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山
修山
修山矗立於湖南省 桃江縣資水之濱,中國歷史名山,距桃江縣城西北15公里處,主峰海拔375米,濱資江北岸。清同治《益陽縣誌》載:“峻峰如削,卓立資濱,或以即為湘山,黃帝南巡所登”。
讀音:xiū shān
遠望修山,宛若仰卧少女,面目秀美。近觀則見一峰聳立,形如裸女,人稱東方維納斯。她頭枕青山,長發飄垂,仰面青天,下顎高翹,細腰小腹,乳峰隆起,伸臂張腿,那白練般的一線山泉從兩腿的山坳里飛流而下,悄然注入江中。這巨幅大自然的傑作,彷彿要勾勒出中華民族最古老祖先女媧氏的豪放而坦蕩的輪廓、為母系氏族時代永刻一道痕迹於人間似的。這樣,夙稱有“山川之勝,人文之藪”的修山,其自然形勝也就夠潤目怡神了。但是,地靈人傑,無獨有偶,這裡更有一幅亮麗無比的人文景觀——中華人文始祖黃帝登修山,在蘊藏幾千年,經過多少代人的精心發掘后,也終於嶄露端倪,可供憑弔了。
修山名的歷史演變
修山又名熊湘山,湘山。《史記·五帝本紀》有黃帝“南至於江,登熊湘”的記載。黃帝登修山時,仰望山峰酷似熊耳,俯視山麓與江水相親相合,熊湘之名是黃帝當時一剎那間的極凝鍊的形象語言結果。黃帝當時南巡走的是今修山西側的軒轅古道,從修山西側觀察,山峰漸次變化,中峰與前峰隨著觀察者的移動以至完全重合,三個峰變成兩個峰,酷似熊耳。《湖南通志》載:熊耳山在縣西。益陽縣(桃江原屬益陽)有熊耳山,東西各一峰,如熊耳狀,因以為名(《史記·封禪書》注);或又謂之熊湘山(舊志),修山在縣西南八十里,史記黃帝登熊湘乃二山,一為熊耳,一為湘山,湘即修山(《一統志》)。湘山,應劭曰,在益水之陽(《漢書·地理志》)。
隨著時代的變遷,水陸交通條件的改善,軒轅古道隨之廢棄,人們見不到黃帝從西側到熊湘的景象,卻見三峰並立,便省略熊,直呼湘山。《漢書·地理志》保存了這一史料。湘山之名一直使用到唐代。
後由於社會交往頻繁,人們發現湘山這個簡化名與洞庭湖湘山同名,因此幾番尋求一個具有紀念黃帝登熊湘的特殊山名,到唐朝末年,才以修山替代“湘山”之名。這一“修”字,可謂神來之筆,既描寫了修山挺拔秀麗的自然風光,又別有內涵,因為《史記·五帝本紀》中論述“軒轅修德振兵”。可見這一名一字之用心良苦,表達了後人對黃帝登熊湘修德振兵的無限緬懷,自此,清代《一統志》和《湖南通志》均稱湘山為修山。
修山是出美人的窩
熊湘山、湘山、修山這一山體名稱的歷史演變無不展現出這座神奇的山巒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自古至今修山流傳著兩個版本的動人傳說,一個是神話版美人窩是修山的傳說,一個是山寨版羞女化為青山裸女的傳說。
神話版傳說是女媧創造了修山美人窩。據傳中國上古神話中創造人類的女神女媧,來到桃花江畔修山山峰下,美麗的風景使她心花怒放,於是便動手製作美人形。她從荷塘採摘蓮藕、荷葉、荷花。用蓮藕紮成七個人形骨架,牛脂塗上便成為肌膚,荷花貼面,荷葉作衣裙。然後,將他們安放在修山靜養。七七四十九天後,便可成鮮活的美人。時過了六七四十二天,可是這幾個人尚無水色。這時共工為爭帝位與祝融相戰,不惜以頭觸不周山,天柱折,地維絕,蒼天裂縫,天河水傾瀉,不周山似大海中的浮邱,一時天昏地暗。女媧只好將七個美人安排到桃江天井山上,自己去不周山補天。
補天之後的女媧,把七個美人接回修山,終因心力竭盡而歿,臨終前挂念沒有水色的七個美人,對她們說:我死後山下有股清泉流出,乃我體內之精華。你們以此去養育你們和子孫吧。七個美人暢飲修山水后都成長為天姿國色的美人。至今,桃江流傳著:“喝了修山水,人人變得美”之俗語。不久,她們各自婚配,繁衍生息。她們的後代像母祖女媧一樣,個個國色天香,傾城傾國,自此修山便成為天下聞名的美人窩。
黎錦暉先生就因為有一個美若天仙的修山女同學,而創造了《桃花江是美人窩》,成為天下流行的一首歌。桃花江是美人窩,其實美人窩在修山。
山寨版傳說修山山體是美麗村姑的化身。在很久以前,資江邊住著一位純真美麗的少女,因為她性情溫柔,為人靦腆,所以,人們親昵地稱她為羞女。羞女與一個勤勞的後生相親相愛,正準備成親時,後生為抵禦異族入侵而應徵上了戰場,一去音訊全無。羞女思念郎君,常在江邊望後生早日歸來。一天,貪色的麻子縣官遊玩至此,一見羞女,忍不住色膽包天,即上前非禮。羞女嚇得轉身就跑,縣官哪肯丟掉這到口的美食,拔腿就追。追到江邊,麻子縣官猛地一把扯掉了羞女的衣裙。羞女又羞又急,赤身裸體跳入了資江。剎那間,天空烏雲密布,電閃雷鳴,暴雨傾盆。俄傾又雲收雨散,風平浪靜,羞女化成了一座青山裸女仰卧江濱,而麻子縣官則被衝到下游,變成了一塊麻石。為了紀念羞女,人們又把修山叫羞女山。而那塊麻石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被人開發利用,打造成條石、石獅子、鋪路等,由於石質好,用途十分廣泛,也算麻子縣官泉下積德了。
著名益陽籍女作家葉夢,在1983年發表的成名作《羞女山》文中,用她那優美流暢的文筆、對化為青山裸女的美麗修山體態,作了寫真的描述:
汽車離開修山鎮,渡過資水,開上去縣城的公路。我忍不住側首向對岸的羞女山作最後一瞥。
驀地,我驚呆了。對岸的羞女山,什麼時候變作了一尊充盈於天地之間的少女浮雕?車上頓時起了一陣驚呼。同車的本地老鄉告訴我們:只有從我們現在這個處所,方能看出羞女的真面目。
