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嶗山的結果 展開

嶗山

AAAAA級旅遊景區

嶗山,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古代又曾稱牢山、勞山、鰲山等。它是山東半島的主要山脈,嶗山的最高峰名為巨峰,又稱嶗頂,地處北緯36°10′,東經120°37′,海拔1132.7米,峰頂面積約1.5平方公里,為嶗山的主峰。

嶗山是中國海岸線第一高峰,有著海上“第一名山”之稱。當地有一句古語說:“泰山雖雲高,不如東海嶗。”

嶗山,東高而懸崖傍海,西緩而丘陵起伏,山區面積446平方公里。山脈以嶗頂為中心,向四方延伸,尤以西北、西南兩個方向延伸較長,形成了巨峰、三標山、石門山和午山四條支脈,嶗山的余脈沿東海岸向北至即墨區的東部,西抵膠州灣畔,西南方向的余脈則延伸到青島市區,形成了市區的十餘個山頭和跌宕起伏的丘陵地形。

嶗山道教的歷史沿革


因地處海濱,岩深谷幽,風景秀美,自古便被人們譽為“神仙之宅,靈異之府”,傳說山中不僅住有神仙,而且還有可致長生不老的仙丹妙藥。古往今來,許多方士、道士及文人墨客紛紛前往山中隱居修鍊及參觀遊覽。據山志記載,秦始皇曾赴嶗山求仙,會仙人安期生;徐福入東海求仙藥時曾從山中出發,今太清宮前海中尚留有徐福島,為當年徐福東渡入海之處,宮東面有一巨石,上書“波海參天”,下書“秦始皇二十八年游於此山”,傳說秦始皇曾於此東望蓬萊。
唐宋時帝王好方術,修仙學道之士視嶗山為幽奧尋真之境,許多方士道人進入山中修鍊,並修建宮觀。唐、宋兩代嶗山道教肇興,元、明兩代達到鼎盛,至清代不衰。嶗山道教由於王重陽所創全真派的入統,開創了全新的局面。全真道北七真均涉足嶗山,丘處機三次到嶗山說法闡教,影響深遠。嗣後,北七真在嶗山各創宗派,爭建道觀,至明代達到鼎盛時期,遂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之繁榮。迄今道眾均為道教全真派。根據《膠奧志》、《嶗山志》等書記載,嶗山道教廟宇不止九宮八觀,峰前崖后,山坳澗旁還有很多小道庵。嶗山道眾常說:“嶗山道觀天上星,七真降臨歸正宗,若問宮觀誰為首,老君峰下太清宮。”在嶗山道教發展的漫長過程中,有李哲玄、劉若拙、丘處機、劉處玄、李志明、徐復陽、張三丰、孫玄清、耿義蘭、齊本守等著名道人受過皇帝敕封。

著名宮觀


嶗山尚存道觀有太清宮、上清宮、明霞洞、太平宮、遇真宮、華樓宮、蔚竹庵、白雲洞、明道觀、關帝廟、百福庵、大嶗觀和太和觀。其中,太清宮、上清宮、明霞洞、太平宮皆修葺一新,成為道教宗教活動的重要場所。
遇真宮
建於元朝,有三殿,殿中神像都是元代彩塑,價值較高。玉皇殿上有塊翹首鶴狀巨石,上鐫一洞叫“仙鶴洞”,洞上有丘長春書“仙鶴洞”三字。洞旁有徐復陽墓,墓東有“捨身台”,台上有“煉魔石”,台東下面是一道深澗,名叫“摸錢澗”。
明霞洞
一塊巨石構成,石上刻有“明霞洞”三字,傳說當初洞很大,清康熙年間一場雷雨,洞忽然坍塌,如今洞石大半埋在地里。“明霞洞”的西面有斗姆宮,是元代所建,明朝隆慶年間,道士孫紫陽重加修繕,洞西旁挺立的巨石上,刻有“孫紫陽修真記”。從洞后梯形小徑而上是“紫陽洞”,即孫紫陽的靜養處,洞左側有一小洞名“三峰洞”,傳說系張三丰所鑿。
華樓宮
創建於元泰定年間(1324-1328),天順年間(1328)重修,宮右上有大石壘迭的峰頂,叫“凌煙崮”,崮南下為“山岩子洞”,洞中藏有元朝道士劉志堅的遺骨,洞門如今敞開著。據傳說,洞口起初封閉,明萬曆年間,由於雷雨,洞門忽然開裂,洞中劉志堅的遺蛻完好如故。如今洞中劉志堅的遺蛻已失,洞旁石上鐫“雲岩子劉志堅永止門三陽洞”等字。雲岩子劉志堅是華樓宮的初建者,在宮中修行30年,死後其弟子為其立了一座行狀碑,敘述其苦修經過,碑文由元大學士趙世延所撰,現立於宮中。
太平宮
建於宋初,是宋太祖為華蓋真人劉若拙敕建的道場,當時命名為“太平興國院”,又稱“上苑”。宮內照壁上刻有“海上宮殿”四字,相傳是敕建時所題。
上清宮
簡稱上宮,宋初敕建,元朝大德年間道士李志明,重加修整。丘長春在此留有不少石刻,庭中石上鐫“訪道山及青玉案詞”一首,另一石刻“上清宮”三字,宮西巨石上鐫“鰲山上清宮”並詩十絕。在宮南有丘長春墓,據元史記載,丘長春的遺蛻在北京白雲觀,這裡應該是他的衣冠墓。
太清宮(見嶗山台清宮條)
嶗山宮觀之首,與上清宮、太平宮同是宋太祖為華蓋真人敕建的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