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金保安寺
織金保安寺
織金保安寺始建於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倚一石峰建造,由保安寺、觀音閣、地母廟等建築組成。位於城郊結合部以白族為主,白、彝、苗、漢、布依等多民族共居的三甲白族鄉三甲村。
織金保安寺,位於織金縣三甲鄉。始建於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倚一石峰建造,由保安寺、觀音閣、地母廟等建築組成。保安寺 [清代] 坐東向西,通面闊12.18米,通進深8.16米,穿斗式重檐懸山頂,廊深1.3米,翼角為鰲頭吻獸,木雕撐拱。觀音閣坐南向北,通面闊11.8米,通進深5.78米,穿斗式六角攢尖頂閣樓。
位於貴州畢節市織金縣三甲鄉的保安寺
貴州高原97%為山地所佔據,73%為岩溶所覆蓋。貴州各族人民祖祖輩輩生活在“石頭王國”里。他們因地制宜修建無計其數的山地建築,其中不乏利用天然崖壁和溶洞修建倚崖傍洞之民居。仿效崖洞民居修建的保安寺,為適應宗教活動的需要,工藝遠比民居好,是高度藝術化了的山地崖洞建築精品。
1986年,一批德高望重的建築學家在織金考察途中瞥見保安寺,迫不及待下車上山,鑽洞登樓,爭相欣賞。建築大師張開濟稱讚道:“所以我說,和尚和道士往往是最好的建築師。他們選址選得好,比我們現在的規劃師、建築師高明得多”。祁英濤認為:“建築師搞不出來。我們民間的建築師,‘土建築師’能搞出來。這一點,對我們搞建築的人來說深有啟發”。杜仙洲深情地說:“不知道保安寺是哪位師傅設計的,他是無名的‘建築大師’,我要是見到他,要向他三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