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結石

肝結石

肝徠結石是一種消化系統疾病。是由於膽道的細菌感染、寄生蟲感染及膽汁滯留導致的。表現為上腹部疼痛、寒戰、發熱、面色蒼白、皮膚鞏膜黃染等。治療主要依靠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及其他治療。可引發急性膽管炎、急性化膿性膽管炎、膽囊胃腸道瘺等併發症,嚴重者可導致毒血症和感染性休克。經積極治療,一般預后較好。

就診科室


● 消化內科或內科、普通外科或外科

病因


● 肝結石的病因與細菌感染、寄生蟲感染及膽汁滯留有關。

癥狀


● 肝結石的表現為:
● 上腹部疼痛,膽絞痛或持續性脹痛,部分患者疼痛不明顯,肝區及下胸部有經常性疼痛不適,常放射至背、肩部。
● 寒戰、發熱。
● 面色蒼白。
● 皮膚鞏膜黃染。

檢查


● 確診肝結石主要依靠血常規、肝功能檢查、X線檢查、超聲檢查、CT檢查、磁共振成像等檢查。

血常規

● 需要採集血液,通過血細胞的數量變化及形態分佈作為診斷依據,其中白細胞、紅細胞計數具有診斷參考價值。

肝功能檢查

● 通過各種生化試驗方法檢測與肝臟功能代謝有關的各項指標、以反映肝臟功能基本狀況的檢查。

X線檢查

● 檢查可查看肝內有無結石情況,有助於診斷。

超聲檢查

● 可通過B超查看肝內膽管及肝葉情況,有助於診斷。

CT檢查、磁共振成像

● 檢查可見肝臟輪廓及肝葉大小等情況,有助於診斷。

診斷


● 醫生診斷肝結石,主要依據癥狀、血常規、肝功能檢查、X線檢查、超聲檢查、CT檢查、磁共振成像等進行診斷。具體診斷依據如下:
● 癥狀:上腹部疼痛、寒戰、發熱、面色蒼白、皮膚鞏膜黃染等。
● 血常規:檢查提示貧血。
● 肝功能檢查:肝功能異常。
● 超聲檢查:檢查顯示肝內膽管擴張明顯,肝葉有強回聲光團彌散。
● X線檢查、CT檢查、磁共振成像:檢查可見肝輪廓清晰,表面不光整,肝葉大小、比例失常。

鑒別診斷


● 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上腹部疼痛、寒戰、發熱、面色蒼白、皮膚鞏膜黃染等癥狀,容易與肝結石混淆,這些疾病有肝內膽管結石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醫生主要通過血常規、肝功能檢查、X線檢查、超聲檢查、CT檢查、磁共振成像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對於肝結石的治療主要依靠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及其他治療。

藥物治療

● 在手術后,通過留置的T管,灌注各種溶石藥物,如甲基叔丁醚、辛酸甘油單脂、右旋檸烯等,溶解殘餘結石。

手術治療

● 儘可能在手術中取凈結石,解除膽管狹窄。
● 完成膽腸吻合內引流術,保證膽管流出通路通暢。
● 切除肝內感染性病灶。

其他治療

● 機械排石治療。
● 腔鏡微創治療。

危害


● 肝結石可引發急性膽管炎、急性化膿性膽管炎、膽囊胃腸道瘺等併發症,嚴重者可導致毒血症和感染性休克。

預后


● 肝結石積極治療一般預后較好。

預防


● 積極治療膽道的細菌感染、寄生蟲感染等疾病。
● 定期體檢: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 增強體質,提高自身抵抗力。
● 注意勞逸結合,多參加體育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