我擦了擦了眼睛,那斜斜地靠著山崗,仰面青天躺著的,不就是羞女么?她那線條分明的下頜高高翹起,瀑布般的長發軟軟地飄垂,健美的雙臂舒展地張開,勻稱的長腿,兩臂微微彎曲著,雙腳浸入清清的江流。還有,她那軟細的腰,稍稍隆起的小腹和高高凸起的乳峰。在暖融融的斜照的夕陽下,羞女“身體”的一切線條都是那樣地柔和,那樣地逼真,那樣地凸現,那樣地層次分明:活脫脫一個富有生氣的少女,赤裸裸地酣睡在那夕陽斜照的山崗。我似乎感覺到了她身體的溫馨,看得見她呼吸的起伏。我祈求汽車開慢一點再慢一點。我使勁盯著不敢眨眼。我擔心我眨眼那功夫,那“羞女”便會呼地坐了起來。
我被羞女全美的“體態”震懾了,心靈沉浸在一種莫名的顫慄之中。我感嘆造化的偉力……
桃花江出美人,當地人說,不在桃花江源頭,也不在屈原住過的鳳凰山邊,而在離縣城十五公里的修山。無論是一絲不掛甜睡在江邊的羞女,還是山腳下水靈靈的村姑,一個個是那樣神形兼備,美麗動人。因此,修山被公認為是出美人的窩,凡是游桃花江的人,都要乘車坐船到“美人窩”里來,拜訪羞女,尋覓美人,不到修山下觀光,等於沒有來過桃花江。
修山最早見證炎黃和天下
炎黃聯盟 據修山籍人士,原湖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符鴻基著《黃帝登熊湘》(2000年10月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考載:公元前26世紀末,華夏始祖黃帝逐鹿中原,與炎帝交手。阪泉一戰(今河北省涿鹿縣東),黃帝戰勝,炎帝率余部遷至洞庭一帶。為謀求炎黃聯盟,黃帝揮師南下,渡湘江,入資水,到達修山。他十分看好修山的地理位置,因為修山處於湘西與湘中交界處,北靠洞庭西部糧倉,南有資水作天然屏障,給養便捷又宜於隱蔽休整,能避免與炎帝余部發生誤會或衝突。他從修山西側望修山,見其雙峰酷似熊耳,遂給修山取名為“熊湘”,並將行營之地命名為熊湘。一個“熊”字,標誌著從中原出征一路滔滔都是有熊國聯盟的勝利旗號;一個“湘”字,則將他們帶入由北而南會合眾流奔赴洞庭的寬闊境界。黃帝以熊為圖騰,以這個山名和地貌訓誡、激勵部屬,堅定了這支正義之師統一南北,實現民族大融合的決心和信心。不久,黃帝遣使臣風后赴長沙與炎帝結成友好。識大體的炎帝以大禮接待風后,接受了實現和平統一華夏的軒轅政策,表示服從中原帝命,“退而修德”。黃帝大悅,認為是託了熊山的靈氣,從而天賜祥瑞與人君。他決定答謝天地之功,登熊湘山設壇主持祭天大典(叫封),繼而在山麓鳳麟港舉行祭地大典(叫禪)。炎黃聯合,薪火相傳,發展到周代,以炎黃族係為骨幹,形成了共同的族體華夏族,即後世的漢族。黃帝登熊湘山,首開我國多民族統一之先河,創立“和天下”,為以後創立泱泱中華大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清同治《益陽縣誌》載:“黃帝披山通道,南至資水,登熊湘……”記的就是這一段史實。
修山地名大解密 見證黃帝登修山,實現炎黃聯盟修德振兵創立和天下的最有力證據,是黃帝給修山周邊留下的16個地名,至今仍沿用,可按序組讀如下:
黃泥黃師,黃家黃旌,黃仙黃南,大觀茶陵,
熊湘轅侯,轅侯鳳麟,打卦虎形,熊家真龍!
這四言地名韻句,按方位從北到南依次是黃泥坳、黃師壩、黃旌洲、黃仙洲、黃南村。從中心地點黃家土往東,依次是大觀橋、茶陵窩、熊湘山、轅侯山、轅侯泉、鳳麟港。從中心地點黃家土往西,依次是打卦坪、虎形山、熊家村、真龍堡。若省去這些地名的最後一個字而進行朗誦,就像一首音韻鏗鏘的古四言詩。
從地名有序內涵聯繫來看,在炎黃文化研究有素的人士眼中,能察覺出這裡連用黃帝簡稱地名6處,連用黃帝氏名簡稱地名4處,還出現了歷代炎帝長眠地、又是阪泉戰後炎帝榆罔最後歸宿地茶陵地名,這些地名系列到最後以“熊家真龍”結尾,追其朔源,自有奧秘。
對修山歷史遺留下來的地名逐一解讀,就能初步領略黃帝登熊湘山時留下諸多地名文化的深刻內涵:
黃泥坳:以黃字為頭,冠黃帝簡稱(下同)。因雨後黃壤皆成泥,地處丘陵坳處而名。這是黃帝從西北方位進入熊湘山境的第一站。
黃師壩:因黃帝部隊行進在丘陵下面的寬平陸地而名。
黃家土:因黃帝目極所轄土地而名。是熊湘山境的中心。在這個特定位置東望峻峰,就象一尊盤踞於江畔的巨熊,鼻樑西向,熊耳張聳,前掌剛勁直撐,后掌蜷曲於臂下,坐落洞庭水系之濱(遠古統稱洞庭四水為湘,言水有所合之意)。黃帝在這裡,見到了熊踞江濱的形象,正好合符中原酋邦有熊氏圖騰,才激發他對熊湘山之命名,從而敲定了熊湘山封禪的計劃。至於後人走黃泥坳到熊湘山的路線,因很少繞道黃家土,也就無緣見到熊的形象。這是幾千年熊湘山考證未成正果的原因所在。但“因禍得福”,熊湘山文化遺產也因此減少了“魚龍混雜”,而得以在整體上保持了黃帝文化的原型。
黃旌洲:因黃帝等待部隊在黃家土架橋,便到洲上臨江眺望,見周圍黃帝旌旗招展而名。
黃仙洲:因江上小洲似人間仙境而名。黃帝因而選定於此編導《咸池》祭地樂舞。
黃南村:因該村坐落在江水南岸而名。黃帝計劃於此接待封禪觀禮的南方諸侯。
大觀橋:架於黃家土與茶陵窩兩岸小港之間的便橋。黃帝因見橋已竣工,便從江濱返回黃家土,登橋觀賞。他看到此處地勢非常開闊,眼觀四路,目光遠大,即景而名,更見景寓意,寄託著博大包容的氣派,撫平阪泉戰痕,展望炎黃融合變通途的深刻意境。
茶陵窩:為熊湘山下一大片平原,是黃帝接待茶陵炎帝榆罔、以及宣布賜封茶陵給榆罔之子的見證地。同時也是作為黃帝祭奠中華農耕文明奠基人炎帝神農以及炎帝部族列祖列宗的場所,還可作為賓祭南方諸侯的宴會場,故統以茶陵窩名之。藉此表達對歷代炎帝的崇敬,寄託著黃家土與茶陵窩從此一橋永架,炎黃雙向通融的崇高境界。
