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柿子
小柿子
小柿子,中藥名。為大戟科植物鈍葉黑面神Breynia retusa (Dennst.) Alston的根。分佈於福建、貴州、雲南、西藏等地。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之功效。常用於外感發熱,咽痛,泄瀉,痢疾,崩漏,白帶。
根。
味苦、澀,性涼。
歸肺、肝、大腸經。
清熱利濕,涼血解毒。
用於外感發熱,咽痛,泄瀉,痢疾,崩漏,白帶。
內服:煎湯,15-30g。
全年均可採挖,洗凈,曬乾。
灌木,高約50厘米;小枝具四棱;全株均無毛。葉片革質,橢圓形,長1.5-2.5厘米,寬7-15毫米,頂端鈍至圓形,基部圓形,上面綠色,近葉緣處密被小鱗片,下麵粉綠色;側脈每邊4-5條;葉柄長1-2毫米;托葉卵狀披針形,長約1毫米。花小,黃綠色;花梗纖細,長5-8毫米;雄花:花萼陀螺狀,長2-3毫米,頂端6裂;雄蕊3,合生呈柱狀,葯隔尖而伸出花藥之外;雌花:花萼盤狀,頂端6裂;子房3室,每室2胚珠,花柱3,粗短。蒴果近圓球狀,直徑8-10毫米,果皮肉質,不開裂,橙紅色,基部花萼宿存。花期4-9月,果期7-11月。
生於向陽山坡、路坎及灌木叢中。分佈於福建、貴州、雲南、西藏等地。
1、《雲南中草藥》:“收斂止血。治月經過多,崩漏,痛經,痢疾,白帶,腹瀉,黃疸。預防流腦。”
2、《全國中草藥彙編》:“清熱解毒,止血止痛。主治外感發熱,扁桃體炎,急性胃腸炎。”
同屬植物小面瓜 Breynia rostrata Merr.又名:尾葉黑面神、喙果黑面神,分佈於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其根亦作“小柿子”入葯。
對金葡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福氏痢疾桿菌、甲型鏈球菌有很強的抑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