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人

1998年約翰·弗蘭克海默執導電影

《浪人》是由約翰·弗蘭克海默執導,羅伯特·德尼羅讓·雷諾、娜塔莎· 麥克艾霍恩等主演的驚悚動作片。

影片講述了國際浪人小組在從國際犯罪分子的手中奪取神秘手提公事包時遭到意想不到的背叛和追殺的故事。該片於1998年9月25日在美國上映。

劇情簡介


神秘女子(娜塔莎·麥克艾霍恩飾)受雇率領一支由前CIA官員山姆(羅伯特·德尼羅飾)、前歐洲情報局官員文森特(讓·雷諾飾)、德國電子專家格雷戈(斯特蘭·斯卡斯加德飾)、司機賴里(斯凱普·桑度斯飾)和英國武器專家史賓斯(肖恩·比恩飾)等身手不凡的國際浪人組成的小組,將要從國際犯罪分子的手中奪回一個神秘的手提公事包。
從來沒有人告訴他們僱主的名字和他們的目標和真實身份。隨著在塞納河邊傳來的一聲槍響,影片進入法國南部,這個小組前往坎城執行任務。然後的激烈追逐場面使每一個觀眾都置身片中。接下來故事的發展則是不可避免的背叛和不停的驚險追殺。
浪人劇照
浪人劇照

演職員表


演員表

演員角色備註
羅伯特·德尼羅山姆
讓·雷諾文森特
娜塔莎·麥克艾霍恩迪爾德麗
斯特蘭·斯卡斯加德格雷戈
喬納森·普雷斯謝默斯·歐洛克
羅恩·傑里米魚販
Skipp Sudduth拉里
邁克爾·朗斯代爾簡-皮埃爾
Jan Triska衣冠楚楚的紳士
Ron Perkins拿報紙的人
費奧多爾·阿特金Mikhi
卡塔琳娜·薇特娜塔莎·基里洛娃
Bernard Bloch塞爾吉
Dominic Gugliametti小丑溜冰者
Alan Beckworth小丑溜冰者
Daniel Breton塞爾吉的同謀
Amidou交易所的人
Tolsty"老闆"
Gerard Moulevrier導遊
Lionel Vitrant"目標"
斯蒂夫·蘇伊薩服務生
肖恩·賓斯賓塞

職員表

製作人Frank Mancuso Jr.、Ethel Winant
監製Paul Kelmenson
導演約翰·弗蘭克海默
副導演(助理)David Artur、Fanny Aubrespin、Michel Cheyko、Luc Etienne、Jordane LaFourcade
編劇大衛·馬梅、J.D. Zeik
攝影Robert Fraisse
配樂Elia Cmiral
剪輯Antony Gibbs
選角導演Margot Capelier、Amanda Mackey Johnson、Cathy Sandrich
藝術指導Michael Z. Hanan
美術設計Gérard Viard
服裝設計May Routh
布景師Robert Le Corre

角色介紹


  • 山姆

    山姆

    演員羅伯特·德尼羅

    前美國中情局官員,是一名武器與戰略專家。受神秘女子迪爾德麗雇傭,要從國際犯罪分子的手中奪回一個神秘的手提公事包。其實是美國中情局派來的卧底,任務是逮捕恐怖分子謝默斯。

  • 文森特

    文森特

    演員讓·雷諾

    前歐洲情報局官員,來自法國,擅長協調。受神秘女子迪爾德麗雇傭,要從國際犯罪分子的手中奪回一個神秘的手提公事包。任務中多次出手相助山姆。

  • 迪爾德麗

    迪爾德麗

    演員娜塔莎·麥克艾霍恩

    國際浪人小組的領頭人,也是唯一知道幕後主使身份的人。受雇率領山姆、文森特等身手不凡的人,要從國際犯罪分子的手中奪回一個神秘的手提公事包。

  • 格雷戈

    格雷戈

    演員斯特蘭·斯卡斯加德

    來自德國,是個電子高手。受神秘女子迪爾德麗雇傭,要從國際犯罪分子的手中奪回一個神秘的手提公事包。在公事包即將到手時將其調包,企圖私下將它轉售俄國人,卻遭到俄國人殺害。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編劇J·D·塞克(J.D.Zeik)創作影片劇本的想法源於對日本無主武士的執迷。片名“Ronin”就是浪人,即無主的流浪武士。幕府時代,武士們誓死保衛著自己的君主,萬一君主遭遇不幸,而武士沒有盡到自己的職責,那將背負極大的恥辱,他們如同孤魂野鬼一般流浪,靠雇傭為生,再也不能稱為武士,只能被叫做“浪人”。15歲時,塞克在看過小說《幕府將軍》之後,對其中的無主武士產生了濃厚興趣。長大成人之後,他一直希望借用浪人的名頭和概念構思一個當代故事。多年後,塞克來到了法國尼斯,他看到5名全副武裝的警察在陽光下穿過尼斯著名的英國海濱大道,深受感染的他決定將故事發生的地點設在尼斯。