熊湘山:冠有熊國簡稱。因在黃家土地點才可視山狀如熊踞江濱而名,是黃帝即景寄意,飽含著他關於有熊國圖騰象徵是熊、洞庭上源之濱的山形也似熊、熊湘乃天人合一的境界。熊湘山主峰,為黃帝封禪的祭天台。
轅侯山:取軒轅氏轅字而冠稱(下同)是位於熊湘山除兩隻熊耳峰外的一小峰,是軒轅黃帝祭天后接見南方諸侯之地。
轅侯泉:因轅侯山下涓涓流出一股沁人心脾的山泉,能供封禪時軒轅與諸侯共享而名。
鳳麟港:位於熊湘山東麓,自然生態環境優雅,珍禽奇獸密集,黃帝確認這裡是鳳凰、麒麟出沒之地,便以鳳麟為名,彰顯天與有熊氏封禪的資格,當即敲定遍請洞庭南方諸侯觀熊湘山封禪之禮。
打卦坪:是黃帝由鳳麟港返回黃家土時,因見小丘陵上隨員正在打卦,占卜營地而名。
虎形山:因丘陵似虎狀,黃帝令虎師駐守而名。
熊家村:冠有熊國簡稱。因村西、村南有十八峰起伏如龍脊,村北有虎形山拱衛,村東向著熊湘山,隨員占卜為有天子氣派的龍虎勝地,請駕駐營。黃帝令熊師為營衛而名。
真龍堡:這個山名不是黃帝自封的,而是南方諸侯於封禪和賓祭結束后,滿懷對黃帝感戴之心,齊赴熊家村營地,簇擁黃帝端坐村西山上,接受朝拜,諸侯齊呼真龍天子,並樹起“真龍堡”山名,將黃帝尊為炎黃氏族最古老的總圖騰——龍的象徵,而將十八龍脊背後的山呼為“舞鳳山”,象徵龍上鳳下、龍前鳳后,表示炎帝部族與九黎族、南方諸侯衷心擁護黃帝領導,永固炎黃聯盟,服從帝命。從此,熊湘山與真龍堡、鳳麟港與舞鳳山,東西呼應,標誌著炎黃聯盟進入了融合發展的酋邦時代。
在語言豐富,但文字尚未定型、史書恨晚的年代,對於江南這種劃時代的變化,黃帝精鍊出這16個地名,要言不煩、切中實景、並飽含深意地記錄了炎黃融合發展的全過程。作為諸侯回去傳達貫徹部族融合、擁戴酋邦精神的載體,還作為代代傳呼下去的歷史地名備忘,唯恐後人“輕漫佚忽,無原察之意”,黃帝特於“黃”字和“熊”字後綴以“家”字,是示意有熊氏黃帝的自稱,藉此挑明沿革、起源和歸宿。
修山名人--楚狂陸接輿
修山,這座沉睡在資江河畔的歷史名山,不僅山清水秀,神奇綺麗,而且文武賢達輩出,古往今來,不知受到多少賢人聖哲的青睞。其中楚狂陸接輿,農民起義領袖劉道美,主持設計我國第一面軍旗的鐘文璋,共和國將軍顏達才、鍾渭賢等,修山人演繹著許多鮮為人知的人文故事。
楚狂陸接輿的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周遊列國,尋找治國之道,遍訪賢能之士。來到楚國后,聽說在資水之濱的修山住著一位叫陸接輿的高人,便親自到修山拜訪。
陸接輿,名通,字接輿,時稱楚狂,桃江修山柳溪人。陸才高八斗,經綸滿腹,耿直豪放。他蔑視王權,拒不為官,回到家鄉隱居。深受世人敬仰。《高士傳》載有陸接輿洗耳的故事。一次,楚昭王遣使聘他出山治理淮河,遭到拒絕,使者悻悻而返。妻子從外面回來,看見丈夫蹲在柳溪邊洗耳,忙問何故?陸說,剛才聽了朝廷使者的一番鬼話,聽到耳朵都髒了,不洗去耳中污垢,豈能安睡?陸淡泊名利,憤世嫉俗,視富貴如浮雲的君子氣節,頗得時人賞識。後人為紀念陸接輿,稱柳溪為陸溪。“陸接輿洗耳”之典故亦源於此。
孔子登門拜訪這天,陸接輿正在茅舍看書。孔子坐馬車,布衣長衫,頭挽髮髻,有書童馬夫跟隨。經家人通報,陸整整衣衫走出門,對著孔子唱起歌來:“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而已,而已!今之從政者殆而!”意思是:“鳳凰啊,鳳凰啊!現在王者德行為什麼這樣衰敗?過去的事情雖不可挽回,但將到來的事情還來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如今的統治者快要滅亡了。”孔子聽了一驚,覺得此公之言,不同凡響,切中時弊,洞察將來,很有道理。這人肯定是自己仰慕之人陸接輿。他連忙下車,拱手施禮,想與陸交談。而陸接輿早就不滿孔子迷戀遊說、維護王權之舉。這時,陸“道不同不相為謀”,一個突然轉背,隱身到竹林里去了。孔子只得掃興而返。
《論語·微子》載:“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就是孔子的學生們記述的這個典故。
修山名景
修山風景如畫,景點遍布,除修山自身魅力外,這裡的風光仍處於一派原生態狀況,尚待開發。
修山人文景點有熊湘攬勝、軒轅古道、軒轅台、軒轅場、黃帝行營、陸溪隱地、湘山夜讀等名勝。自然景觀秀麗奇特,有十景之稱,即:美女曬羞、鳳林曉月、轅猴甘泉、清波晚鐘、舞鳳夕照、官廳濤聲、柳溪春汛、草崗鳴犢、黃竿清幽、荷塘月色等,更新添了竹海、石溪等許多新景點。這裡特重點介紹軒轅祭天台、軒轅祭地場、陸溪、明燈山、樟樹潭、修山平湖景點。
軒轅祭天台 由修山南麓的猿猴山拾級而上,便到了修峰軒轅台(現微波塔基址),站在軒轅台上,一覽眾山,視野開闊。四周皆為名山,北系金牛(漢壽縣金牛山),南峙浮丘(今為佛教聖地),西望九崗(九崗山),東毗會龍(會龍山)。群峰眾岳,修山居中。回眸雪峰(雪峰山)走黔貴,放手資江入洞庭。山水擁抱,唯斯獨尊。這山頂,呈圓形,有較寬的地面,直徑約80米。山體為堅硬的青石,不易風化。山頂有一層薄薄的泥土。靠平台的北邊,有一道用泥土築成的半圓形圍垛矮牆,據《史記·封禪書》考源,矮牆當是黃帝祭天設明堂的遺址。到了唐代中和年間,道教選址祭天台建有一廟宇,同祀黃帝與老子,名為修山祠,自此,熊湘山就叫修山了。后廟宇拆至修山西麓山窩平地,直至1949年廢除。1995年,有關部門在祭天台遺址建了一座微波塔,塔基后平台仍為軒轅祭天台遺址,可供後人憑弔。
