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理想城市的結果 展開

理想城市

維特魯威提出的城市規劃模式

理想城市是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以及後來文藝復興時期V.斯卡莫齊等人提出的一些城市規劃模式。他們都以“理想城市”為題發表論著。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以及後來文藝復興時期V.斯卡莫齊等人提出的一些城市規劃模式。他們都以“理想城市”為題發表論著。

目錄

簡介


維特魯威的理想城市 維特魯威承繼古希臘希波克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思想和有關城市的論述,提出了理想城市的模式。他在《建築十書》中對城址選擇、城市形態、規劃布局等作了論述並提出理想方案。他說城址的選擇要有利於避開濃霧、強風和酷熱;必須佔用高爽地段,遠離疫病孳生地;要有豐富的農產資源和良好的水源;要有便捷的道路或河道同外界聯繫。他繪製的理想城市方案,平面為八角形;城牆塔樓的間距不大於弓箭射程,便於防守者從各個方面阻擊攻城者;城市道路網為放射環形系統;為了避強風,放射道路不直接對著城門;在城市中心設廣場,廣場的中心建廟宇(圖1)。
理想城市
理想城市
文藝復興時期設想的理想城市 15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發現了維特魯威的《建築十書》遺稿。L.B.阿爾伯蒂、伊爾·菲拉雷特、斯卡莫齊等人師法維特魯威,發展了理想城市理論。阿爾伯蒂1452年所著《論建築》一書,從城鎮環境、地形地貌、水源、氣候和土壤等著眼,對合理選擇城址以及城市和街道等在軍事上的最佳形式進行了探討。菲拉雷特著有《理想的城市》一書,他認為應該有理想的國家、理想的人、理想的城市。1464年,他提出一個理想城市方案的幾何圖形。後來歐洲國家設計的許多城堡,都受他的影響。斯卡莫齊按菲拉雷特的設想,制定威尼斯王國帕爾曼諾伐城的規劃,並於1593年建成。此城是邊境設防城市,中心為六角形廣場,放射形道路用三條環路聯接。城市中心點設棱堡狀的防禦構築物。斯卡莫齊的另一個理想城市方案是:城市中心為宮殿和市民集會廣場,兩側為兩個正方形的商業廣場,南北兩個正方形分別為交易所和燃料廣場。中心廣場的南側有運河穿過(圖2)。
理想城市
理想城市
文藝復興時期實際上按理想城市方案建造的城市並不多,但這些方案設想對歐洲後來的城市規劃思想頗有影響,歐洲各國的軍事重鎮如法國的薩爾路易等城市大都採用了這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