幕後花絮

花絮
• 在影片的高潮段落中,有將近2000名臨時演員參加了拍攝。
• 有80台汽車在影片拍攝期間被毀。
• 大衛·馬麥特曾為本片修改劇本,實際上他是重寫了劇本,改變了J·D·塞克原作中的人物和對白。隨後,製片方同導演及美國編劇協會產生爭議,米高梅和美國編劇協會堅持塞克排在馬麥特之前,於是馬麥特要求去掉自己的名字或改用筆名。
• 汽車特技總監讓-克勞德·拉格尼茲曾為F1賽車手。
• 片中的花樣滑冰運動員娜塔莎·基里洛娃曾贏得兩次奧運冠軍和三次世界冠軍,而扮演她的卡特里娜·威特(Katarina Witt)曾贏得兩次奧運冠軍和四次世界冠軍。
• 為了讓羅伯特·德尼羅和娜塔莎·麥克艾霍恩看起來像真在駕車,劇組使用了右舵車,由賽車手在右側駕車,兩位演員只是模仿了駕駛動作。
• 在片中扮演拉里的斯齊普·薩杜斯(Skipp Sudduth)要求親自完成特技駕駛。
• 色情明星Ron Jeremy曾在片中扮演一個小角色,但後來被製片方剪掉。
• 為了讓影片畫面呈現出淺淡的顏色,美工部門不允許臨時演員穿著顏色鮮艷的服裝。
• 片中出現了34具死屍。
• 為了得到真實的發動機聲音,製片方特地將片中的歐洲車型進口到美國錄製音效。
• 雖然法國法規規定不得在清晨拍攝槍戰場景,但該片劇組得到了特許。
• 為了更好的扮演迪爾德麗,娜塔莎·麥克艾霍恩曾向影片技術顧問邁克·古爾德請教迪爾德麗的動作風格。她認為迪爾德麗雖然接受過初步訓練,但肯定不如山姆,也不及美國軍人精幹,所以迪爾德麗會出差錯,會跌跌撞撞。
• 片中有很多多人物場景,弗蘭克海默要求在同一畫框中捕捉距離各異的多個人物,攝影指導羅伯特·弗萊斯為此使用了裝有廣角鏡頭的Super 35mm攝影機。
穿幫
• 在巴黎的追車場景中,攝影車的剎車燈被隨後特技車的車頭燈映了出來。
• 在巴黎的追車場景中,山姆駕駛的汽車的左後視鏡被刮掉,後來竟完好無損的重新出現。
浪人劇照
浪人劇照

獲得榮譽


時間獎項名稱提名/獲獎提名/獲獎方
1999年第8屆MTV電影獎最佳動作場景提名羅伯特·德尼羅、娜塔莎·麥克艾霍恩
第25屆美國電影電視土星獎最佳動作/冒險/驚悚電影提名《浪人》

播出信息


主創公司

製作公司
1、FGM Entertainment(美國)
2、United Artist Corporation Ltd.(英國)
3、聯美電影公司(美國)
發行公司
1、米高梅家庭娛樂公司(德國)
2、AVH(阿根廷)
3、Filmes Lusomundo(葡萄牙)
4、UIP(阿根廷)
5、MGM Home Entertainment(Europe)Ltd.(英國)
6、聯美電影公司(美國)
7、米高梅(美國)
8、UIP GmbH(德國)
9、UIP(英國)
10、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y Cia.S.R.C.(西班牙)
11、米高梅聯美家庭娛樂(美國)
12、華納家庭視頻公司(德國
13、米高梅家庭娛樂公司(法國)
14、20世紀福斯家庭娛樂公司(巴西)
15、Egmont Entertainment(芬蘭)
16、FS Film Oy(芬蘭)
17、MTV3(芬蘭)
18、UIP(芬蘭)
19、Warner Home Video(芬蘭)
20、Warner Home Video(巴西)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時間
美國1998年9月23日(首映)、25日
義大利1998年9月12日(威尼斯電影節)(首映);1999年1月8日
西班牙1998年11月13日
韓國1998年11月14日
英國、巴西1998年11月20日
比利時、法國1998年11月25日
阿根廷1998年11月25日
德國、俄羅斯1998年12月3日
奧地利、葡萄牙1998年12月4日
瑞士1998年12月11日(德語區)
以色列1998年12月17日
科威特1998年12月30日
瑞典、芬蘭、新加坡1999年1月8日
荷蘭、匈牙利1999年1月14日
泰國1999年1月15日
冰島1999年1月22日
紐西蘭1999年1月28日
波蘭、瑞典1999年1月29日
印度尼西亞1999年1月30日(雅加達)
南斯拉夫1999年1月31日(FEST)
澳大利亞1999年2月4日
捷克、斯洛伐克1999年2月11日
愛沙尼亞1999年2月12日
丹麥1999年3月19日
日本1999年5月29日

作品評價


這是一部主題涉及懷疑、不信任以及背叛的驚險片。(新浪娛樂評)呈現出了20世紀60年代驚悚片的風采。(《綜藝》雜誌評)弗蘭克海默用緊張的節奏推動情節發展,並讓羅伯特·德尼羅成為了動作英雄。(《紐約時報》評)
浪人劇照
浪人劇照
這是一部智慧型的驚悚片,全片充滿著懸疑與背叛,配以令人震撼的動作場面,來質疑所謂的榮譽與倫理。(新浪娛樂評)約翰·弗蘭克海默在片中保持了早期作品《滿州候選人》、《五月中的七天》、《法國販毒網》等機智冷靜的風格。羅伯特·德尼羅與讓·雷諾精彩的配搭使影片增色不少。(《南方都市報》評)