軒轅祭地場 位於修山山麓東側的鳳麟港口的一座園山丘,高10米,長40米,寬20米,低層為堅硬的青石,中層為黃石,小丘是當地一道雄偉的關山,也是鳳麟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條港的靜態像一條卧著的龍;港水依港彎繞流,注入資江,其動態則像一條舞動著的龍;而祭地場小丘則像這龍口裡含著的一顆寶珠,呈麟鳳呈祥之勢,加之小丘兩旁有青山擁抱,活水環流,又處於坐北朝南位置,這一切意味著坐鎮北方,統一南方,四方部落歸順。這裡又是古時鳳凰麒麟等祥禽瑞獸薈萃之地。百鳥齊鳴歌帝業,萬民歸順向中央。選址於斯,軒皇認為是他統一天下,安撫萬民的天降吉兆。天時、地利、人和,於是擇吉月日,虔誠地祭祀土神。後來,雖然軒皇班師回中原了,但這種風俗一直延續下來,但不叫“封禪”,叫“拜土地”,當地農戶每當新谷上場,第一餐米飯要盛一大碗,插上三支香來敬奉土地神。如果連年豐收,還會自願籌集資金請道士設壇打醮,祭祀土地神。
陸溪 即修山之柳溪。為“楚狂”陸接輿隱居之地。據清善化(今望城)進士孫良貴《楚南水考》載:“書堂修山之陸溪,為接輿修道著書之處。”今修山下首有舒塘(即書堂),上首有柳溪,陸柳近音,故柳溪即古代陸溪。此處旅遊資源尚待開發。
明燈山 明燈山位於修山鎮三官橋西北部涼水橋村,海拔324.3米。據縣誌記載:“昔有一僧飛揚常德,每夜望見燈光閃爍,尋至此,遂掛錫焉。”相傳明朝時,唐、鍾、賀三姓獻山捐款,在山上修建一庵,庵內設佛殿,泥塑木雕,立各種佛像。齋僧數人,每日敲鐘念佛,從此求佛者甚多,山地增色,廟宇興盛。庵前豎立高柱,聳立半空,夜晚懸掛明燈,名曰“天燈”,遠近可知,故名明燈山。
明燈山與修山打鼓侖一脈相連,當地俗話說:“羊犄漯出兵,常德城起火。”不外乎說明它們的地理意義。在明燈山上,居高臨下,能遙望四方,是兵家必爭之地。明燈山,山勢挺拔,群峰環抱,林木茂密,資源豐富,盛產竹木。解放初,庵被毀,今遺址尚存。
樟樹潭 位於修山鎮許家洲資江以北,因岸邊有棵千年樟樹王而名。每年春夏之際,資江水漲,流經樟樹潭,即成大的漩渦,俗稱為“洑”,船筏不敢近,近則吸入渦內,直到下游浮出水面。漩渦還發出如雷的濤聲,聲聞數里,晴天夜晚,則聲傳更遠。人們根據濤聲大小,清晰程度,能斷定來日晴雨,準確無誤。所以潭水成了義務“氣象預報員”。2006年,修山電站建成以後,庫區水淹沒了樟樹潭,潭濤聲消失。
在樟樹潭當地至今流傳一個金牛沉潭的傳說。傳說遠古時候當地有一對惡霸兄弟。他們終日強迫民夫挖沙撈金。年長日久,他們搜括的金子多了,就強迫金匠把金鑄成一隻金牛。金牛鑄成了,匠工被活埋。鑄成的金牛據說八大金剛都抬不動。後來,這地霸兄弟在朝廷當國舅的親戚壽辰,他倆將這隻金牛作為壽禮送往京城。於是,強迫民工修一條大路,鋪上滾木,將金牛放在滾木上滾著走,裝上了專造的船。
當地百姓恨之入骨,這隻金牛是用大家的血汗鑄成的,決不能讓他們運走。於是暗地裡形成對策。待船離岸開到樟樹潭江心的時候,幾個壯小伙一齊潛入水中,游到船底下,將船掀了個底朝天,金牛便沉入深潭,地霸兄弟及隨從人員也全部葬於魚腹。老百姓拍手稱快。不過,那隻金牛至今也沒有人能撈起來,為回報勤勞的人們,日夜不停地從口中吐出一些金粒,隨江水滲入泥沙,讓人們終年能挖沙淘金糊口。資江為什麼多產沙金,當地人說全得益於金牛沉潭吐金。
在樟樹潭岸邊,有棵鎖在深閨的千年樟樹王,遠遠望去,樟樹王綠蔭如蓋,據縣林業專家測算,樟樹王樹齡已有1400年,四個人才能合抱,圍徑5.3米,蔭地面積1480平方米,相當於三個半籃球場那麼大,是我省樹冠最大的樟樹之一。
樟樹是一個古老的樹種,是我國出色的綠化美化樹種,樟樹的生命力極強,終年常綠,歲寒獨秀,尤以長壽著稱。我國唐代文人敬括在《豫樟賦》中寫道:“它盤根深入大地,樹冠開張如網,郁集春夏秋冬四時之氣,與日月星辰交相輝映,巍巍聳立猶如鯤鵬展翅扶搖直上。”修山樟樹王的主幹部分向上分成8根樹杈,每根樹杈就像一把巨型綠傘的傘骨,向四方延展,撐起了一片天空。它濃密的樹冠,猶如一把巨傘,夏日裡可以遮擋強烈的陽光,冬天裡可以擋住北來的寒風。它那油亮翠綠的樹葉,給人以爽心悅目之感,它巍然而立,四季長青,更能襯托出江南鄉村的旖旎風光。
這棵巨大的樟樹,已成為修山腳下一道亮麗的風景,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來觀光旅遊。
修山平湖 2006年,在修山鎮上首,距縣城15公里處,由廣水桃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獨資開發的修山水電站建成,是桃江第二座資江低水頭水力發電站,設計裝機5×13MW貫流式機組,年發電量2.76億千瓦時,其樞紐工程由攔河壩、電站廠房、壩頂公路橋、船閘以及庫區防護工程組成。項目建設總投資6.57億元,2004年10月動工建設,2006年建成併網發電。該工程的開發建設,對充分開發利用資水水能資源,緩解轄區內及益陽市電力供應不足,改善通航條件,促進資江以北地區經濟結構的調整優化和旅遊的開發具有重大意義。
電站大壩斬斷資水,連通縣道桃江至武潭線,形成一個約10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湖面把桃花江核電站、舞鳳山、許家洲蔬菜基地、樟樹潭等風景名勝聯為了一個整體,如果休閑配套設施健全,是個假日旅遊的絕佳處。航行在平湖上,湖面清澈碧綠,波浪不驚,波光瀲灧,綠柳含煙,漁歌互唱,令你心曠神怡。一到夜晚,大壩華燈齊放,月光、燈光、星光、漁火互映,宛若天空星光燦爛,令你目不暇接。如若在晴空萬里登上修山頂,鳥瞰平湖,資水像一條玉帶,大壩像一支利劍,田野一片裴綠金黃,好一派田園風光景象,引起你對大自然美好的陣陣感嘆!
