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陳家祠堂的結果 展開
- 陝西省城固縣陳家祠堂
- 廣東省著名的宗祠建築
- 四川省自貢市貢井區陳家祠堂
- 成都市大邑縣歷史建築
陳家祠堂
廣東省著名的宗祠建築
陳家祠堂又稱“陳氏書院”,俗稱陳家祠,位於廣州市中山七路。陳氏書院籌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二十年(1894)落成,是廣東省各地陳氏宗族共同捐資興建的“合族祠”,為陳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備考科舉、候任、交納賦稅、訴訟等事務提供臨時居所。
陳家祠堂是現存規模最大的廣府傳統建築之一,也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裝飾最精美的祠堂式建築,被譽為“嶺南建築藝術的明珠”。佔地面積1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達8000平方米,建築結構可分為三軸、三進,共有九座廳堂和六個院落。陳家祠堂集嶺南建築工藝裝飾之大成,幾乎全部堂、院、廊、廳、門、窗、欄、壁、屋脊、架梁都展示了嶺南建築的“三雕二塑一鑄一畫”即木雕、磚雕、石雕、陶塑、灰塑、銅鐵鑄及彩繪壁畫等建築裝飾的高超技藝。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被收錄進德國的《世界建築藝術》和英國的《中國古代藝術建築》兩本巨著中。
陳家祠也是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所在地,為國家一級博物館,館藏各類珍貴文物與現代工藝精品共計20000多件,其中國家級珍貴文物近3000件,是廣東省內博物館中收藏明清以來廣東民間工藝精品最為豐富的藝術類博物館,包括石灣陶、廣彩瓷、象牙雕刻、粵綉、廣州木雕、磚雕、石雕等多種技藝的載體,涵蓋了廣東省所有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工藝門類。
陳家祠是廣州市著名的文化旅遊景點,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被評為“新世紀羊城八景”之一,2008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陳家祠
1888年(光緒十四年),以陳穎川堂和陳世昌堂的名義購買廣州西門口外的連元街、荔枝灣福水塘、恩龍里等總面積約36600平方米的房產興建陳氏書院。至1894年(光緒二十年),書院落成。
陳家祠木雕
1950年設立廣州市行政幹部學校。
1950年設立廣州市行政幹部學校。
1957年,經廣州市人民委員會批准列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並由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進行全面維修管理。
1959年,書院被闢為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以搜集、保藏、研究和宣傳展覽廣東地區歷代各類民間工藝品為主。兼及全國各地民間工藝品。館內辟有多個展廳,常年展出館藏文物。展品有陶瓷、雕刻、刺繡等工藝精品。
