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聾

暴聾

暴聾,中醫病名。系指耳內驟感脹悶堵塞,聽力急劇下降的急性耳病。《靈樞·寒熱病》已提到本證的針灸治療:“暴聾氣蒙,耳目不明,取天牖。”《針灸甲乙經》進而提到“卒氣聾,四瀆主之”。之後從唐代的《備急千金要方》到清代的《神灸經綸》多部針灸著作中都有針灸治療本病證的內容。所積累的經驗,至今仍為臨床所借鑒。現代醫學中,某些急性聽力減退或喪失的病症以及癔病性耳聾等可歸入本證範疇。

名詞解釋


暴聾系指耳內驟感脹悶堵塞,聽力急劇下降的急性耳病。現代醫學中,某些急性聽力減退或喪失的病症以及癔病性耳聾等可歸入本證範疇。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現代醫學中,某些急性聽力減退或喪失的病症以及癔病性耳聾等可歸入本證範疇。

病因病機


本證發病,多因風熱邪毒由口鼻而入,侵襲膽經,阻滯經氣,致耳竅閉塞不通而聽力劇降;亦有因情志過極,肝失疏泄,郁而化火,循肝膽經脈上竄耳竅,發為暴聾。

診查要點


一、診斷依據

1、聽力突然下降,1-2天內聽力下降達到高峰,多為單耳發病。或伴耳鳴、眩暈。
2、常有惱怒、勞累、感寒等誘因。
3、耳部檢查:鼓膜多無明顯變化,或有鼓膜渾濁。
4、聽力檢查呈感音神經性聾。

二、病證鑒別

耵耳和外耳異物所致暴聾,作外耳道檢查便可診斷,取出耵聹團塊或異物之後,患耳聽力恢復。急性膿耳聽力亦可突然減退,但多伴有發熱、耳痛、耳脹不適,檢查鼓膜可見充血、外凸或穿孔溢膿,聽力減退大多呈傳導性聾。鼓膜外傷,或穿孔較大時,可有明顯的聽力減退,但有外傷史可資鑒別。檢查鼓膜:亦可明確診斷。

三、相關檢查

1、耳部檢查:鼓膜多無明顯變化,或有鼓膜渾濁。
2、聽力檢查呈感音神經性聾。

辯證論治


一、辯證要點

1、風邪外犯:突發耳聾,伴鼻塞、流涕,或有頭痛,耳脹悶,或有惡寒、發熱、身痛。舌苔薄白,脈浮。
2、肝火上炎:情志抑鬱或惱怒之後,突發耳聾,伴口苦口乾,便秘尿黃,面紅,目赤。舌紅,苔黃,脈弦數。
3、肝陽上亢:突聾發於惱怒之後,頭暈、頭痛、口苦,煩躁易怒。舌苔薄白,脈弦。
4、氣滯血瘀:耳聾伴耳脹悶感,耳鳴不休,或耳聾因強大聲音震擊而成。舌質暗紅,脈澀。

二、治療原則

內外治相結合,可配合針灸等治法。

三、證治分類

(一)風邪襲肺
癥狀:多起於熱性傳染病之後,如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耳帶狀皰疹等。突然聽力下降,或伴頭痛,鼻塞、惡寒發熱等,舌質紅,苔薄白,脈浮。
治法:疏風宣肺,解表通竅。
方葯:三拗湯加減。
常用藥:麻黃、杏仁、甘草、防風、豆豉、僵蠶、浮萍草、路路通,石菖蒲、馬兜鈴。
(二)肝膽火盛,上擾清竅
癥狀:多起病於情緒波動、過度興奮或郁怒之後。突然聽力下降,伴頭痛眩暈,面紅目赤,口苦咽干,煩躁不寧,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數。
治法:清肝瀉火,解郁通竅。
方葯:龍膽瀉肝湯加減。
常用藥:龍膽草、梔子、黃芩、澤瀉、車前子、當歸、柴胡、生地、甘草。
(三)痰火上擾,壅結耳竅
癥狀:耳聾或聽音不清,起病突然。頭昏頭重,胸脘痞悶,咳嗽,咳痰黃稠,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
治法:清熱化痰,散結通竅。
方葯:清氣化痰丸加減。
常用藥:膽南星、黃芩、瓜萎仁、枳實、陳皮、茯苓、杏仁、半夏。
(四)氣滯血瘀,經脈痞塞
癥狀:耳聾突然發生和發展,常在數小時或幾天內出現聽力嚴重減退,多為單側,舌質暗紅或瘀點,脈細澀。
治法:活血化瘀,行氣通竅。
方葯:通竅活血湯加減。
常用藥:桃仁、紅花、赤芍、川芎、麝香、老蔥、生薑、大棗。