修山特產集錦
修山地質由前泥盆系變質岩及泥盆系砂質岩等堅硬岩體構成,地質穩固,富含地下水。地貌為典型的重丘區,盛產楠竹和水竹。境內西側靠舞鳳山一帶約20平方公里內蘊藏一座湖南最大的陶粒頁岩礦。因此,利用地下水生產的修山麵條,利用楠竹和水竹生產的竹器和水竹涼席,利用陶粒頁岩雕成的鳳山硯已成為修山特產,是久負盛名、暢銷國內外的傳統產品。
修山泉水 修山泉水產自修山山麓,泉水色清、質純、味醇,屬稀有礦泉水。喝了這種水,可以保健延壽,潤肌增美。過去在資江架船放排筏的船工縴夫經過這裡,總要飲上幾口修山礦泉,便可止渴提神消除疲勞。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湖南省地質礦產局實驗測試中心對修山泉水進行了水質分析測試,人體所需的10多種元素(H、C、O、N、P、S、Ca、K、Na、Mg、Cl、Fe)都有,且無任何有害元素,是一種適宜人體飲用的稀有優質礦泉軟水。
這種泉水從修山地岩中,泉水井中里涓涓不斷流出,水源十分豐富,尤以修山猿猴山洞流出的最佳。因為泉水出自修山,人們稱之為“羞水”。
“喝了修山水,人人變得美。小孩喝了肉白嫩,老人喝了變少年,姑娘喝了滿臉泛起桃花色,大娘喝了額上不起荷包褶。”這是民謠,卻是事實。純潔的羞山泉,不但灌溉了修山萬頃糧田,也浸漬了修山人的心田。修山人的肌色潤澤,老而不枯不澀,是與他們飲用,乃至澆灌莊稼,全用修山泉水分不開的。
修山麵條 已有200多年歷史,早在清嘉慶年,修山麵條就已成為朝廷貢品而倍受青睞。據《桃江縣誌》載:“(修山面)始於清代,取羞山泉水和制而成,由於水質純美,麵條柔軟而耐煮,色、香、味俱佳。”修山腳下沿江有一條縴夫路,遠近的人到修山來,都沿著縴夫路,到此品嘗到修山面的美味,修山面之名由此流傳到漢口、宜昌。清末民初,長沙、漢口等城市謂之“修面”,市民爭相購買。
據制面師傅的經驗,修山面獨佔鰲頭,主要是修泉所致,同樣的麵粉和同一位師傅操作,換一處地方做出來就差勁得多。由於修山泉含礦物質豐富,加工成的麵條具有低脂低糖等特點,長年食用具有健美強身、延年益壽的功效。
目前生產的修山麵條有四種:即銀絲王、精品羞女面、修山特一面、羞山麵條。被譽為面中珍品的銀絲王,採用天然純手工製作,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是禮贈佳品。修山特一麵條採用機械製作,是修山麵條系列中產量和銷售量最大的一種。羞山麵條採用機械製作,是一種大眾化的家庭食品。
修山麵條在80年代初湖南省糧食廳就授予了優質獎;近年來,隨著對修山麵條的不斷開發,多次被湖南省食品檢驗部門評為“一級產品”;被蒙古、俄羅斯等國評為“國際精品”。目前,產品供不應求,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鳳山石硯鳳山石硯是湖南省四大名硯之一,鳳山石硯石料產自修山與三堂街接壤的舞鳳山。山中陶粒青石頁岩,石料優良,質地純凈,色澤晶瑩,無砂無雜,抗風化,抗腐蝕,堅而不脆,細膩潤滑,石上還有各種天然鳳尾花紋,人稱“鳳山石”。用它製成墨硯,磨墨易濃,盪筆起鋒,墨可久保不幹,深受書法家青睞,有“鳳舞天池墨生香”之譽。
清光緒元年(1822年),湘鄉人朱南澤、朱玉澤兄弟在舞鳳山開採石料,製作磨刀石和石硯。民國17年(1928年),江西人曾容豐在長沙開設湖南第一家筆墨鋪——永益公司,包銷舞鳳山硯石。繼由省參議胡許瀛兄弟開設衛豐公司,包銷石硯直到解放。
1951年,石硯工人自動組織合作小組,1956年轉為石硯合作社,產品暢銷省內外,1958年下放為社辦企業。1962年歸縣辦,更名為“舞鳳山硯石廠”,后在修山建修山鳳山硯石廠。修山生產的有石硯、石板、印染石、碑石、桌面石、黑板石、磨石、石雕、石刻等10多種。1970年,鳳山石硯年產達40餘萬方,產品銷售國內10多個省市。1971年硯匠鄧炳炎雕制的鳳山花硯和雕花鳳山石條屏,立意新穎,玲瓏剔透。1980年12月,他應日本友人邀請,參觀訪問日本。日本友人贈送了機械車床,幫助改進生產技術。1981年12月,又應日本中華書店邀請,派代表赴日本交流硯石生產技術和簽訂了中日學生用硯3年的產銷合同。之後,青石板材生產日新月異,產品暢銷海內外。
如今,鳳山石硯第八代傳人鍾建,地道修山人,畢業於成都新都美院,自幼隨父學習書畫,雕刻,從事鳳山石硯雕刻20多年,認真吸取中國四大名硯之精華,西洋藝術之寫實,東方藝術之意境,意欲振興鳳山石硯。他以桃花江地方文化為題材,設計雕刻了“屈原第二故鄉”、“浮邱山傳說”、“美人窩”等系列作品,多次獲國家、省、市大獎。他雕刻的鳳山石硯已成為藝術收藏,禮品饋贈之珍品。
水竹涼席 修山鎮有著豐富的竹林資源,有楠竹面積5.8萬畝,麻竹、水竹0.5萬畝,其中黃泥坳竹山有修山竹海之稱。
修山竹藝生產源遠流長,產品行銷省內外。民國22年《益陽縣誌稿》記載:修山竹器品種有涼席、籮筐、篩子、箢箕、籃子、盤子、濾箕、睡椅、坐椅、涼床、篾絲、纖纜、筷子、燭芯、筆筒、筆架、毛筆桿、對聯、竹簾、像框、竹麻將牌、禮盒、竹籠、竹箱等20多種。如今,修山鎮的竹業產品加工迅猛發展,境內有8000農戶從事竹業產品加工,年產值上億元,已呈現出“一村一品”的新格局。
在修山眾多的竹產業加工中,尤以三官橋的水竹涼席著稱。