1960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1966年,廣東民間工藝館閉館,陳家祠主體建築被廣州新華印刷廠佔用並作為印刷車間。9月,廣州電影機械廠佔用陳家祠東院,後院。
1980年,廣州新華印刷廠遷出。1981年,陳家祠進行全面復原維修,1983年,重新對外開放。
1986年由國務院頒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組藝術建築在文物部門的保護管理之下,得以發揚光大,供國內外人士觀摩鑒賞。
1994年更名為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
1996年被評為“廣州十大旅遊美景”之首。
廣州陳家祠
陳家祠磚雕
中進大廳聚賢堂為書院建築的中心,是當年族人舉行春秋祭祀或議事聚會的地方。堂宇軒昂,庭院寬敞。梁架雕鏤精細,堂中橫列的巨大屏風,玲瓏剔透,為木刻精品。屋頂上的陶塑瓦脊長27米,全高4.2米,是清代廣東石灣陶塑商號文如璧的作品。堂前有白石露台,石雕欄桿嵌以鐵鑄的花卉等圖幅。堂寬五間,27米,進深五間,16.70米。用柁墩抬梁,設斗拱,21架6住出前後廊,屬通堂木框架。后金柱正中三間裝有12扇雙面鏤雕屏門擋中,兩側裝設花罩。堂前有月台,石雕欄桿及望柱均以嶺南佳果為裝飾,鑲嵌鐵鑄通花欄板,色調對比鮮明,裝飾華美,突出了聚賢堂的中心地位。
中進東西廳面寬三間,14.05米,進深五間,16.70米。用柁墩抬梁,設斗拱,21架6柱山牆承檁,出前後廊。后金柱正間裝設4扇雙面鏤雕隔扇,后金柱次間和廳前後設通花隔扇。後進大廳三間是安設陳氏祖先牌位及族人祭祀的廳堂。大廳面寬五間,27米,進深五間,16.40米。用瓜柱抬梁,21架5柱后牆承重,前出卷棚式廊。廳后老檐柱之間裝有5米高達7米多的木鏤雕龕罩。
東西廳面寬三間,14.05米,進深五間,16.40米。用瓜柱抬梁,21架5柱山牆承檁,前出卷棚廊。廳門為14扇通花隔扇。廳后亦裝設木雕龕罩,但規模比大廳略小。東西齋和廂房略為低矮,是當年書院教學讀書的主要用房。東西齋為單間,人字形封火山牆承檁。齋內用花楣、隔扇和落地花罩組合裝飾。後窗採用套色蝕花玻璃窗,齋前有一小天井,顯得室內外格外清朗。
陳家祠灰塑
陳氏書院籌建於清光緒十六年(1890),二十年(1894)落成,為廣東72縣陳姓族人捐資合建的宗祖祠和書院。
陳家祠是廣東現存祠堂中最富有廣東特色的藝術建築群,布局嚴整,裝飾精巧,富麗堂皇,是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其建立主要為參與捐資的陳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備考科舉、候任、交納賦稅、訴訟等事務提供臨時居所。
作為捐資的回報,這些陳氏宗族可以將其祖先牌位放到陳氏書院的神龕內供奉。
21世紀以來,陳氏書院以“古祠流芳”之名兩度入選“新世紀羊城八景”,被譽為“廣州文化名片”,成為嶺南地區最具文化藝術特色的博物館和著名的旅遊景點。
陳家祠展覽品
該祠第一排大殿曾為客廳和書塾(中國過去的祠堂多附設私塾);第二排大殿用於聚會;第三大殿則供奉祖先牌位,名位高者居中,低者分居兩側,等級森嚴。祠內是廣東全省民間工藝美術精華薈萃之地,種類繁多,僅雕刻作品便有木、石、玉、竹、象牙、金屬、貝殼十餘種。這些民間工藝品和陳氏書院的建築裝飾藝術共展一堂,相互輝映,每天都有很多中外遊客來此欣賞,獲得美的享受。
