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化理論
涵化理論
涵化理論(Cultivation Theory),又稱培養理論、教養理論,涵化假設、涵化分析。最早系統地由格伯納提出。1967年,格伯納及其同事在美國全國暴力成因及預防委員會的資助下於賓西法尼亞大學的安南堡傳播學院開始了他們一系統有關電視內容的研究。不僅關心電視節目中的暴力的量,也關心它的質。格伯納還發展出“暴力指標”(Violence Index)的概念。電視的“涵化”效果:即潛移默化的效果。
該理論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末期,以美國學者格伯納為代表。當時,電視媒介所發揮的社會影響力尤其是負作用越來越大,美國暴力和犯罪問題十分嚴重,美國政府成立了“暴力起因與防範委員會”,格伯納主持的“培養分析”就是在該委員會的支持和贊助下開始的。
教養理論的開發是為了解釋看電視對人們的理念、態度和價值觀的影響。其最初的著眼點有兩個,一是分析電視畫面上的兇殺和暴力內容與社會犯罪之間的關係;二是考察這些內容對人們的認識社會現實的影響。
格伯納認為,對大量看電視的觀眾來說,電視實際上主宰和涵蓋了其他信息、觀念和意識的來源。所有接觸這些相同消息所產生的效果,就是格伯納等所稱的教養效果。研究的一個重要結論是:電視節目中充斥的暴力內容大大增加了人們對現實社會環境危險程度(不安全感)的判斷。
“培養分析”後來受到檢驗、質疑和發展,80年代初形成了“主流化”的思想,視野不斷擴大,更多地關注媒介所建構的符號現實與社會文化各層面的觀念現實,而不是暴力與恐懼之間的直接線性關係。
80年代后,涵化理論受到學術派的質疑,格伯納對研究進行調整,不再注重觀眾看電視多少與他們認知行為之間的關係,而是將重點放在電視內容對其他方面態度的影響,並稱之為“主流效果”研究
每個人的審美、信念、價值觀都不盡相同,多元化的傾向,因為觀賞電視而變得與電視上呈現的主流意見相認同。看電視少的人意見較難統一,因此,電視在社會文化傳播中能夠發揮整合作用,電視的涵化功能不是單方面的而是一種多方向過程,類似重力吸引作用。
“共鳴效果”:電視中所播放的內容、發表的觀點與個人所持觀點相一致或相近,則涵化效果就有顯著擴大的趨勢。
第一,在現代社會,大眾傳媒提示的“象徵性現實”對人們認識和理解現實世界發揮著巨大影響。由於大眾傳媒的某些傾向性,人們在以上中描繪的“主觀現實”與實際存在的客觀現實之間正在出現很大的偏離。同時,這種影響不是短期的,而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教養”的過程,它在不知不覺當中制約著人們的現實觀。
第二,社會要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存在和發展下去,就需要社會成員對該社會有一種“共識”。大眾傳媒在形成現代社會的“共識”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尤其是電視。通過對象徵性事物的選擇、加工、紀錄和傳達,電視等大眾傳媒取代了多樣的社會因素,使人們共享相當同質的社會真實。
第三,大眾傳媒具有特定的價值和意識形態傾向,通過“報道事實”、“提供娛樂”等形式傳達給受眾,從而潛移默化地形成人們的現實觀、社會觀。大眾傳媒的“教養效果”,主要表現在形成當代社會觀和現實觀的“主流”,而電視媒介在主流形成過程中發揮了強大的作用。
第四,主流化與共鳴。當大量看電視導致不同社會群體的意見趨同化時,就會發生主流化的後果。當教養效果在人口的某一特定群體中非常突出時,就會發生共鳴。
第五,電視媒介在形成當代現實觀和社會意識的“主流”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是因為:①電視擁有最多的受眾,每天的接觸時間最長;②不需要接觸印刷媒介所必需的識字能力;③電視把視聽覺手段結合在一起,擁有強烈的目擊感、現場感和衝擊力;④現代人從幼年時代就與電視生活在一起,很難把“電視中的世界”與現實世界加以區別;⑤電視廣泛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部分(包括兒童、低學歷者以及貧困階層)。電視的這些特點,使得它發揮著歷史上其他媒介所未曾有過的巨大威力。人們在電視中看到的場景同現實生活中遇到 的場景有重合時,會大大提高
第六,“教養”是一個“雙向吸引”過程。“主流化”作用並不是對所有人都有影響,而且其效果也是因為傳播的內容而異。
北美傳播研究的學術傳統以耶魯學派的實驗心理學和哥倫比亞學派的應用社會學為主流,格伯納的研究開闢了第三條道理,即所謂的“文化取向”研究,被稱為美國土生土長的批判學派。如果說前二者建立在數理分析的基礎之上,對於電視則言是一種外部研究的話,那麼格伯納的安南堡研究小組文化指標研究既注重外部研究又深入到電視運作機理的內部。
安南堡研究小組承擔的研究內容包括:
(1)黃金時段節目中描述暴力的內容分析;
(2)有關美國人暴力經驗的全國性調查。
1、電視是人類進程中一個極為重要的角色,具有涵化功能。
電視涵化理論的最基本的假設是電視是一種具有強大效果的傳播媒體。受眾對媒體的依賴性越來越強。
電視這一媒介與其他媒介有著不同的特點:
(1)電視的一個最基本的特點是視聽兼備。
(2)電視具有很強的真實性和現場感。{編碼、解碼的直觀性。電視圖像的現場性。受眾的參與感。}
(3)電視讓觀眾產生強烈的參與感
2、電視是潛移默化的意識形態工具。
人們選擇電視的通常目的是“娛樂”。而在格伯納看來。娛樂內容最可能發揮涵化效果。
格伯納認為:電視是現代社會的文化指標,文化透過大眾傳播與其自身溝通,而這樣的溝通則維繫或修正出文化內一致的價值觀。
3、涵化理論的假設與“主流效果”研究的修正
格伯納認為涵化理論認為,接觸電視較多的從比接觸電視較少的人更容易認同電視所描繪的世界,而電視所描繪的世界又基本上存在一種普遍的規律,即都在灌輸社會中的主流意識形態和文化價值。
這一理論可以分析為幾個層次。
A、看電視較多者會比看電視較少者更覺得世界醜陋、令人不舒服的。
B、電視所描繪的世界與真實世界迵然不同。
C、看電視較多者對世界的認知與電視所描繪的情形十分接近。
傳統的效果研究關心短期的效果,這是刺激—反應理論或皮下注射論、魔彈論的範式,而涵化分析認為媒介最主要的效果並非在改變受眾,而是維持某種社會結構,使觀眾對世界的認知符合既有的價值規範和政治經濟論秩序。
涵化理論所關注的是電視對觀眾產生潛移默化的長期效果,認為電視提供給社會各階級的人一套同質化的“隱藏課程”,提供一個環境,並且對不同的人提供一套對生活、生命的解釋。它的效果不在於使受眾產生變化,而是要使受眾不發生變化。
理論上講,涵化理論的一些結論某程程序上印證了英國文化研究派、法蘭克福學派等的電視媒介影響受眾意識形態的觀點,是對符號理論、意義理論和模式化理論的合理繼承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