早在元順帝至正年間,修山三官橋的老百姓,就以水竹為原料,破篾織席,迄今已有600年的歷史。明,清兩代,水竹涼席被列為貢品。修山的水竹涼席篾絲纖細光亮,色澤青綠油潤,十分美觀,而且可以像疊布那樣,把整體床席子橫摺豎疊,席不變形,篾不損斷。更為奇特的是,即使是“三伏”盛夏,人睡在席上,收汗快,體溫隨之下降,使人有清風徐來之感。經過幾個夏天,席色由青綠轉為桔紅或棕紅,晶瑩透明。編織一床6尺長、4尺寬的水竹涼席,大約要用35公斤水竹。從砍竹、下料、破篾、拉絲、蒸煮到編織,鎖邊,先後要經過13道工序,全是手工操作。特別是篾絲經過了蒸煮處理,既柔軟,又不易折斷,而且不生粉蟲。
約公元前2697年,華夏先人尚處於原始社會晚期,黃帝被擁戴為中原部落聯盟領袖不久,他就揮師渡過長江,作修山之行。
黃帝千里南下,是出於穩定中原和周邊社會秩序,安定華夏先人生產、生活的迫切需要。由於社會從女媧氏為代表的母系氏族社會的末期進到了父系氏族社會不久,女媧氏繁衍開來的後裔部落遍佈於黃河中下游,史稱“萬國”,眾多部落沒有統一領導和紀律,各自為政,互相掠奪,殘害百姓。炎帝和黃帝是當時兩個非常著名的部落首領。炎帝姓姜,號烈山氏,因為崇尚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的火,故稱炎帝。這支部落歷代精通原始農業。黃帝姓姬,號軒轅氏和有熊氏,因為崇尚土德,黃河流域的土地是黃色的,所以稱為黃帝。這兩個部落原先都居於今陝西境內,後來沿著黃河兩岸向東發展,到達今之山西、河北、河南、山東一帶。當黃帝族日益興旺時,炎帝族已逐漸衰落下去了。在軒轅引導下,黃帝族部落修德振兵,種好糧食,安定社會,關愛遠方人民,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這時,住在中原東部的九黎族有個首領叫蚩尤,非常殘暴,常常侵掠別的部落,並大舉西進打敗了炎帝族部落。炎帝族逃到今河北境內向軒轅求援。軒轅聯合黃河流域眾部落,在涿鹿與蚩尤展開決戰,以炎黃聯軍為先鋒,攻進九黎陣營,除掉了蚩尤。後來,炎帝部落同軒轅部落發生衝突,發展為阪泉大戰。炎帝戰敗,率余部到達長沙。黃帝受到很多部落的擁護,被擁戴為中原地區的部落聯盟首領。那時,剛發明了紀錄年月的“干支”。為紀念黃帝即位,就用甲子元年的年號,至今已是4698年。從此,黃帝迅即採取統一華夏的大規模行動: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用武力征討拒不服從統一的部落,直到平定為止;親自巡視四方,以鞏固統一。當時炎帝率余部退到洞庭上源這塊南方寶地,並未加盟,軒轅也很不放心,所以黃帝即位不久,就揮師南下,探悉炎帝余部下落,尋求炎黃彌合的契機和形式,以期以一條炎帝族與黃帝族聯合、聯誼與聯姻的根本方針,落實南方的統一。
黃帝為什麼到修山?這是因為他統一洞庭上源戰略和策略行動路線要受當時的人文地理和交通條件的影響。當他到達今湖北天門西北之古竟陵地方時,遇上了一位部落首領,叫風后,和女媧氏的姓名完全相同。原來,女媧氏風姓,人稱風后,有許多子女。她把自己的姓名賜給了她最鍾愛的傳人,逐代仿效,沿襲風后之名。進入父系氏族公社后,也未例外。竟陵風后衷心擁護黃帝,與炎黃均夙有親緣,也洞悉炎帝去向及其心態,更熟悉洞庭上源的地理交通,從而向黃帝提出一系列中肯的建議。黃帝十分賞識,即以風後為相,由他護駕南下洞庭上源。當時江邊沒有堤防,一發洪水,就漫淹江漢平原,形成一大片低洼沼澤,缺乏交通條件,故風后陪黃帝沿荊州古道,在這帶比較狹窄的江面過江,從澧州朝正南方向,走武陵、漢壽,沿十里柳溪,直抵資江北大岸之修山。黃帝應風后請求,屯師駐駕修山為行營,其因大致有二:
一、修山的地形和地理位置有利。修山處於湘西與湘中交界處,北靠洞庭西部糧倉,又是風後部落活動區域,給養方便而又安全。南有資水作天然屏障,宜於防衛或隱匿,又可以避免與炎帝余部發生誤會和遭遇戰,適於部隊休整和韜光養晦。
二、修山的地貌十分適合黃帝當時的文化心態。當黃帝沿柳溪走到溪水注江口處,回望修山,雙峰酷似熊耳,互相緊靠;俯視溪水匯入江流,直朝山麓,沿麓而流,呈現出溪與江合,江與山合,好一派自然風光。聰明睿智的黃帝追求“法天則地”,從自然景觀中觸發和吸取靈感,從對立中看到了統一,從而立即把握這個統一,以“熊”字狀其山峰,以“湘”字描其山麓。湘者相也,相者交也,言有所合,山麓兩水相合。他當即將上、下兩個形象,簡化為兩個字,給此山命名“熊湘”!其間不需任何介詞,而山體的統一景觀全都出來了。黃帝最喜歡這個自然景觀的原因是它強化和深化了黃帝想從對立中要把握統一的政治意向。他以此地為行營的原因也就是這種文化心態,從而,他給行營之地命名熊湘,看似直接寫景,輕易拈來,實則又是比興傳神,擇字雙關,以寫小景狀大景。筆力非凡的黃帝,用“熊”字把人們帶入從涿鹿有熊國到這裡熊踞洞庭上源,數千里一路滔滔都是有熊國聯盟的高大境界;用“湘”字把人們帶入由南而會合眾流奔此朝熊以達洞庭的寬廣境界。兩字珠聯璧合,也不需任何一個介詞,而有熊國聯盟與洞庭上源統一的政治境界也全都出來了,發揮出了強烈感人的藝術力量。黃帝就以這個山名和地貌教育部隊,堅定他們實現炎黃聯合、統一洞庭上源的決心和信心。繼而作“咸池”樂舞,命部隊排練,準備這次使命完成後祭祀熊湘天地。