為廣東省陳氏的合族祠堂,又稱陳氏書院。陳家祠建於清光緒十四至十九年(1888-1893年),由黎巨林設計。整座建築坐北向南,佔地1.5萬平方米,主體建築為6400平方米。為三進五間九堂六院大小19座建築組成。陳家祠以其巧奪天工的裝飾藝術著稱,它薈萃了嶺南民間建築裝飾藝術之大成,以其"三雕、三塑、一鑄鐵"著稱,號稱"百粵冠祠"。
陳氏書院坐北朝南,門前有開闊的廣場,設有前、后、東、西四院,佔地面積13200平方米。主體建築面寬和縱深均為80米,平面呈正方形。採用抬梁式建築結構,硬山式封火山牆。總體採用“三進三路九堂兩廂杪”布設,以六院八廊互相穿插。布局嚴謹對稱,空間寬敞,主次分明。在建築的處理上,以中軸為主線,兩邊以低矮偏間、廊廡圍合,襯托出主殿堂的雄偉氣概,形成縱橫規整而又突出主體的構局。建築外圍有青磚圍牆,形成一座外封閉內開放的建築群體,是典型的廣東民間宗祠式建築。
陳氏書院以其精湛的裝飾工藝著稱於世,在它的建築中廣泛採用木雕、石雕、磚雕、陶塑、灰塑、壁畫和銅鐵鑄等不同風格的工藝做裝飾。雕刻技法既有簡練粗放,又有精雕細琢,相互映托,使書院在莊重淡雅中透出富麗堂皇。
陳氏書院中的木雕。數量最多,規模亦大,內容豐富。首進頭門梁架上雕有“王母祝壽”、“踐士會盟”、“尉遲公爭帥印”等取材於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的木雕。其中最為突出的是《三國演義》中曹操大宴銅雀台一組,描繪曹操坐在銅雀台上觀看校場下各員大將比武的場面,突出刻劃了徐晃與許褚在比武後為了錦袍而爭奪得難解難分的情景,人物生動傳神,引人入勝。
因祠堂落成后,一直作為陳姓子弟讀書辦學的地方。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科舉后,書院改為陳氏實業學堂。民間期間,這裡先後為文范學校、廣東體育專科學校和聚賢中學。1950年設立廣州市行政幹部學校。1957年,經廣州市人民委員會批准列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並由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進行全面維修管理。1959年闢為廣東民間工藝館。1960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由國務院頒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組藝術建築在文物部門的保護管理之下,得以發揚光大,供國內外人士觀摩鑒賞。
陳氏書院建成於光緒二十年(1894年)。
100多年來,歷盡劫難。其中最大的有兩次。
第一次是在抗日戰爭期間,那時陳家祠曾遭受駐兵紮營的破壞。
1940年-1941年曾進駐了一個日偽特務連。
他們對陳家祠肆意破壞、盜竊變賣、長久不修等種種摧殘:把神龕四周極為精美的木雕人物、動物、植物最精彩的部分砍掉,使這些木雕故事斷頭缺尾,面目全非。
造成整座建築物瓦崩地裂,門破牆危。
更有一次,日寇飛機空襲,一顆炸彈不偏不倚,正好落在後座神龕上,誰料這顆罪惡炸彈卻居然沒有爆炸,而使陳家祠倖免於難。
第二次是在1966年7、8月的文化大革命期間。
