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和鐵路

喀和鐵路

鐵路和鐵徠路(Kashi-Hetian Railway),簡稱喀和線,是中國一條連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市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市的國鐵Ⅱ級客貨共線鐵路,是南疆地區重要的一條鐵路幹線,也是中國鐵路中長期規劃新藏鐵路中的一段。

鐵路始建於2008年7月 ;於2010年12月開通運行"和諧號"內燃機車貨物列車 ;於2011年6月28日開行客運列車。喀和鐵路在喀什站與南疆鐵路接軌,經喀什、疏勒阿克陶英吉沙莎車澤普葉城、皮山、昆玉、墨玉、和田等縣市,東接和若鐵路,全長484.55公里,項目預計投資46.39億元。

喀和鐵路在國家規劃鐵路網本屬於十二五規劃,國務院32號文件下發以後,國家發改委、鐵道部等有關部門在自治區有關部門的配合下,把南疆喀什到和田的鐵路提前到了十一五規劃里。喀和鐵路的開工建設,必將促進喀什地區、第十四師昆玉市、和田地區發展,對經濟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位於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連接和田與喀什的喀和鐵路已提前開工,2010年12月開通運行“和諧號”內燃機車貨物列車,並在2011年7月左右開用客運列車。加速南疆三地州(喀什地區、和田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經濟社會發展。

歷史沿革


2006年3月底,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專家就喀和鐵路項目進行可行性調研;7月,完成了喀和鐵路建設必要性及方案研究(初稿) 。
2007年,完成喀和鐵路項目設計審查和評審等工作。
2008年7月3日,喀和鐵路正式開工。
2010年11月6日,喀和鐵路全線鋪通。
2010年12月30日,喀和鐵路開通貨運列車。
2011年6月28日,喀和鐵路開通客運列車。

線路站點


設計參數
線路參數
線路等級國鐵Ⅱ級
鐵路規模單線
設施類型內燃機牽引
設計速度120千米/小時
限制坡度6‰
最小曲線半徑3000米
到發線有效長度850米
機車類型DF系列
牽引質量4000噸
閉塞類型自動站閉塞
沿線站點
截至2010年11月,喀和鐵路共布設10個車站。
車站序號車站名稱里程(千米)車站地址區域管理
1喀什站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市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
2疏勒站14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疏勒縣
3阿克陶站38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
4英吉沙站66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英吉沙縣
5莎車站187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莎車縣
6澤普站210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澤普縣
7葉城站246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葉城縣
8皮山站327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
9墨玉站468
10和田站485
線路走向
喀和鐵路自南疆鐵路喀什站引出,經喀什、疏勒、阿克陶、英吉沙、莎車、澤普、葉城、皮山、昆玉、墨玉、和田等縣市,東接和若鐵路,全長485千米。

運營情況


2019年9月20日,喀和鐵路首次開行3對直達特快旅客列車。包含硬座、軟座和硬卧三種座位類型。列車早、中、晚各開行一對,中途停靠墨玉、昆玉、皮山、莎車等8個縣市,全程運行時間最短只有3小時56分,相比以往普快列車節省大約3個小時。和田與喀什的往來旅客列車達到14列。
2011年6月28日至2011年12月31日,喀和鐵路開通半年安全發送旅客86.5萬人次。2011年6月28日至7月31日,喀和鐵路平均每趟列車上座率達110%左右,共發送旅客19.3萬人次。截至2012年6月28日,喀和鐵路運送旅客量達173.6萬人次。

建設歷程


開工建設

喀和鐵路(喀什至和田鐵路)於2008年7月3日開工建設。喀什至和田鐵路是國家和自治區重點工程,也是全國鐵路中長期規劃新藏鐵路的一段。工程由南疆鐵路喀什車站接軌,沿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經疏勒、阿克陶、英吉沙、莎車、澤普、葉城、皮山、昆玉、墨玉等縣至和田市,東接和若鐵路,正線全長487公里,投資估算總額46.4億元。全線共設10個客運車站,規劃運輸能力為客車每日6對,貨運每年1300萬噸。
喀至和鐵路的開工建設能有效加快區域礦產、旅遊資源開發,改善沿線地區投資環境,推動南疆三地州加快發展,完善自治區路網布局,進一步促進新疆自治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全線鋪通

201徠0年11月6日,喀和鐵路終點和田火車站鞭炮齊鳴、彩旗飄揚,北京時間下午18點17分,隨著大型鋪軌機將最後一排軌枕穩鋪在路基上,和田198萬人民期盼已久的喀和鐵路軌道全線鋪通。
在加緊鋪軌的同時,鐵路沿線火車站建設也在加緊施工,在和田火車站,站房主體工程已經完成,站台、進站天橋、出站地道和引橋建設正加緊進行。和田火車站為新疆僅次於烏魯木齊站的第二大火車站。喀和鐵路的接軌貫通,通車后,必將成為和田工農業產品出貨、出疆、大進大出,深購遠銷的大通道,為和田建成區域性中心城市打下堅實的基礎。

貨運開通

2010年12月30日上午,隨著一聲長長的汽笛聲,第一列火車緩緩駛出和田站。惠及新疆南疆300多萬各族群眾的喀什至和田鐵路全線通車,結束了新疆最南部的和田地區不通火車的歷史,並創造了鐵路建設史的高速度。

