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軸位
散光軸位
散光軸位散光,是眼睛的一種屈光不正常狀況,與角膜的弧度有關。
散光眼所看到的某一方向的線條是清楚或是模糊,系由散光的軸向和程度而定。一般來說,散光眼看錶上線條模糊的方向系該眼所戴負柱鏡片軸的方向。例如:一 1.ODC×180。的散光眼,其散光力在垂直子午線,水平子午線是正視。換言之,該散光眼垂直子午線屈光力較水平子午線屈光力強。如上所述,當該眼注視遠方一個物點時,由此物點反射出的光線經過垂直子午線后在視網膜前聚焦,成為橫向焦線,而經過水平子午線后子視網膜集合成為豎向焦線。所以該眼所看到的不是一個清晰的點,而是模糊的小豎線。而任何一條直線都是由無數個點組成。一條橫線是無數點并行排列而成。每個點都呈模糊小豎線,因此該眼看散光表上橫線條自然感覺模糊;而一條豎線是無數點縱向排列而成,每個點雖呈模糊小豎線,但因其是縱向重疊排列,故整個豎線條看起來要比橫線條清楚。由此可知:一 1.ODC×180度的散光眼看散光表時,豎線條清晰,橫線條模糊,這就是應用散光表確定散光軸向的道理。
如果患眼為復性近視散光,則兩條互相垂直的主經線均為逆動光帶,但亮度、光帶寬度和移動速度均有差別,度數大的光帶較窄、暗、慢,應先用凹鏡片中和。而另一條主經線上的逆動光帶因中和過度而由逆動光帶變成了順動光帶。假定為混合散光時。均應採用凸球鏡中和一條主經線上的順動光帶。再用凹球鏡片中和另一條主經線上的逆動光帶。
無論是何種散光類型,均可採用順動光帶精確地測定軸位。以下介紹三種方法。
常規法一般適用於+0.75~+1.00D散光眼。設一患者為復性遠視散光,水平光帶假定已被中和,垂直光帶仍為順動光帶;為了精確測定散光軸位,將套管推到最高位,將光帶置於90°經線上,食指微微旋動燈座管,由檢影鏡孔觀察瞳孔內的順動光帶,若發現此時光帶最窄最亮,且與皮膚上光帶平行;再將光帶分別置於85°和95°上,立刻發現瞳孔內的光帶變的與皮膚上光帶不平行,寬度變大,邊界變得模糊,確知軸90°是正確的。
增效法(Enhancement) 此法適用於散光在十1.00 DC以上患者。假定被檢眼的水平光帶已被中和,垂直光帶為順動,此光帶如果暗,慢、邊界模糊,說明是高度散光。操作時用大拇指將套管慢慢下移,使瞳孔內垂直光帶逐漸變亮、變窄,直到變得最亮和最窄為止。這時用大拇指固定套管使其不能上下移動,用食指輕輕地旋轉燈座管,使光帶偏向85°和95°,如在85°和95°方位時光帶均不如90~窄、亮,則可確定散光軸位為90°是正確的。
前傾後退法(Approacdhing and recdeing) 此法適用於散光度為0.75 Dc以下的散光患者。假定被檢眼水平光帶已被中和,垂直光帶為順動。其特徵是光帶寬、亮、快,但邊界不夠清楚,不利於散光軸位的確定。將套管下移,也不能使光帶變窄,這時檢查者可將身體前傾,縮短檢查者與被檢查眼之間距離,可使光帶變窄,且能使散光軸位邊界較明顯。然後再用食指慢慢旋轉燈座管,使光帶偏向85°和95°,進行 散光軸位的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