基於實現炎黃聯盟這種戰略和策略上的需要,黃帝不再率師過江東進,而是駐駕修山運籌帷幄,命丞相風后赴長沙架設炎黃友好“橋樑”。這位炎帝號榆罔,是神農氏第八代了,年事較黃帝要高得多。他退到長沙,一如史書所說:“退而修德”,就是說冷靜地反思過去,逐漸從原來的思維模式中解脫出來了,意識到軒轅政策的正確性,從而自動地服從中原帝命,維護統一,並十分友好地接待了風后的來訪,誠摯地表示服從黃帝的領導,建立炎黃聯盟,也反映了部隊成員的許多困難。黃帝關於正確處理不同部落關係的方針得到了炎帝的擁護。風后返回熊湘復命后,為了照顧炎帝余部的實際利益,黃帝命風后再赴長沙,協同炎帝,在摸清南方土地資源后,向炎帝余部成員按人分土,皆大喜,“莫不服從”黃帝領導。同時,黃帝命其子青陽領部落遷居長沙,保衛炎帝,並恢復與炎帝族聯姻。炎黃聯盟得到鞏固,中原與洞庭上源也就順利統一。從此炎帝余部安了心,黃帝也就放了心,覺得上可以對天地,下可以對子孫,因此,按照當時的慣例和文化心態,登修山主持祭天大典,叫做封;到修山東麓鳳麟港主持祭地大典,叫做禪。
那時尚處於生產力低下和知識貧乏的原始社會晚期,社會心態都認為自然物均有靈性,軒轅畢竟也跳不出那個時代的局限性。一方面,他在實踐中機智地反映了事物的普遍聯繫和對立統一的關係,體現了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另一方面,他又以為這些天造地設寓意著神靈安排,法天則地,則神靈助之;違背神意,則會招致天地懲罰。他認為實現炎黃聯盟和洞庭上源的統一,應歸於修山的靈氣,須報天地之功。他把祭天台設在修山主峰上,一則顯示有熊國的威儀,再則,這山頂有較寬的地面,山體為堅硬不易風化的青石,山頂有一層薄土,有利於構築祭天的明堂。至今,山頂平台北面有一道泥土築成的半圓形圍垛,當是明堂遺址。他將祭地場選擇在位於修山東麓的鳳麟港中的一個圜丘之上,可能由於這裡生態環境極好,薈萃著許多珍禽異獸,黃帝便認為天賜祥瑞與人君,故賜名鳳麟港。把祭地場選在港中小丘,也是如古迷信“炮製”。軒轅在締造團結統一這種優秀的歷史文化傳統時,卻披上了一件迷信的外衣,此種落後文化也泥沙俱下,直到整個封建時代。
炎黃聯盟和南方統一,為燦爛的中華古代文明拉開了序幕,為培育中華古代文化塑造了搖籃。黃帝在率領人們開發中華的過程中,發現了車船、蠶絲、衣服,連文字、樂器和古代用來紀錄年月的“干支”,也都是起源於那個時代。
炎黃聯合,薪火相傳,發展到周代,以炎黃族係為骨幹,形成了共同的族體華夏族。所以,黃帝到修山的巨大歷史意義,就在於開闢了“華夏之源”,永遠打開了我國多民族團結統一的閘門,為以後發展成泱泱大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正因為黃帝登熊湘山在民族歷史上佔有崇高的地位,所以夙稱“熊湘沙土,風教所周,畈章自昔”。到漢武帝時,漢朝成為亞洲最富強最繁榮的多民族國家,於是飲水思源,著司馬遷著《史記》,上自黃帝始,突出黃帝“南至於江,登熊湘”這一重大歷史典故,惜語焉不詳。幾千年來,華夏之裔一直鍥而不捨地探求這個寶地,卻缺乏科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漢書?地理志》寫了當時的簡化稱呼:“湘山”,並註明了“在益水之陽”。但唐代三家注作者並不做實地考察,就誤判湘山之外還有熊耳山,刊於《史記》正文之下,對後人起了誤導作用。所謂“無巧不成書”,正值唐中期,這個簡稱的“湘山”恰改名為修山,以避免與洞庭湖中的湘山同名,並示紀念黃帝“修德振兵”之意。這樣,三家注之一的張守節就更退一步,在其《正義》中將熊湘山肢解為豫西熊耳山和洞庭湘山兩座山。到清初,考據之學鼎盛,糾正了洞庭湘山的錯誤說法,清《一統志》和《湖南通志》明確地肯定了“湘即修山”,但模稜兩可地宣稱,“熊耳山在益陽縣西”,又查無實據。清嘉慶編《益陽縣誌》正處於極端的封建專制高壓時,編纂人唯恐犯諱得咎,只圖繞開問題走,兼照之。益陽縣的史料檔案已完全毀於水火,毫無成竹,便只得照抄唐張守節模式,把問題遠遠推開,迴避了之。就這樣,熊湘山成了歷史上疑團和空白。及至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時代的公元兩千年,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發行《黃帝登熊湘》一書,作者根據清《一統志》、《湖南通志》、《長沙府志》和《益陽縣誌》關於“炎帝嘗宇長沙”、“黃帝披山通道,南至於江,登熊湘”、“湘山在長沙益陽”、“在益水之陽”、“湘即修山”、“黃帝受命,風后受圖割地布九洲”、“經土分域,時地南至交趾,莫不服從”……等等可靠史料,立足修山作全面考察。終於發現荊州到柳溪為軒轅古道,柳溪注江口乃黃帝總攬熊湘山貌處,從而也就是黃帝欣然為此山命名處。也就是在這裡,作者終於懂得了熊耳是狀其山峰,兩水交曰湘,狀其麓,熊與湘原來都統一於該山山體本身。熊湘山名是典型的即景作。同時,作者才真正領悟到了這樣命名的意境。熊是喻有熊國,湘是喻洞庭上源,這有熊國與洞庭上源也都統一於此處斯人。在找到黃帝到有熊國的來龍去脈后,還在修山發現祭天台、祭地場以及許多用黃字命名的村莊。研究了這一切聯繫和“媒介”,作者得出修山就是熊湘山的科學結論,由此補敘黃帝登熊湘的始末,展示黃帝被當作中華民族傑出的代表、尊為中原各族人民的共同祖先的永垂風範。
修山人文景點夙有十景之稱,即:美女曬羞、鳳林曉月、猿猴甘泉、清波晚鐘、舞鳳夕照、官廳濤聲、柳溪春汛、草崗鳴犢、黃竿清幽、荷塘月色等,更新添了竹海、石溪等許多新景點。
現在,我們終於可以為終結千年熊湘考證畫上圓滿句號,為華夏之裔提供一塊旅遊勝地,藉以瞻仰五千年中華團結統一的長明火炬,鼓舞中華復興的偉大征程。
辭約情長,讓我們細細地領會這底蘊雋永的源頭吧!
