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輸入

AV介面進行信號輸入

AV輸入就是使用AV介面進行信號輸入,AV介面算是出現比較早的一種介面,它由紅、白、黃三種顏色的線組成,其中黃線為視頻傳輸線,紅色和白色則是負責左右聲道的聲音傳輸。

介面設備


AV介面的出現首次把視頻和音頻進行了分離傳輸,但是其負責視頻傳輸的只有一條線,故這種傳輸方式還是先將亮度和色度混合,然後在顯示設備上進行解碼顯示,所以,在視頻傳輸質量上還有些損失的。AV介面曾經被廣泛應用在早期的VCD和DVD機與電視機的連接上。
AV介面又稱(RCA),是指目前一些車載GPS設備,通過自身攜帶的音、視頻端子,連接AV線路將自身的數據圖像聲音等,輸出到其它顯示及視聽設備上,如外接顯示器或耳機等,介面主要有AV複合端子,S-VIDEO端子,耳機介面等。它可以算是TV的改進型介面,外觀方面有了很大不同。分為3條線,分別為:音頻介面(紅色與白色線,組成左右聲道)和視頻介面(黃色)。

傳輸利弊


由於AV輸出仍然是將亮度與色度混合的視頻信號,所以依舊需要顯示設備進行亮度和色彩分離,並且解碼才能成像。這樣的做法必然對畫質會造成損失,所以AV介面的畫質依然不能讓人滿意。在連接方面非常的簡單,只需將3種顏色的AV線與電視端的3種顏色的介面對應連接即可。
總體來說,AV介面把視頻和音頻進行了分離傳輸,從而避免了音頻和視頻的互相干擾。但是由於在視頻傳輸上還需要把亮度和色度進行解碼顯示,所以視頻傳輸還是存在損失的,所以目前的高清視頻播放基本都放棄了AV介面。

主要應用


目前大多數的DVD、CD播放機都AV輸出介面,方便與視聽設備的連接。功放機、衛星電視接收機也配備AV輸出介面,以利於音響、電視等的連接。其他一些攝錄設備,比如錄像機、DV機、普通攝影機也有AV介面;一些廠商的數碼相機也配備有AV輸出介面,例如奧林巴斯FE290數碼相機就有,可以直接連到電視上播放照片。
松下、JVC的C型小攝錄機一般都沒有AV輸入,帶AV輸入的,主要見諸如一些8mm或Hi8的小攝錄機。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JVC和松下兩家模擬式家用小攝錄機的格式都採用VHS-C,而VHS-C格式和家用的錄像機是同一格式,故此它們是通用的,所以也就沒必要在小攝錄機上再搞AV輸入介面,可以通過隨機配的轉換盒在家用的錄像機播放,免去接線的麻煩。而索尼,夏普的攝錄機拍攝的8mm格式的攝錄帶或Hi8格式和現在的VHS格式家用錄像機不兼容,無法通用,所以設一組AV輸入介面通過AV輸出連接到電視,才能解決轉錄問題,這在VHS-C格式上是沒必要的事情,但在8mm、Hi8上就變得有必要了,這就是格式不統一或格式未成為通用格式帶來的麻煩。

輸入檢查


(1)相繼觸按遙控器上的電視與錄像切換(TV/AV)鍵,檢查電視機信號輸入頻道是否按TV(電視頻道)→AV1(錄像1頻道)一AV2(錄像2頻道)→AV3(錄像3頻道)的順序循環切換。同時,檢查每一設定時的熒屏圖像以及伴音輸出是否與設定輸入頻道正確對應。
(2)設定AV1或AV3頻道時,把S-VDEO(超高質視頻)插頭接於其輸入端,檢查S-VIDEO信號的重現是否正常。同時,檢查熒屏上是否相應出現“S-AV1”(超高質視頻錄像1頻道)或“S-AV3”(超高質視頻錄像3頻道)的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