客運開通

和田到烏魯木齊首趟客運列車開通
和田到烏魯木齊首趟客運列車開通
2011年6月28日,喀什—和田鐵路客運正式開通。

工程概況


標段

第一標段(S1):DK1443+000(既有喀什車站中心裡程)~DK127+000段線路長度128.933公里。主要工程數量:改移道路14公里、跨線橋3座;路基土石方1042.13萬斷面方;特大橋1座1555.6延長米;大橋8座1753.59延長米;中橋37座2266.04延長米;小橋11座352.54延長米;箱型小橋40座2917.45延長米;涵洞454座7958.70延長米;圓涵152座2664.60橫延長米;蓋涵36座631.10橫延長米;框架涵266座4663延長米; 渡槽3座180.6延長米;房屋19910m²;車站包括: 喀什、疏勒、阿克陶、英吉沙、克孜勒。 2.4.1.2 第
第二標段(S2):DK127+000~DK319+000段線路長度190.295公里。主要工程數量:改移道路18.873公里、跨線橋5座;路基土石方1412.38萬斷面方;大橋10座2331.39延長米;中橋40座2830.48延長米;小橋9座276.78延長米;箱型小橋28座2773.3延長米;涵洞674座11815.3延長米;圓涵225座3944.3橫延長米;蓋涵53座929.1橫延長米;框架涵396座6941.9延長米;;房屋15175m²;車站包括: 馬牙克、托洛拉克、莎車、澤普、葉城、闊什。2.4.1.3
第三標段(S3):DK319+000~DK498+800段線路長度168.927公里。主要工程數量:改移道路12.086公里、跨線橋5座;路基土石方1046.95萬斷面方;特大橋1座624延長米;大橋9座2225.36延長米;中橋30座2418.04延長米;小橋19座504.98延長米;箱型小橋26座1989.20延長米;涵洞633座11096.50延長米;圓涵211座3698.80橫延長米;蓋涵50座876.50橫延長米;框架涵372座6521.20延長米;房屋24915m²;車站包括:皮山、藏桂、二二四團、墨玉、和田。 2.4.2 工程施工專業標為二個標段 2.4.2.1
第四標段“三電”標(SD):全線(DK1443+000既有喀什車站中心裡程~DK498+800)主要工程數量:通信線路524公里;信號連鎖道岔201組;電力架空線路593公里;電纜線路63.45公里。
第五標段 鋪架標(SP):鋪架DK1443+000~DK498+800 主要工程數量:正線鋪60標準軌483.03公里;站線鋪軌51.033公里;道岔168組;鋪道床158.49萬立方米;制、架梁725孔;制存梁(枕)廠1處,鋪架基地等大臨設施。 2.5計劃工期 新建鐵路喀什至和田線工程,計劃總工期30個月。

標段進度

1、S1標段計劃2008年12月15日開工,2011年6月30日竣工。
2、S2標段計劃2008年12月15日開工,2011年6月30日竣工。
3、S3標段計劃2008年12月15日開工,2011年6月30日竣工。
4、SD標段計劃2009年07月01日開工,2011年6月30日竣工。
5、SP標段計劃2008年12月31日開工,2011年6月30日竣工。

客運線路


隨著喀和鐵路的建成及貨運的開通,2011年6月28日首列旅客列車開通。列車途經和田地區、喀什地區、阿克蘇地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吐魯番市、烏魯木齊市等地,沿途設置和田、墨玉、昆玉、皮山、葉城、澤普、莎車、英吉沙、阿克陶、疏勒、喀什、阿圖什巴楚、阿克蘇、新和庫車、輪台、庫爾勒、焉耆、和靜、吐魯番、烏魯木齊等站點。往返列車全程硬座票價113元,硬卧下鋪票價241元,於2011年6月20日開始售票。
5825次全程運行37時40分,上午9:00由和田火車站發車,次日22:40到達始到站烏魯木齊火車站
5826/7次程運行34時57分,上午9:00由烏魯木齊火車站發車,次日19:57到達始到站和田火車站。

建設成果


克孜勒河特大橋是喀和鐵路的控制性工程之一,於2008年8月30日開工建設,工程位於喀什市多來特巴格鄉附近,橫跨克孜勒河與315國道,全長1348.83米,包括42個墩台。
克孜勒河特大橋橫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市污水處理廠、氧化塘、克孜勒河、315國道,施工中克服了克孜勒河承壓水、當地物資匱乏、315國道車流量大,冬季施工等困難,順利完成工程施工。

價值意義


喀和鐵路開通后,使沿線地區的旅遊業得到快速發展。旅遊景點得到進一步開發和利用,並且帶動商貿、餐飲、交通等相關服務業快速發展,進而帶動沿線地區的城鎮化快速發展,使更多人實現就業,增加收入。喀和鐵路的開通,極大改變地區投融資環境,提升了城市品位,促進各類資源轉化,以及實現經濟結構調整,使地區經濟發展實現多輪驅動。喀和鐵路開通后,加快物資流通同時,也加快人員流動,不論是鐵路線上工作人員,還是乘坐火車旅行的人們,都能夠和諧相處,互幫互助,實現各族人民大融合、大團結。這是一條團結線、致富線和幸福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