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胡基

打胡基

胡基,又叫土坯,是一門古老的傳統工藝,也是古老就地取材的建築材料。即在青石板上,用特製的木模框,填上濕黃黏土,用柱子捶實,製成四邊稜角分明,兩面光平的土塊,曬乾后,即可做建築的主體材料:砌牆、盤炕、泥爐灶,用途十分廣,是過去黃土地上人們搞建築必不可少的東西。

在一些地方,埋葬死者時,非得要胡基去擋墓窯口,而且壘到最後,留一塊胡基的空隙,用白酒浸些燒紙,點著用鐵杴倒進墓窯,叫烘窯子。火倒進去了,窯口壘嚴了,於是開始了卷墓坑,大家七手八腳卷土填墓。墓堆捲起來,還要用胡基壘一個供桌,放燒紙的盆子和供品。

胡基已成為喪葬必備的東西,成為一道民俗,以致後來胡基沒人打了,難尋了,只好拆舊牆,用舊胡基。近年,實在找不到了,便用石板或水泥預製板代替。

胡基的歷史


胡基的歷史有多久?已難確切考證。反正大家在千年古剎,在古老的廟宇宮殿,在古碑樓、古墓穴,在古宅古牆之中,到處都能看到胡基的身影。老人講:“這是幾千年前,魯班傳授給人們的,是這位祖師爺為解決群眾建築困難而發明的。”
打胡基的相關物品和場景
打胡基的相關物品和場景
過去燒磚不容易,煤炭缺,往往用麥秸燒。麥秸是牲口的口糧,拿不出多少去燒磚。因此,磚缺得出奇,價也貴得嚇人,人人惜磚似玉。在那磚十分珍稀的年代,胡基簡直成了人們建設的必備物資。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準備建築材料,往往是從打胡基開始。誰家打起幾垛胡基,於是人們就知道這家要叫匠人,要搞基建了。

胡基的製作工藝:


打胡基是一門出力活,沒有一定的體力是干不動的。
打胡基又是一個技術活,有的人會打,不會摞,往往摞起便倒塌。人們便取笑:“會打不會摞,不如靜靜坐。”打胡基要選好位置,要取土方便,通風向陽,有摞胡基的場子。胡基摞子距離遠近很講究,要距石板恰到好處。遠了,來回多跑路,費體力,費時間,影響速度;近了,摞不了幾垛,又得平場子,搬石板,誤工誤時。這裡有個優選法的道理,稍不留神,就影響每天打胡基的數量。平場子還有些學問,要選擇水浸不到的地方,要墊高一點,踏實拍平,兩頭略高一點,這樣的摞子不易倒塌,上邊蓋些東西,下一點雨濕不了胡基。摞子的道路要暢通,盡量離建築工地近一些,以便運輸方便。打胡基要了解氣象,要選擇有幾天晴朗的好日子,好乾好收拾。如果選時間不慎重,胡基剛打好,遇到天下連陰雨,一切都全泡湯。
胡基對土的要求很嚴,要凈土、素土、純黏土,任何含雜質的土都不宜用。土的濕度更講究,不能幹,幹了不粘,不結實;不能過濕,過濕太泥,打不好,摞不起。只有土的含水量適宜,打胡基不僅速度快,而且好看,結實耐用。有的行家,在土的濕度上十分講究,確保他的胡基幹了,從架上掉下來,都摔不破。
打胡基的工具四大件:模子、柱子、草灰和青石板。青石板和柱子越光越好。青石板上,放上模子,撒些草灰,以防沾土,再填進三杴黃土,用杴拍光,縱身一跳,雙腳尖朝前一踩,然後雙腳跟往後一踩,再一隻腳從中間前後兩踩,使土蟄伏下來。這時,雙手抓柱子柄,由中間狠捶兩下(一下分兩次,實際是四下),兩頭由前及后,用柱子輕點,便完了“三杴(土)六腳十二個柱窩”的工序,一個胡基便成了。那些打胡基的行家,像一個好舞蹈演員一樣,輕巧、瀟灑、自如,次序井然,不慌不忙,腳不走空步子,手不作空動作,一招一式,準確輕巧,打得快,摞得好,乾淨利落。

打胡基的匠人受尊敬


鄉鄰們對會打胡基的人十分器重,不光是給誰家幹活,誰家都當貴客,供煙供茶,改善伙食,就是平時誰家做了好飯都喜歡請他來品嘗。誰家娶妻、生子宴賓客,也喜歡叫他陪客人。說實在的,會打胡基的小夥子,找對象都比別人優勢多。過去,鄰村一位會打胡基的小伙,在相親時,禮物薄了些,受到冷落,他十分尷尬,便踱到門外溜達。碰巧一位初學打胡基的打不好,摞不起,十分為難。這個小伙主動上前指導,並示範操作,越干越得勁,竟連學的人也被冷落到一邊。半晌時間,就打成一垛,乾淨利落,學的人看得入了迷,引得多人圍觀叫好。小夥子出了風頭,滿臉紅光,十分得意。這時,姑娘她爸趕來叫小伙吃飯,一看這情景,心中先看上了這個小伙,一時大家都誇他為女兒選了一個好女婿。丈人丈母臉上都有光彩,一門親事就這樣訂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