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骨壞死
缺血性骨壞死
缺血性骨壞死是由於血液供應受阻而導致的骨細胞死亡,又稱“無菌性壞死”。最常發生於股骨頭(以下以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為例),其次為肱骨頭、距骨、腕舟骨等。多與外傷、服用激素、減壓病、糖尿病、放射及血紅蛋白病等相關。患者可出現疼痛、活動受限、關節畸形等癥狀。主要治療方法為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及時治療,一般預后良好。
● 骨科或外科
●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病因分為創傷性和非創傷性兩大類。
● 外傷或手術直接導致股骨頭血供障礙,股骨頭內細胞死亡,其中骨髓造血細胞對缺血最敏感,缺血12h即可死亡,骨細胞死亡后形成空骨陷窩。
● 長期使用激素或乙醇引起骨代謝與脂代謝異常、脂肪細胞堆積、脂肪栓塞、骨質疏鬆、細胞凋亡,或造成凝血異常,血管栓塞。
● 缺血性骨壞死的患者常可導致局部疼痛、腫脹、活動受限、跛行等癥狀。
● 最先出現的癥狀為髖部疼痛、酸脹不適,可呈持續性或間歇性,雙側病變可交替性出現疼痛。
● 髖關節活動正常或輕微喪失,尤以內旋活動受限明顯。
● 間歇性跛行。
● 晚期髖關節各個活動受限,肢體短縮,屈曲、內收攣縮畸形,肌肉萎縮,患髖可出現半脫位。
● 診斷缺血性骨壞死,主要依據體格檢查及影像學檢查。
● 檢查的目的是了解癥狀和體征,可初步判斷病情。
● 以核素掃描和磁共振成像最為敏感,但核素掃描的特異性低,磁共振成像是目前診斷的金標準,可明確診斷。X線與CT的早期敏感性較差。
● 醫生診斷缺血性骨壞死,主要依據病史、典型癥狀和影像學檢查。
● 外傷史、生活習慣、職業、既往病史和用藥史等病史。
● 出現腹股溝、臀部和大腿部位為主的疼痛,或表現為膝關節疼痛。
● 嚴重時導致跛行、行走困難,下肢縮短畸形。
● MRI大多表現為股骨頭前上部T1WI為條帶狀低信號;T2WI為低信號或內高外低兩條并行信號影,即雙線征。
● 核素骨掃描表現為初期呈灌注缺損(冷區),壞死修復期示熱區中有冷區即“麵包圈樣”改變。
● 缺血性骨壞死需與骨關節炎、軟骨下不全骨折、骨髓水腫綜合征等疾病相鑒別。
● 僅通過癥狀表現不易區別,需到醫院就診,請醫生檢查和診斷。
● 醫生主要通過影像學檢查排除其他疾病,作出診斷。
● 缺血性骨壞死的治療需綜合考慮分期、患者年齡、職業需求等因素,包括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
● 包括保護性負重、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及康復鍛煉等。
● 適用於非負重面壞死且病灶範圍小、頭外形基本正常且廣泛硬化的病例。
● 病變側應嚴格避免負重,可扶拐、用助行器行走,不提倡使用輪椅。
● 非甾體類抗炎葯、抗凝葯、血管擴張劑、雙磷酸鹽等對特定類型患者可能有一定療效。
● 中藥和物理治療也有一定的療效。
● 手術包括骨壞死修復的保髖術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兩大類。
● 保髖手術包括髓芯減壓術、帶血管骨移植術、截骨術等,適用於股骨頭無塌陷或輕度塌陷者。
● 對於髖臼和股骨頭均受累、出現骨關節炎的表現、明顯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者可考慮行全髖關節置換術。
● 髖部出現的疼痛、活動障礙、跛行等癥狀,會影響生活和工作。
● 缺血性骨壞死可合併或併發骨關節炎、骨質疏鬆、感染等其他疾病。
● 影響缺血性骨壞死治療效果的因素很多,如年齡、是否有癥狀及合併症、基礎身體狀況等。
● 早期、規範治療一般可以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 運動要適度,防止摔倒。
● 勿過度飲酒。
● 勿過度使用激素類藥物。
● 及時規範治療原發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