肩負著“徹底砸爛舊世界”使命的紅衛兵,殺氣騰騰地“兵困陳氏書院”,他們貼出大標語,聲言要對這一“封資修藏污納垢之處”,“砸到片瓦無存”!幸好該書院的一位工作人員在此險境中挺身而出,找著這隊紅衛兵的“司令”,痛說它的可寶貴、可珍視的大道理,以至聲淚俱下。
按照古語所說:“秀才遇著兵,有理講不清”,況且又是“文革”這一非常時期,但不知為何,這位並非“秀才”的工作人員,卻居然能在鼎鑊當前的險境中,講清了道理,而那位“司令”呢,也居然幡然覺悟,下令“退兵”,而且宣布將陳氏書院划入自己這個組織的“勢力範圍”,不準其他派別、組織染指。
後來,有一隊紅衛兵也來此“破四舊”,兩隊紅衛兵立刻展開了一場大辯論。當時真是“劍拔弩張”,一觸即發,情勢十分緊張。
但結果,“好彩”又出現了,兩隊紅衛兵“司令”竟然天良未泯,辯論的結果,畢竟最終真理戰勝愚昧,大家達到了共識:陳氏書院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是國家藝術寶庫,不能砸爛,但後座神龕置放的神主牌,就是“四舊”。
結果5000多個陳氏列宗列祖的神主牌,除兩個被偷偷拾獲保存下來外,其餘全部付之一炬。陳氏書院因此能在“文革”十年間“苟安一隅”,未遭摧殘。
陳家祠的建築以裝飾精巧、堂皇富麗而著稱於世。木雕、石雕、磚雕、泥塑、陶塑、鐵鑄工藝等各種各樣的裝飾,遍布在祠堂內外的頂檐、廳堂、院落、廊廡之間。圖案題材廣泛,造型生動逼真,雕刻技藝精湛,用筆簡煉粗放卻又精雕細琢,與雄偉的廳堂渾然一體,被譽為“嶺南建築藝術明珠”。
陳家祠前的壁間有六幅畫卷式的大型磚雕,每幅磚雕長達4米,是用一塊一塊的青磚雕刻好了以後再連接成一體的,立體、多層次的畫面里有神話傳說、山水園林、花果禽獸、鐘鼎彝銘等。陶塑工藝集中在19座廳堂屋頂上的瓦脊;磚雕以東、西倒座外牆的最具規模;灰塑集中在瓦脊及院廊上,是南海灰塑藝人所作;木雕除梁架與大門及聚賢堂的屏風外,後座的11座雙層透雕神龕,體型高大,有“光緒十六年”、“回瀾橋劉德昌造”“源昌街時泰造”等題款。
建築中的各種雕刻裝飾,主要由建築商到省內縣組織聘請大批能工巧匠集中到廣州製作。根據現有的資料,參加磚雕制的藝人有番禺的黃南山、楊鑒庭、黎壁竹,南海縣的陳兆南、梁澄、梁進等。其中以黃南山雕刻的數量最多。
陳家祠堂在1958年修繕后闢為廣東民間工藝館。郭沫若同志曾在1959年參觀后留有一首五言詩:“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勝讀十年書。”陳家祠的建築裝飾工藝早在20世紀20年代已為國內外建築專家和學者所重視,德國和日本的建築藝術專著中已有專題介紹。
木雕
木雕在陳氏書院是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一種建築裝飾。木雕業在明代逐步趨於繁盛,隨著硬木(俗稱紅木)傢具的發展而成長,為嶺南傳統手工藝的一種。陳氏書院室內的屏門擋中、龕罩、花罩、梁架、坨墩、斗拱、檐板、雀替等,廣泛採用了木雕裝飾。
陳氏書院的木雕以浮雕和鏤雕兩種工藝手法為主,建築上下幾乎所有的木構件都雕刻著難以盡數的歷史故事和吉祥圖案。首進頭門梁架上雕有“王母祝壽”、“踐士會盟”等取材於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的木雕,其中為突出的是《三國演義》中曹操大宴銅雀台一組,描繪曹操坐在銅雀台上觀看校場各員大將比武的場面,突出刻劃了徐晃與許褚在比武後為了錦袍而爭奪難解難分的情景。