夕陽下的修山
民間有句祝福的話‘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南山在那裡,其典故的出處,未見其解讀。是一位老先生提出了他的解讀。他說,女媧在補天之後,歸依羞女峰。雖然她化為了一座石山,其實她沒有死。她的生命化作為一股泉水。羞女泉是她生命的信息水。用它來哺育宵她的子孫後代。因之這裡成了美人窩。女媧之壽與天齊,因而這山是傳說中的南山。與女媧齊壽故有壽比南山之祝福吉祥詞語。因女媧歸依於此,這裡便成為神農氏的祖山、神山。在神農社會,北方的各氏族每年均要來此祭拜,因為他在洞庭湖之南故稱南山。
于山谷底拾級而上,到登巔峰軒轅台之路的山脊,高低起伏的山樑與山谷兩邊的山峰,儼然成一個乳峰顯露,大腿分開仰卧的女子。山谷形成的羞部,面向南方,享受日月之光,這就是“羞女曬羞”、“羞女泉”之來由。山體的自然之態,加人工的想象,捏造的名字本來是無可非議之事,且這種說法,使修山之名遠揚,打造了修山的旅遊品牌,是一件有意義的好事。可是羞女峰之勢淹沒了熊湘山之名。幾千年的禮教觀念,使這處勝地蒙羞。自黃帝登熊湘之後,中華文化的重心又回到了黃河流域,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的宗廟。久而久之,熊湘山也就漸漸被冷落和被人遺忘了。炎帝與黃帝相繼開創了中華農業文明,他們在此鑄造起的民族之間友好、團結的民族精神,統一了中華大地,奠定了中華基業,並架設了以農為本,以民為本的中華脊樑。修山樹起了中華歷史上的兩大豐碑,此地是實實在在的中華民族之根中的一處古迹,也是中華民族的最早的、可尋可找的聖地。
羞女泉遐邇聞名。修山之行,自然要去喝飲羞女泉泉水。陡峭山崖插入江中,江邊有股涓涓泉水。億萬年來,不論是溪河乾涸,還是山洪暴漲,其色不變,其味不改,其量無增無減,清甜可口。沿江只有一條縴夫路。遠近的人到修山來,都沿著縴夫路,到此喝飲此泉,就是去下江的商船、竹木排筏必定停靠此地來喝飲此水。羞女泉之名由此流傳到漢口、宜昌。解放前山上有廟,商旅之人,必上山燒香朝拜,加上喝了此泉水,祛病消災,求財得福,生意興隆。因此修山之名飲譽全國。其實修山水不僅僅是此股泉水,其周圍的山泉水均是一樣。因之修山出美女,桃江成為美人窩。經黎錦暉一曲“桃花江是美人窩”之歌,桃花江由此而飲譽南洋,而傳遍有華僑華裔生長的地方。修山周邊出產的大米,歷代作為貢米而入皇家。修山豆腐、修山麵條則是餚中珍品。修山泉水的功勛,歷來認為是媽祖女媧生命的信息水。四千六百年前,黃帝軍旅至此,時值暑熱之天,痢疾、感冒之類的瘟疫流行,減員非常多。這大約是黃帝決定屯兵於此的一大原因。黃帝聽從當地人的建議,用此泉水煮生薑,用此泉水浸泡生米、擂成米漿當飲料,從而根治了瘟疫。再用此水、擂芝麻、花生、黃豆、茶葉等成漿水當飲料。身體健康軍威複壯得益於此水,因之資江曾名益水。益陽桃江之擂茶而流傳下來,桃花江擂茶而譽滿益陽,走向全國波及世界。
縱觀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神農氏時代是從神農氏炎帝來洞庭上源開拓農業文明開始。此炎帝並葬於茶陵。從女媧之子第一代炎帝起到與黃帝同時的第八代炎帝榆罔為止,計五百三十年。神農氏炎帝的活動中心在洞庭上源南楚之地,即長沙、衡陽之地。中華文明史,上有一個從黃土高原陝西之地向南移的歷史過程,而這一過程往往被歷代史學家所忽視。因女媧帝與炎帝來洞庭上源,女媧皈依羞女峰,標誌著神農氏社會的開始。因之修山是中華文明史由伏羲氏轉到神農氏時代的一個里程碑。黃帝登熊湘,在此設軒轅台與軒轅場,與第八代炎帝一同祭天祭祖。完成了中華歷史由神農氏社會向黃帝時代過渡,修山又成為中華歷史上黃帝時代開始的第二個里程碑。隨著黃帝返回中原,中華文化、歷史與政治經濟中心就返回到了黃河流域,地處偏僻的洞庭上源,仍然繼續發展,並出現了以屈原為代表的荊楚文化。
軒轅台在修山主峰之極巔,海拔高程321米,比之浮邱山(海拔752米)矮小的多。但他在資江之北,一峰挺拔。羞女峰山勢陡峭,從平地直上山峰,宛如攀緣。現已修好的上山石磴,其步高面窄有數千餘級,如登梯直上直下,且無緩衝之地。登上絕頂之時,只得攀毛竹而上,其艱辛之狀,無以言表。
絕頂之上的軒轅台乃有近百平方米的平台,檯面被電視塔佔去了十之八九。此乃由碎石拌泥土築成的平台。周圍毛竹叢生,其如龍似鞭的根系,盤根錯結,固定這些從山下搬運上來的砂石泥土。經四千五百餘年風霜雨雪,泥石未減。可見我們祖先的智慧與昔日築台的艱辛,僅此一台比秦時之長城還有過人之處。它是保留至今且裸露於地面的最早建築物,是建築史的豐碑。
登上此台,環台四望,此日沉沉陰霾之氣似霧非霧籠罩四野,景物難辨。眺望遠處,天地渾然一體,山嶽潛形;冬日無光,隱入雲端;資江如練,擦山腳而過。修建修山水電站機器的轟鳴與上黃旌灘機帆船馬達的響聲以及汽車的喇叭聲,聲聲入耳。甚至山下人的喊叫聲,依稀可辨,乃有立於人間天上之感懷。黃帝在此築台,後人名曰軒轅台。由於山高險峻,人為破壞極少,加上先人的智慧,近五千年來,保留了原來的風貌。
神農氏年代,作物年成,風調雨順則年豐,遇上自然災害則歉收,人的命運取決於天神喜怒。先人對天神敬畏有加,每逢婚喪喜慶,均要敬天與祭天以祈求上天賜福。祭天是各民族共同的習俗,炎帝與風后選定於黃帝的生日即黃曆九月十六日,來此一同祭天。黃帝安排了史無前例的大祭天活動,通過這一活動,加深了各部落之間的友誼。通過祭天,炎帝禪讓給黃帝的儀式也已完成,歷史的在大轉變是在無形中進行的,中華歷史上只在修山流下了一個標誌——軒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