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半島

江陰半島

江陰半島,是中國一個島嶼名,位於福建省東部海岸,地質主要為砂頁岩、花崗岩,地貌以丘陵、平原為主。

基本介紹


江陰半島 (Jiānɡyīn Bàndǎo)
在福建省東部海岸。向南伸入興化灣,東與龍高半島對峙,西南與笏石半島相望,南有西?杯島。舊以島在虞陽江之南(1971年築嶺下海堤,西與漁溪鎮連),故名。面積72平方公里,南北向條狀。由凝灰熔岩、砂頁岩、花崗岩組成。以丘陵、平原為主。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北部丘陵海拔多在150米以下,最高峰雙髻山海拔439米。南部平原地面高程在50米以下。產水稻、小麥、花生、大豆等。灘塗以養殖蛤、蠣、紫菜、蝦為主。有江陰、新港鹽場。有公路接福分(詔安)公路
江陰半島位於興化灣北側。興化灣是福建省最大的海灣,水域面積六百一十平方公里,理論水深大於十米和二十米的深水面積,分別占水域面積的五分之一和十五分之一,與外海深水域連片。江陰半島岸線總長度為二百三十三公里,航道通暢、錨地充足,掩護尚好,泥沙沖淤基本平衡,終年不淤不凍,實屬天然深水良港。因此,江陰半島具有良好的深水海港開發條件,可以開闢成福州最具規模的外海深水港區。可以建造三十個一至三十萬噸級的大型深水泊位,是福州地區惟一能建造十萬噸級以上碼頭的港區,可建成二十五至三十萬噸級航道,滿足二十萬噸級以上大型船舶的靠泊和掉頭需要,因此具備開闢國際港口條件。
江陰半島地處台灣海峽西岸中部,江陰港區前沿距福州市中心區八十五公里、距福清市區四十五公里;與台灣一水之隔,距台中一百海里、基隆一百五十海里、高雄一百八十海里;陸鄰福廈交通走廊,距馬尾港一百一十三海里,距香港三百六十海里,具有良好的區位條件具有臨海近台的獨特區位優勢,是中國南北海運主通道的交通要衝。其交圓100公里是福建省經濟及外貿最發達的區域,經營半徑可輻射到江西和浙江境內,是台灣製造業和加工業向外轉移最佳最近的承載基地,建成后的船靠泊將會進一步帶動福州貿易經濟。
江陰半島中部為山林地帶;南部地勢平緩,陸域廣闊,是發展工業的良好用地;環島沿海地帶為一些農田、宅基地、鹽田、水面和灘塗用地。因此,環江陰半島區域南部深水岸線陸域及近岸成片淺灘,可為港區與臨海工業提供建設用地六十三平方公里。其中,陸域三十三平方公里,灘塗三十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