中進二十扇以歷史故事、民間傳說為題材的雙面鏤雕屏風,被譽為“民間藝人運用木頭和鋼刀雕就的歷史故事長廊”。後進大廳的11座8米高的木雕神龕罩,規模宏大,鏤刻了數不盡的龍鳳、花卉、人物故事等,是廣東現存最大型的清代木雕傑作。
石雕
陳氏書院的石雕主要是採用麻石石材。多用在抱鼓石、石獅子、月台、台基、牆裙、柱礎、劵門、垂帶、台階、欄桿、欄板及檐廊的檐柱、月梁、梁塾、雀替等地方,這些易受陽光和風雨侵蝕的建築構件都選用了花崗岩石材打造,防潮防霉又堅固耐用。花崗岩石淺灰的色調與磚木結構建築的深沉主調形成對比,相互反襯,層次分明。
陳氏書院聚賢堂前的月台是嶺南石雕裝飾工藝的代表,融洽了圓雕、高浮雕、減地浮雕、鏤雕和陰刻等多種技法。月台欄桿以各種花鳥、果品為題材,雕成。欄桿柱頭採用鏤空技法,雕有一盤盤菠蘿、楊桃、仙桃、佛手等嶺南佳果,既富有嶺南風情,又寄寓了陳氏子孫終年以果品祭祀天地神靈和祖先的虔誠敬意。
陳氏書院檐廊的外立面以檐柱、月梁、梁塾、雀替、欄桿、欄板等組成,石柱上端鑲嵌有圓雕故事人物飾件,題材有“渭水訪賢”、“曾子殺豬”、“孔明智收姜維”、“和合二仙”等;梁塾、雀替、欄板均雕有吉祥圖案或人物故事。還有大門前的一對石獅(基座已失),石匠運用圓潤簡練的線條雕琢成形體活潑、神態祥和、笑臉相迎的瑞獸,這是廣東地區石獅造型的代表。
磚雕
陳氏書院建築中,磚雕是建築主要裝飾工藝之一。外牆、墀頭、檐下等均採用磚雕作裝飾。陳氏書院正面外牆上的6幅大型磚雕,均由質地細膩的東莞青磚精雕細刻拼接而成,是同期建築中少有的大型磚雕。其中“梁山聚義”、“劉慶伏狼駒”兩幅磚雕均高1.75米,寬3.6米,其餘四幅磚雕分別是“百鳥圖”、“五倫全圖”、“梧桐杏柳鳳凰圖”、“松雀圖”,圖的兩旁還雕有不同書體的詩文。陳氏書院這種詩書畫結合的磚雕也是同期少見的。而外牆檐下及廊門上邊飾線條排列整齊,密集蒼勁、纖細均勻,垂直如線,雕工精湛,有“掛線磚雕”之稱。
陳氏書院主體建築三進三路的九間廳堂外的墀頭上,均飾有磚雕。這些磚雕頂部為縷雕斗拱出頭,中為主題紋飾圖案,上下傍邊是邊飾圖案,下部為副題圖案和落款。其題材內容有吉祥圖案、民間傳說、歷史故事等。如:“喜鵲登梅”、“老鼠啃葡萄”、“金玉滿堂”、“龍鳳呈祥”、“太師少師”、“竹鶴圖”、“杏林春燕”、“瓜瓞綿綿”、“東方朔偷桃”、“麻姑獻壽”、“和合二仙”、“天姬送子”、“群英會”、“曹操大宴銅雀台”、“玉皇登殿”、“甘露寺”、“舌戰群儒”等。
陳氏書院的磚雕,主要以浮雕為主,局部採用了透雕、圓雕、鏤空雕等技法。陳氏書院磚雕出自南海、番禺的黃南山、楊鑒庭、黎壁竹、陳兆南、梁澄、梁進等著名民間藝人之手。藝人按需布設圖案紋飾,豐富了單調的牆面,突現了廣東磚雕的風格,為陳氏書院這座建築添色不少,並成清代嶺南建築磚雕藝術的代表。
灰塑
灰塑是珠江三角洲一帶傳統建築中廣泛運用的一種建築裝飾藝術,民間藝人以石灰為主要原材料,加上發酵后的稻草或草紙,經反覆錘鍊,製成草筋灰或紙筋灰,然後根據建築空間和裝飾部位的需要設計圖案,在需裝飾的部位進行現場製作。一般先以草筋灰堆塑造型,再用紙筋灰細塑表面。待干到一定程度后,最後繪上各種色彩。
陳氏書院灰塑累計總長2562米,總面積約2448平方米,主要用於屋脊基座、山牆垂脊、廊門屋頂、廂房和庭院連廊及東西齋的屋脊上,規模之大為嶺南之冠。從陳氏書院灰塑裝飾的題材來看,有神話傳說、歷史故事、戲曲人物,以及由祥禽瑞獸、花卉果木、吉祥文字組成的各種吉祥圖案等,還有山水、樓台亭閣等風景圖案,多是民間喜聞樂見的題材。
陶塑
石灣陶塑脊飾,又稱“花脊”,用陶泥雕塑后經煅燒而成,是專門裝飾於廟宇、祠堂、會館等大型建築物上的特殊工藝。這種裝飾手法源自明末清初,盛於晚清,主要流行於我國的嶺南地區,體現了南粵濃郁的民間建築裝飾風格。