外治法


1、塞耳法
(1)治耳聾鐵酒方:飲浸鐵之酒,再以磁石塞耳中,每日1次。每次30分鐘。此方既用酒之行氣活血通竅,又利用磁鐵的磁性感應作用。
(2)菖蒲丸:藥丸捻如棗核大。以針穿中心作一孔,取凈耵聹后,將葯放於外耳道,每日換2次,有行氣活血通竅作用。
(3)治耳聾鐵環方:將小鐵環含於口中,枕於磁石上,或以綿裹鐵砂塞耳中,口含磁石,每日1次,每次30分鐘左右。此方主要利用磁鐵相吸的磁性感應作用以通耳竅。
(4)通耳丸:具活血通竅的作用,塞耳每日2-3次,每次30分鐘,2-3天後換藥,對耳聾屬氣滯血瘀者最為適宜。
(5)通神散:具有活血祛瘀,解毒通竅功能,適用於氣滯血瘀所致耳聾。塞耳每日2次,每次30分鐘,3日後換新葯。
(6)蒲黃膏:能疏風宣肺,活血通竅。適用於風邪所致暴聾,用法同上。
(7)龍腦膏:功能清熱行氣通竅,適用於暴聾兼見熱象,如發熱、口渴、舌紅者。塞耳每日2次。每次30分鐘,每次換藥。
2、熏耳法:雄黃散4份,加1份艾葉,1份黃柏末,點燃後向耳薰之,每日1次。本方具有解毒通竅作用,不論暴聾、漸聾,均可在各種治療的同時配合應用。
3、貼穴法:以吳茱萸、烏頭尖、大黃三味為末,用唾液(亦可用溫水)調和,敷貼於湧泉穴。有引火下行的作用。此法適用於肝火,痰火所致暴聾,亦可用於漸聾證屬虛火上炎者。
(三)針灸療法
1、體針:一般暴聾者均可取耳區局部穴位如聽宮、聽會、耳門,翳風等,針刺這些穴位,有流行氣血,通絡助聰作用。還可選用中渚、陽陵泉、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以扶正祛邪。若為風邪外襲者,可選外關、合谷,曲池。以疏風祛邪。肝膽火盛者,取太沖、丘墟以清肝瀉火。一般每次選取1-2個局部穴位,1-3個肢體上的穴位。採用瀉法。亦可用平補平瀉法。留針20分鐘左右,每日針刺1次,以10次為一療程。
2、耳針:取內耳、腎、肝、神門,中等刺激,留針20分鐘左右,以10次為一療程。針刺這些穴位,有利於加強或調整臟腑的功能,以求復聰。
3、頭皮針:取暈聽區,每天1次, 10次為一療程。有行氣通絡作用。
4、穴位注射:取聽宮、翳風、完骨等穴,注入藥液。如當歸注射液,丹參注射液等。有養血活血,行氣通絡以調整耳和臟腑功能的作用。每次可注射1-2毫升。

其他療法


1、導引法:治療暴聾的導引方法,一般是通過調整呼吸,機體運動和精神活動而達到行氣活血,通行經脈,祛邪助聰的目的,可作為輔助治療手段。
2、穴位電磁場療法:用馬蹄形電磁鐵貼在耳部的耳門,聽宮、聽會、翳風等穴上,採用間斷續磁場(每秒20次,平均強度1300高斯),每耳治療時間30分鐘,每日1次。以1 0次為一療程。此法是運用電磁原理在耳部造成磁場,通過經絡穴位對磁場磁性的感應而疏通氣血,祛邪復聰。本法通過經絡調整臟腑功能,因此對於漸聾,耳鳴也有治療效果。

轉歸預后


暴聾是多種疾病的常見癥狀之一。如能及時治療引起暴聾的各種疾病,則聽力可以提高、恢復或不繼續加重。有些暴聾患者非其它疾病所併發,即臨床所稱突發性耳聾。如能在發病一周內開始進行正確治療,80%以上可以痊癒或提高聽力。病程超過一月者,也不應放棄治療,因為此時病變可能仍在恢復過程中。若延誤治療,會明顯影響聽力的恢復。若放棄治療,往往可導致終生耳聾。治療期間應定期或根據患者的主觀感覺反覆作聽力檢查,若聽力尚在逐步改善者。不論病程已有多久,治療均不宜中斷。若多次複查聽力均無改善者,可按漸聾治療。

預防調護


1、注意耳之保健,不隨意挖耳,避免高聲刺激,適當運用導引方法等,都是預防暴聾的重要方面。
2、加強身體鍛煉,增強體質,調適溫暖,謹防虛邪賊風侵襲,這是防止風邪致聾的關鍵。
3、注意控制感情,不過度興奮和發怒,尤其對於素體陽盛,肝火偏旺者,更為重要。
4、飲食有節,不過飢過飽,減少肥甘酒酪,戒除煙酒等不良嗜好。
5、暴聾患者一般精神比較緊張,求愈心切,因此,要安慰患者,使其了解疾病的原因,既重視疾病,又鎮定情緒,以便配合治療。
6、要了解患者的飲食、用藥情況,防止患者不適當的飲食和盲目用藥,以免影響治療。
7、對於重度的雙側耳聾患者,要囑其注意交通安全,並提供必要的生活起居的方便。
8、要勸導患者戒煙,戒酒和少喝濃茶、咖啡之類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