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紫鎮

四川省自貢市榮縣轄鎮

正紫鎮,隸屬四川省自貢市榮縣,地處榮縣西部,東鄰度佳鎮,南依古佳鄉,西與東佳鎮新橋鎮接壤,北靠度佳鎮。鎮人民政府駐地距榮縣縣城24千米。行政區域總面積37.6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正紫鎮戶籍人口為10320人。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更名為正紫鄉。1995年,撤鄉改正紫鎮。截至2020年6月,正紫鎮轄1個社區、5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正紫場正平街01號。

2011年末,正紫鎮財政總收入377萬元,比上年增長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1.3萬元,比上年增長6%。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76700萬元,增值稅2800元,企業所得稅13400萬元。人均財政收入342元,比上年增長6%。2019年,正紫鎮有工業企業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個。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正紫鎮地勢西北高,南部低。境內最高點位於刺芭塘村2組卧火増,海拔492米;最低點位於墳嘴山村六組境內的燒房頭,海拔325米。

氣候特徵

正紫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7.7℃,年平均降水量953.5毫米;年最高氣溫39.7℃(2006年8月12日),無霜期329天。

水文

正紫鎮境內有越溪河支流,境內總長度8千米。

自然災害

正紫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高溫、洪澇、連陰,雨、大風、寒潮、冰雹等。

自然資源


正紫鎮境內自然資源豐富,地下礦藏主要有頁岩泥。

歷史沿革


正紫鎮
正紫鎮
正紫鎮原名正紫場。
清光緒初年,更名鎮紫場。
民國十二年(1923年),改鎮紫場保。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改鎮紫鄉。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更名為正紫鄉。
1951年,分為正新、正平2鄉。
1955年,合併為正紫鄉。
1958年,改鄉為正紫公社。
1984年,正紫公社改鄉。
1995年,撤鄉改正紫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正紫鎮轄正紫場1個居民委員會;衛星、邱家溝、刺芭塘、墳嘴山、香爐寺、田木溝、窩棚灣、,張家廟8個村民委員會,下設4個居民小組,75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正紫鎮轄1個社區、5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正子場正平街01號。
正紫鎮區劃詳情
正紫社區衛星村邱家溝村
刺芭塘村墳嘴山村香爐寺村
田木溝村窩棚灣村張家廟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1099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29人。另有流動人口2648人。總人口中,男性5679人,佔51.6%;女性5317人,佔48.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0986人;有彝、壯、土家、藏、蒙,古、傣、苗、俄羅斯8個少數民族,共10人。2011年,人口自然增長率0.63%。
截至2019年末,正紫鎮戶籍人口為10320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正紫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42元。
2019年,正紫鎮有工業企業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個。

農業

正紫鎮耕地面積1.2萬畝,全部為水澆地,以種植小麥、玉米、蔬菜為主。
2011年,正紫鎮農業總產值11690萬元,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
2011年,正紫鎮生產糧食8535噸,其中小麥1191噸,玉米1503噸。主要經濟作物為中藥材。2011年,中藥材種植面積4172畝,產量2625噸。

工業

2011年,正紫鎮有各類企業、農民合作組織3家,2011年末,正紫鎮企業總產值達到11.3萬元,企業年上繳稅金13400元。

商業

2011年末,正紫鎮有商業網點46個,職工156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800萬元,比上年增長7.6%;城鄉集市貿易市場1個,成交額1160萬元,比上年增長4.8%。

郵政業

2011年,正紫鎮郵政業務總量4萬元。

電信業

2011年,正紫鎮電信業務收入4.7萬元。

交通


2011年,正紫鎮有度犍公路過境;通村公路11.4千米,實現了村村通公路。貨運汽車37輛,,貨運總量400噸。

社會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正紫鎮有文化站1個,社區文藝隊1個;,文藝活動中心1個,村級圖書室8個,,藏書1.4萬冊。

教育

2011年末,正紫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471人,專任教師4人;小學1所,在校生404人,專任教師40人;初中1所,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高中1所,在校生1067人,專任教師72人;高中畢業生升入本科、專科學院的人數56人,其中重點大學1人,本科20人,專科學院35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正紫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9個;病床17張,醫生12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2.1,萬人次,住院手術45台次,出院病人756人次。

體育事業

2011年末,正紫鎮有學校運動場地5個,看台設座椅866張。

社會保障

正紫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8戶,人數86人,支出19.1萬元,比上年增長1.3%,月人均184.8元;城市醫療救助1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86人次,共支出7240元;城市生活無著人員救助5人次,支出150元,比上年增長0.2%。
正紫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69戶,人數518人,支出37.3萬元,月人均60元,比上年增長106%;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人,支出3600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74人,支出14.4萬元;農村醫療救助6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681人次,共支出3850元;農村臨時救濟35人次,支出7000元。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正紫鎮有郵政網點5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2千米,投遞點15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7.8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1400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3000件,征訂報紙2300份、期刊860冊,業務收入4萬元。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5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860門,固定電話用戶1000戶,行動電話用戶3500戶;光纜線路總長達20千米,寬頻接入埠總數400個,其中,已佔用埠總數200個,寬頻接入用戶200戶。

基礎設施

廣播電視
2011年末,正紫鎮有廣播閉路電視用戶1321戶,其中有線閉路電視用戶1240戶,無線閉路電視用戶175戶,入戶率100%。

文化


地名由來
“正紫鎮”一名因境內的鎮紫山而得名。
正紫鎮
正紫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