書院的正脊採用佛山陶塑共11條,分別由文如壁、寶玉榮、美玉成、吳奇玉等店造,其數量和規模反映了當時廣東陳氏宗族的經濟實力。首進5條和聚賢堂脊飾分別於光緒十七年(1891年)(聚賢堂脊飾於1976年被颱風颳倒,於1981年重塑)和十九年(1893年)燒制,中、後進的4條脊飾於光緒十八年(1892年)燒制,後進大廳的脊飾則完成於光緒十六年(1890年)。11條脊飾中以聚賢堂的規模最大,其總長27米,高2.9米,連灰塑基座總高達4.26米。全脊共塑224個人物,題材包括八仙賀壽、加官進爵、虯髯客與李靖等。其他脊飾的題材主要是龍鳳、花鳥、瑞獸、山水以及歷史故事和人物群像等。
銅鐵鑄和彩繪
銅鐵鑄和彩繪是陳氏書院建築裝飾工藝中的兩種,儘管它們在整個書院建築的使用為數寥寥,卻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陳氏書院連廊的廊柱和月台圍欄的欄板均使用鐵鑄裝飾,這在清代傳統建築中是較為少見的。民間藝人巧妙地將鐵鑄通花欄板鑲嵌在圍欄的石雕框架內,利用鐵和石之間的色彩對比以及鐵鑄的通透立體造型,使月台圍欄產生出如國畫斗方般獨特的裝飾效果,成為陳氏書院建築裝飾藝術的一大特色。其中的“麒麟玉書鳳凰圖”、“金玉滿堂”、“三陽開泰”等,由佛山生鐵鑄造,打制或鑄造而成,這些鐵鑄裝飾工藝,吸收了西方的建築裝飾手法,再結合中國的傳統文化題材元素,相得益彰。
陳氏書院大門上氣勢威武的彩繪門神。書院東西廂房繪有多幅壁畫,壁畫的主要題材有滕王閣圖、夜宴桃李,人物有王勃、李白等。書院的楹聯主要表達對祖先功績的頌揚和緬懷,光大先祖文風宏業的理想和願望。楹聯多為楷書,自成一格。
陳氏書院作為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一直在書院內舉辦各種展覽。除長期設有《廣東傳統雕刻藝術》、《廣東象牙雕刻藝術》、《廣東刺繡》、《百年陳氏書院》《舊廣州家居》等展覽外,還不定期展出石灣藝術陶、彩瓷、潮州金漆木雕、廣綉、蝕花玻璃等廣東民間工藝品館藏。
門票:10元。
門票優惠政策:
1)對身高1.2米以下的未成年人,持相關證件的現役軍人、殘疾人、滿65歲以上長者(含所有團體中的持證長者)實行免票優惠;
2)對身高1.2米至1.5米的未成年人,持相關證件的60歲至64歲長者(含所有團體中的持證長者);
3)持相關證件或可識別的中小學生個人和團體,實行半票優惠;
4)團體觀眾10人以下(含10人)不作優惠,11至20人(含20人)最低可按9折優惠,21人以上最低可按8折優惠。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每天上午9:00至下午5:30。為保證博物館的正常運行秩序,每天下午5:00停止售票或入場,5:15分開始清場。
8:30-17:30(17:00停止售票)
地鐵:地鐵1號線、8號線陳家祠站D出口。
陳家祠-公交車站:17短線;17路;104路;105路;107路;109路;128路;193路;204路;233路;250路。
陳家祠總站(中山七路)-公交車站:268路,413路,高峰快線61路,夜2路。
2020年2月,為表達對廣大醫務工作者的敬意,景區將在疫情結束並恢復經營後向醫務人員免費或優惠開放。(具體優惠細則以各景區公告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