。 1986年,因教學及科研成績突出,獲國務院頒發的“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稱號。1987年,應匈牙利科學院邀請,任該院音樂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研究中匈民歌的關係。1989年,發表《中匈民歌的比較研究》一書,獲匈牙利共和國頒發的“社會主義文化勳章”。199
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於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共同體”。①民族的共同文化是民族在長期歷史中發展起來的具有本民族特點的文化,它包括學術思想、道德觀念、文物制度、風俗習慣等方面。一個民族的共同文化不僅為其全體成員所共有,且具有延續性,它隨著民族的演變而綿延不斷,成為民族凝聚力的支柱。因此,在民族共同體的四個特徵中,建立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最為重要。目前世界上的許多民族,並沒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和共同經濟生活,但由於他們有建立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仍然構成一個民族共同體。如生活在世界各地、講不同的語言、有不同的經濟生活猶太族就是這樣一個民族。猶太人依靠建立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維繫著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的團結。
音樂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