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輻射

激光輻射

激光輻射(laser radiation)是人工激活特定的活性物質,在特定條件下產生的受激發光的輻射。是一種具有大能量密度、高度方向性和相干性的光輻射。在科學研究和實用技術領域中獲得廣泛應用。對人體的傷害主要是由激光熱效應、光壓效應和光化學效應所致,防護重點是眼和皮膚。

病理效應


眼睛皮膚
紫外光:180-280nm光致眼角膜紅斑,色素沉著,加速皮膚老化過程
可見光:400-780nm光化學反映和熱效應所致的視網膜損傷皮膚灼傷光敏感作用,暗色
紅外光:780-1400nm白內障、視網膜灼傷——
1.4-3.0μm白內障、水分蒸發、視網膜灼傷
3.0μm-1mm角膜灼傷

危害方面


(1)對眼睛的傷害
激光的亮度比太陽、電弧亮度高數十個數量級,會對眼睛造成嚴重的損傷。眼睛如果收到激光的直接照射,由於激光的強烈加熱效應,會造成視網膜損傷,引起視力下降,嚴重時可瞬間致盲。即使是小功率的激光束,如幾毫瓦的He-Ne激光,由於人眼睛的光聚焦作用,也會導致眼底組織收到損傷。
激光的反射光對眼睛具有同樣的危險性,尤其在切割反射率很高的材料時,強烈的激光反射光對眼睛的傷害程度與直接照射相當。另外激光的漫反射光也會使眼睛收到慢性傷害,引起視力下降。
(2)對皮膚的傷害
皮膚如果受到激光的直接照射,特別是受到聚焦后光束的照射,會使皮膚灼傷,並且這種灼傷很難癒合。激光功率密度十分大,傷害力更大,會造成嚴重燒傷。
可見光波段和紅外段激光的輻射會使皮膚出現紅斑,進而發展為水泡。極短脈衝、高峰值功率激光輻射會使皮膚表面炭化。受紫外光、紅外光的長時間漫反射作用,則會導致人體皮膚的老化、炎症甚至皮膚癌等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